欧盟加征关税闹剧:中国车是“狼来了”还是“救世主”

汽车   2024-11-01 18:26   北京  


本文字数:2217字

阅读时间:8分钟

" 

今年十一,国内市场在一片大牛市中欢呼雀跃,而欧洲的车企同行们却在政治正确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大众、奔驰、宝马集团的高层,针对欧盟反补贴税纷纷发声。

"


谁赞成?谁反对?



当地时间10月4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会议厅,欧盟成员国正式进行投票,确定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反补贴税至少五年。这一措施计划于10月底生效。


“遗憾”是这次投票之后国际贸易圈里传出的最典型的声音。事实上,在当天会议厅的投票现场,博弈已经在欧盟各个成员国之间开始了。从现场传出的消息称,大概有五六个国家投了反对票,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德国和匈牙利;而投赞成票最典型的代表有法国和意大利。


相关数据显示,仅仅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就突破了800万辆,直接稳坐全球第一宝座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场披着贸易保护主义外衣的关税闹剧,正是以本土汽车产业日益增长的担忧,欧洲传统汽车制造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出发点。


谁怒斥?谁痛骂?



作为涉及到此次事件的当事企业,上汽、吉利和比亚迪等中国汽车企业纷纷表态,比如吉利就态度鲜明的表示“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不具有建设性,最终损害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上汽更是用“欧盟严选”讽刺这样的结果。


但“骂”的最欢却是欧洲人。“我心里在想,他们到底想做什么?他们是想摧毁我的商业模式,让我在经济上无法生存吗?”这是“柏林全球对话”节目中的一段对话,说出这段话的人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


刨除语言上的夸张表达和节目效果,更中肯的官方表达是“我们坚信反补贴关税会长远地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因此,我们认为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征收反补贴关税是一个错误,这可能会导致深远的负面结果。”


“完全行不通”这是宝马集团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做法给出的评价。该集团表示,“这么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而且,加征关税还会限制对欧洲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供应,从而延缓欧洲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进程。此外,这种做法也严重破坏了欧盟一贯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


是阴谋?是阳谋?


“利用‘加征关税’逼迫中国车企在欧盟投资建厂,才是战略意图所在。”有分析称这样的做法真实意图如此。


也有分析表示,“虽然近年来欧洲人积极拥抱清洁能源,但相比中国,欧洲的电动化转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欧盟成员国希望通过关税保护欧洲的电动汽车产业,让外部冲击来得慢一点。”


这就要说到特斯拉,除了中国车企外,特斯拉也是此次欧盟关税制裁受到影响的企业之一。但事实上,特斯拉或许在这场闹剧中也是“乐此不疲”呢?毕竟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真的可以称之为全球净土了。


在德国的特斯拉工厂,今年1月由于红海危机造成的供应链中断停产、两个月后因为环保人士纵火造成电力中断停产、五月份因为当地民众示威抗议特斯拉扩建而停产、六月份库存高企而主动减产……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接受德国当地媒体时说,“不应该是惩罚性关税,应该给予在欧洲投资的中国车企相应的优惠。那些在欧洲本地投资并给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与当地公司合作的中国企业应该在关税方面获得相应的优惠。”


但大众集团和特斯拉还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怕狼来?救世主?



“中欧之间的关税博弈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双方都有谈判筹码,长期来看,只要不是完全被意识形态绑架,不是奔着脱钩断链去的,中国车企在欧洲投资设厂将是大概率事件。”国内专家的分析显得更加中肯。


事实上,尽管德国的宝马、奔驰等豪华车品牌技术储备雄厚,但在市场转型的速度上却远远落后于中国。况且,德系豪门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而面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激烈竞争,包括雷诺、菲亚特在内的欧洲本土车企几乎束手无策。欧盟内部的态度分裂就显而易见了。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似乎可以在大众集团“史上未见”的举动中找到答案。大众宣布考虑关闭其在德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一家零部件厂,并终止自1994年实施的就业保护协议。这是大众自1937年成立以来首次作出考虑关闭其本土工厂。


大众的境遇也折射出欧洲的窘境。现实是很多欧洲制造业企业裁员、关厂甚至破产。据国内媒体报道,今年9月,欧元区制造业活动明显放缓,服务业信心下降。新业务、新订单、采购活动等关键指标均快速下降,裁员速度达到2020年8月以来最快水平。


更分裂的心理状态是,在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看来,“今年和去年相比,德国机械制造业订单量减少了12%,但并不感到惊慌,因为机械工程师们‘早已习惯了经济周期的起起落落’。”


与工程师“熬一熬就会过去”的想法相比,还有相当的人希望中国车企能把一些前沿技术、电动汽车产业链带到欧洲,推动欧洲电动汽车转型,就像当年特斯拉来中国所引发的鲶鲇鱼效应。



就全球车市而言,全速在油电切换的赛道上一骑绝尘的只有特斯拉和中国汽车品牌。丰田章男们无视特斯拉的存在,而放大中国电动车的危害,是混淆视听,因为特斯拉是真正的新物种,剩下的都是学习者,只不过在学习特斯拉的全球PK中,中国人不仅仅完胜,还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态势。


在这条向智能电动汽车一路狂奔的血路上,必然是有代价的,它创造了奇迹,也制造了分裂,甚至形成了更多隔阂。


只是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转载内容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车主都来看
好看的车主视频,车辆违章免费查,罚款代缴,一站式车主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