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70岁刘晓庆“狂炫美食”上热搜,吃的多就是身体好吗?

健康   2025-01-25 22:03   瑞典  

最近被《一路繁花》里的刘晓庆狠狠刷屏了!70岁的“庆奶”因为“太能炫饭”直接杀上热搜,这操作,直接把网友们惊掉了下巴!咱就说,这哪像70岁的状态,分明是活力四射的“青春少女”好吧!不得不说,庆奶吃进去的每一口美食,都转化成了她超绝的生命力。身体稍微有点小累,休息20分钟立马原地满状态复活;在云贵高原上撒欢跑着找餐厅,把旁边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看得目瞪口呆,自愧不如。就连坐那颠簸得像蹦迪的巴士车后排,庆奶也是毫不犹豫,主打一个“稳如泰山”。这精气神,简直是老年人中的“天花板”,年轻人看了都得抱拳喊一声:“大佬,请收下我的膝盖!”

老年人身体机能:岁月这把“杀猪刀”的痕迹

随着年龄这个数字蹭蹭往上涨,咱身体就像那开了好些年的老车,各种小毛病都开始冒头了。基础代谢率就像坐滑梯一样下降,每天需要的热量也跟着减少。和年轻时候比起来,老年人吃饭真不用那么“拼”,不然肉肉可就找上门啦!

新陈代谢:开启“节能模式”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低得可怜,安静坐着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少。这时候要是还像年轻时候一样胡吃海塞,体重秤上的数字分分钟给你“颜色”看。身体对能量需求变小,卡路里摄入量也得跟着“刹车”。

骨骼肌肉:“弱不禁风”上线

肌肉就像缩水了一样,越来越少,力量也大不如前,走几步路都气喘吁吁。骨头里的矿物质也开始“离家出走”,密度降低,骨折和骨质疏松就像两个小恶魔,随时可能找上门。

心血管系统:“动力不足”预警

心脏这个“小马达”泵血能力下降,心率和心脏输出量都不给力。血管也变得又硬又脆,弹性全无,高血压这个“常客”时不时就来串串门,心脏的压力可太大了。

呼吸系统:“呼吸都变困难”

肺活量变小,气体交换也不顺畅,稍微运动一下就感觉喘不上气。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也跟着“摆烂”,动不动就被感染“欺负”。

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套餐

认知能力直线下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开始“罢工”,学新东西更是难上加难。神经传导速度变慢,反应时间变长,别人喊你,你得好几秒才反应过来。

内分泌系统:“激素大乱斗”

性激素水平下降,生理和情绪都跟着“闹别扭”。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这个“坏家伙”就容易趁虚而入。

消化系统:“消化困难户”诞生

消化酶分泌变少,食物在肚子里消化吸收都成问题,便秘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连食欲也跟着“消极怠工”,看到美食都提不起兴趣。

老年人饮食:“舌尖上的养生秘籍”

很多人觉得老人能吃是好事,饭量大就代表健康。宝子们,这可就大错特错啦!老年人三餐的比例保持3:4:3是最完美的,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啦,千万别把自己撑成个“小气球”。饮食方面,还有这些小窍门:

营养均衡大作战: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一个都不能少!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瘦肉、鱼类和乳制品,这些都是健康的“小卫士”。为了告别便秘这个“小烦恼”,高纤维食物要多安排,全谷物、豆类和新鲜果蔬赶紧安排上。
钙和维生素D:骨骼的“守护天使”:多吃乳制品、绿叶蔬菜,再晒晒太阳,补充钙和维生素D,让骨骼健健康康,远离骨折和骨质疏松。
盐和糖:“甜蜜与咸的陷阱”:盐要少吃,选择低钠食品,不然高血压这个“小怪兽”就要来捣乱。糖也得控制,用水果这种天然的甜味代替加工食品里的添加糖,预防糖尿病和肥胖。
易消化食物:肠胃的“好朋友”:油腻、辛辣和难消化的食物统统“退退退”,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既能帮助消化,还能及时感觉到饱,避免吃太多。别忘了多喝水,让身体时刻保持水润。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版“刘畊宏男孩女孩”

刘晓庆这么能吃,和她的运动量那是息息相关。别人吃完饭就想躺平,她却还想着出去溜达溜达消消食。平时健身更是日常必备,平板支撑能坚持5分钟,甚至还敢去跳伞,这胆量,简直绝了!

《柳叶刀》研究发现,18 - 60岁的小伙伴每天走8000 - 10000步最好,60岁以上的老人走6000 - 8000步就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除了吃得健康,老人坚持运动也非常重要。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都安排上,让身体动起来。国际健康机构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适度强度体育活动,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锻炼。每周再安排2天以上中等强度或更高强度的肌肉强化活动,锻炼主要肌肉群,身体肯定越来越棒!

如果老人运动量大,消耗多,吃得多也没给身体带来任何负担,那才是真正的“能吃是福”。家人们,赶紧把这些健康小知识分享给家里的老人,让他们都能拥有健康又快乐的晚年生活!

张不假
关注泛健康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