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工程科学学院Nanoscale Advances γ- 石墨炔合成论文遭质疑

文摘   2025-01-22 09:39   江西  

 提示欢迎点击上方「Pubpeer」↑关注我们!

编者按


最新、最快、最真实的科研匿名评价论文报道;关注高校院所科研生态,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Pubpeer@qq.com

2023 年,上海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何山、吴斌等人在《Nanoscal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One - pot synthesis of gamma - graphyne supported Pd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一锅法合成具有高催化活性的 γ- 石墨炔负载钯纳米颗粒)的论文,论文编号为 pubmed: 37143790 ,doi: 10.1039/d3na00096f ,影响因子 IF 为 4.6,处于 Q2 分区,issn 为 2516 - 0230 。该研究旨在通过六溴苯与乙炔二羧酸之间的钯催化反应合成 γ- 石墨炔,这是一种碳的 sp2/sp1 同素异形体,并负载钯纳米颗粒以获得高催化活性。

这篇论文称,通过六溴苯与乙炔二羧酸之间的钯催化反应,合成了 γ- 石墨炔 ,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 sp2/sp1 同素异形体 。然而,其所称的化学反应并不可信,且该材料的表征也与 γ- 石墨炔不符。本帖将列出该论文主张不成立的具体疑点。

然而,该论文发表后遭到网友质疑。网友 Pityokteines curvidens 指出,论文中所声称的化学反应看似不合理,材料表征也与 γ- 石墨炔不一致 。

所提供的方案 / 描述并未解答有关所声称化学反应的一些关键问题:1. 为何会生成二钯乙炔化物?文献中是否有此类物质的先例?再者,为何反应会 100% 通过该中间体进行?为何乙炔键仅一侧发生反应是不可能的?如果这种不对称反应是可能的(事实上确实可能),为何生成的是石墨炔,而不是低聚物 / 二聚体?2. 即便不考虑上述论点,整个反应属于三维逐步增长聚合反应。因此,它必然像其他逐步增长反应一样

(详见https://www.chemeurope.com/en/encyclopedia/Carothers_equation.html),

对共聚单体的化学计量比极为敏感。然而,显然乙炔二羧酸是以超化学计量比加入的(相对于六溴苯 1 当量,加入了 12 当量!)。作者能否解释为何选择这一比例,以及为何期望得到高度聚合产物?3. 所声称的反应必定是不可逆且受动力学控制的。为何作者期望反应在平面内进行并生成平面薄片?为何不预期得到分形结构?4. 合成步骤描述中提到最后一次洗涤使用的是氢氧化钠水溶液。之后,产物进行冷冻干燥。这意味着最终产物必定会被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相关盐类污染。作者能否解释为何选择这种纯化步骤?


在讨论先前合成 γ- 石墨炔的研究时,作者引用了以下论文:

[22]《Carbon》,第 136 卷(2018 年),第 248 - 254 页

[23]《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第 61 卷(2020 年),104850

[24]《Nature Synthesis》第 1 卷,第 449 - 454 页(2022 年)

参考文献 [22] 此前已在 PubPeer 上被讨论过,并且存在重大未解决的问题: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62F65CE8172CCF660E7A80D26CB704#4 。此外,最近的一篇预印本以及《Carbon》上相应的同行评审文章(《Carbon》,第 232 卷(2025 年),第 119808 页)描述了对该论文中实验的重复。这次重复实验证实,正如预期的那样,通过球磨碳化钙并不能产生 γ- 石墨炔:https://chemrxiv.org/engage/chemrxiv/article-details/66db6194cec5d6c1425a367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8622324010273

参考文献 [23] 也在 PubPeer 上被讨论过,并且存在重大未解决的问题: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BE9EDE19DE84D500070AFB1291892B#6

参考文献 [24] 已被撤回。这一撤回发生在当前论文发表之后,于 2024 年 9 月 2 日进行。这篇《Nature Synthesis》论文及其撤回情况此前已在 PubPeer 上被讨论过: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D61E14AE77538E1599BD7D2F394767#15

其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为何会形成二钯乙炔化物,是否有文献先例;为何反应 100% 通过该中间体进行;为何炔键一侧的反应不可能发生;若不对称反应可行,为何形成的是石墨炔而非低聚物或二聚体。并且,该反应作为三维逐步增长聚合反应,对单体化学计量比应极为敏感,但实验中乙炔二羧酸的投料比(相对于 C6Br6 为 12:1)远超化学计量比,作者需解释原因及期望获得高聚合度的理由。同时,该反应需不可逆且受动力学控制,作者需解释为何期望反应在平面内进行并生成平板,而不是形成分形结构。此外,合成过程中最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冻干后产物可能被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相关盐污染,作者需解释选择此清理程序的原因。

图 3B 和 3C 中的明场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与 γ- 石墨炔并不相符。这些图像显示的可能是无定形碳。1. 图 3B 中的 TEM 图像显示的显然是一种无定形材料。它没有各向异性,没有衍射条纹,物体形状呈圆形,没有晶体解理。也没有层状结构或 “典型二维结构特征” 的迹象。2. 图 3C 中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案的间距在文中未作讨论。然而,从上述模拟以及观测到的晶面间距(d - spacings)来看,该图案与 γ- 石墨炔的预期特征毫无共同之处。d = 0.596 纳米的环完全不存在。没有六边形对称性。外环的间距也与预期不符。此外,现有的一些间距,比如 0.42 纳米或 0.18 纳米,与 γ- 石墨炔的任何合理结构都不相符。

网友还指出,论文在讨论 γ- 石墨炔先前合成方法时引用的文献存在问题。其中,参考文献 [22] 在 PubPeer 上曾被讨论且有重大未解决问题;参考文献 [23] 同样在 PubPeer 上被讨论且有重大未解决问题;参考文献 [24] 已被撤回,该撤回发生在本文发表后的 2024 年 9 月 2 日。另外,网友通过分析图 3B 和 3C 的明场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认为其与 γ- 石墨炔不一致,可能表明是无定形碳。图 3B 的图像显示材料明显为无定形,没有各向异性、衍射条纹,形状圆润且无晶体解理,也没有层状或 “典型二维结构特征” 的证据。

图 3C 中 SAED(选区电子衍射)图案的间距在文中未讨论,且与 γ- 石墨炔的预期图案毫无共同之处,如 d = 0.596 nm 的环完全缺失,没有六边形对称性,外环间距也与预期不符,部分现有间距如 0.42 nm 或 0.18 nm 也无法与 γ- 石墨炔的合理结构相协调。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B65228F8969A2E65F59259E32E7C55#4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na/d3na00096f

来源:公众号pubpeer原创,文章涉及作者姓名都为音译名字;转载贴子请注明出处,若没注明pubpeer公众号出处,构成侵权。


推荐文章:

Elisabeth Bik这样回复本公众号pubpeer

“论文作假”!211 大学:决定撤销学位

新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贵州通报9起科研失信行为,涉“葛根刺梨解酒保肝复合饮料”等项目

学术期刊重创:2025年起来自 MDPI 和 Frontiers 的271 种期刊将被降至 0 级

官方通报:19位国家卫健委项目评审专家因不良行为被处理

Clarivate 明确表示取消 eLife影响因子

零容忍!2024年7月19日科技部通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个抄袭问题、1个项目评审请托问题

国自然基金委通报:1 家单位和 2 名项目负责人获警告,追回违规使用资金 1744.57 万元

2024年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正式发布!入选理由引用操纵和论文工厂、中国作者占比畸高!

重拳出击!国自然基金委通报第二批!14名学者被取消项目申请资格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一批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

国自然基金委:2024 年收到举报 474 件,已对 181 名责任人、5 家依托单位作出严肃处理

因得意门生学术不端,导致导师错失2024 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一批次)

学术打假者的胜利?兰州大学杰青董广辉名誉侵权案一审败诉

山东科研诚信管理办法来了!这些行为将被严惩

处理331人!48位通报批评,永久取消2人评委资格!国家基金委发布2023年度报告

取消评优评先资格2年...取消项目申报、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等资格2年!重庆通报1则科研失信行为处理结果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3年12月21日科技部发布科研行为规范指引,严明科研底线和规范

大连理工大学马院Nature子刊撰文:466所中国医科大学研究诚信统计报告

国家基金委通报2023年第二批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共24项

多高校提彻底清理学术不端论文存量:挂名现象等从2018年起自查

国家自然基金委通报今年首批八起学术不端案件,七起涉“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在列!

长安大学一教师论文剽窃多次被通报:党内严重警告、撤销教授资格

国自然学术不端警示动画-1:抄袭剽窃:“抄人”现形记

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三批次)

西安交大多位医生被通报批评,涉伪造论文、项目申请书抄袭剽窃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0月被撤6篇论文:编造研究过程、代写代投

内蒙古医科大李春阳论文代写代投署名不实,被撤销国自然项目

国自然基金委通报多起学术不端:12人被处理,追回逾百万经费

国家卫健委通报16起医学科研诚信案,含北京协和医院等

极大关注!该研究团队被通报35篇文章,已经被撤稿18篇文章

500余名医务人员被处罚!多名被取消医师职称、博士学位

2022年3月18日,科技部通报54起学术不端论文调查处理通报

12家医院43人上榜!开年大整治!国家卫健委通报医学论文造假名单

2021年8月份以来,卫健委已经公布了12批的国内医学机构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

国家卫健委10月15日通报,部分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

国家卫健委曝光10起医学论文造假、科研失信案件 严惩涉事人员

国家卫健委官网:论文造假,17名医生被通报

零容忍!中科院对7类学术论著署名行为说“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Pubpeer专注科研工作者。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本号,回复2024微信ID:BikElisabeth  或邮箱:Pubpeer@qq.com


Pubpeer
最新、最快、最真实的科研匿名评价论文报道;关注科研生态,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Pubpeer@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