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多与人沟通交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倡导通过与人讨论交流来增进知识;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肯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无独有偶,在部队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二字的分量。
下面让我们走进武警银川支队,看看官兵如何把“团队”——军营“三互小组”,这个小载体,发挥大作用。高效的学习方式是同身边优秀的人持续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切磋和互相成就,“三互”小组就是我们学习的新载体。王指导员说:“作为一个小团队,没有一个特别的组名怎么行?”于是,“富强民主组”“追风组”“砥砺前行组”......一个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组名应运而生,这些组名不仅结合成员自身特点,更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警士杨凌云认为“卓越组”这个名字既智慧又奋进,但上等兵徐少华觉得它不够凸显小组特色。经过反复推敲,大家最终共同选定了“梦云华卓组”。“三互”小组长许梦解释说:“这是我们四人名字的结合,寓意着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密相连,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三互”小组不仅名字起得响亮,而且依据班级建制、岗位战位、兴趣爱好科学编排,紧跟“新老搭配、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实现了“1+1+1>3”的效能。体能一直是上等兵刘婧钰的短板。在军事体育竞赛中,尽管有班内成员的鼓励,但看到班内考核成绩由于自己原因排名靠后时,她仍感到沮丧。作为“三互”小组长,徐美月发现了她的低落情绪,主动为她制定训练计划、传授经验,并监督她每日打卡。在“三互”小组的陪伴指导下,刘婧钰重拾自信,体能也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她也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小组成员普及法律知识和辅导英语,实现了小组的共同进步。开展“三互”活动,不仅能“知兵知心”,将“比、学、赶、帮、超”意识融入到日常训练和生活,还能“暖兵暖心”,这就是“三互”的魅力。前期在中队组织的军事体育竞赛中,列兵卢桢同志的考核成绩不是很理想。一段时间以来,他总是利用午休、熄灯后的零碎时间来强化自己的体能素质,本以为在这次小竞赛中可以为班级争夺荣誉,收获令人满意的成绩。经过一番拼搏,成效却并不明显,因此他的心情也低沉下来。他的“三互”组员发现后,主动靠上去,在了解情况以后开始鼓励他:“要学会在不满足中挑战自我,这一次有进步,但差距不小,下一次还有机会。”随着“三互”活动的持续深入,战友之间的“共生效应”越来越强,大家都积极主动向着优秀看齐,官兵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