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在武山】武山县城关镇:“五圈”联动助推文明实践“一路生花”

政务   2024-12-26 17:27   甘肃  

今年以来,武山县城关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强化责任意识,拓宽实践活动,以“五圈”联动为引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志愿服务体系,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一路生花”。

以“传党声”为圆心,画出文明实践“引领圈”。牢牢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政治属性,坚持思想引领为首要任务,以包片领导深入村(社区)、宣讲骨干下派一线的方式,利用“四堂一微”平台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通过线下集中学、线上视频讲的形式,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等内容,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把“普通话”译成“家乡话”,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日常性组织经验交流、开放式分享学习感悟,让群众乐意听、听得懂,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树新风”为圆心,画出文明实践“生活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依托“百姓名嘴”宣讲会,围绕村规民约、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主题,通过拉家常、话家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君山村于2024年4月被评为天水市文明村。积极推行“群众‘点菜’+站所‘上菜’”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因时所需开展种植交流、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发动辖区书画歌舞人才,奉上适应群众口味的文娱“大餐”,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和“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40余次,满足基层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切实让志愿队伍活起来、文化广场热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

以“育品牌”为圆心,画出文明实践“服务圈”。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文明实践的重要着力点,紧紧围绕“一社一品”创建要求,依据全镇各社区特色,深入调研摸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统筹推进育品牌和办实事的双向融合。聚焦一老一小,培育“倾心‘渭’民·双龄共育”“凝‘新’聚力·暖‘心’南关”等服务品牌,探索推行“六微”治理模式,打造“阳光里‘微’相遇”特色品牌,依托多功能服务驿站,开设适合老年人益智康养的“银龄课堂”四期,举办假期托管公益课堂九期,开展爱心护学岗志愿服务活动……一批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亮点品牌,逐步推动全镇形成站站有特色、处处讲文明的良好局面。

以“暖民心”为圆心,画出文明实践“幸福圈”。结合结对关爱活动,关心关注弱势群体,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假日为活动契机,开展健康义诊、走访慰问、扶贫帮困、家庭教育等活动,实现“微心愿”圆梦185户,受惠共计278人次。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扎实开展“访民问暖”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下沉到网格,文明实践聚焦到基层,排查了解辖区供暖情况、宣传冬季过冬安全知识,以实际行动提升“民生温度”。深度融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开展健身操、乒乓球、锅庄舞、多种趣味项目等贴合群众、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让老百姓从观众变主角,幸福感不断叠加,“健康圈”不断扩大。


以“解民忧”为圆心,画出文明实践“和谐圈”。紧扣“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工作目标,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诉求,以面对面交流、座谈式协商的方式,通盘考虑群众所需所求,解决老干局家属楼污水外溢、宁远新城天然气入户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78件,民生实事204件,推动基层治理实现“1+1>2”的效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三无”老旧小区、出租房屋的治理薄弱点,吸引党员干部“金点子”、乡贤能人“智囊团”、广场大妈“百事通”等力量加入志愿队伍,入户开展普法宣传、摸排风险隐患、调解矛盾纠纷,创新构建“党员带头、乡贤聚力、群众参与”的服务格局,全面激发基层治理效能。

作者:李潼 来源:武山县城关镇 


编辑:赵云霞
责编:蒲爱民
审核:王玉林
监审:韦晨灿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8420020




武山发布
阐释武山特色,讲述武山故事,传播武山声音,展示武山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