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千竹
我挺喜欢吃包子的,可能这源自于小时候的愉快记忆。
我家贫,所以小时候很少吃包子,家里也很少做包子吃。
读高中以前,很少吃,因为学校离家近,每天都回来吃饭。后来在远点的地方读高中,可以每天吃包子了,那时候我一个月有400块钱的生活费,可是感觉没有以前的包子好吃。
我映像最深的吃包子那三个场景里,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包子。
第一个场景是我读小学的时候,大概是读二三年级的样子,妈妈和爸爸吵架,妈没做早饭,爸爸上街买了一袋包子回来,其实,爸爸很少在家他可能觉得对孩子亏欠,所以才去买包子回来,小孩没什么好吃的东西,很少买的包子,我和弟弟吃得很过瘾,起码我都吃了三四个大包子。
我还记得爸爸那时候穿的衣服有点像西装,人挺帅的,只是他现在因精神疾病长年住医院里,也不知道他还是否记得给我们买包子的事。
小孩真的很容易满足啊,吃了包子就蹦蹦跳跳的去玩了。
那我第二个吃包子的场景是,我读初中,有时妈妈会给我一块钱,我很少花,偶尔,下了早自习,我就在学校门口买两个包子,那时两三毛钱一个,拿着那两个包子,顾不上烫,几口就干完,那滋味,我很多年没有吃到那种味道了。
有一种味道,你吃过就不会忘记,那是关于回忆和美好的共同呈现。久久不能忘。
第三个吃包子的场景,是我前两天才意识到的,现在想起,胸口就很温暖。
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妈为补贴家用,就在镇上一家食店里做工,店里卖炒菜,早餐,午餐都有,我们那的农村小镇,逢2、5、8就会赶场,那天街上中午时分就会人挤人。当然,我妈打工的这个食店生意好到爆,虽然那时一个月才60块钱,过了些年,我读初中,我妈一个月就能拿300块钱。她只有赶场那天才去干活。
我每次赶场路过,我妈看到我,就叫我赶紧走开,她怕别人觉得小孩好吃,看到那些包子,油条,就嘴馋。当然了,越是物质匮乏,家里贫困,就越是想吃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包子油条随时点个外卖都可以吃到,但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
这家店老板的母亲当时年龄很大了,估计有七十几岁吧,她满脸皱纹,头发很多且花白,可她在我映像里身体健朗,待人宽和,你看到她,就会觉得她很亲的感觉。她的脸是有点方中带圆,一双因为有些上年纪的眼睛就有点小了,但很有神,一笑起来,就很和蔼。她牙齿有些已经掉了。
这个奶奶,我每次去店里找妈妈,她都会强噻几个包子给我,我有时找妈拿钥匙或者有什么事去店,只要她看到我了。就会很热情的叫我过来,然后从热气腾腾的蒸笼上给我拿包子吃。
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包子,又大又香,我爸爸给我买过唯一一次的包子就是在这家买的。
多年以后,我还是爱找好吃的包子店,我现在住的地方,只有一家包子味道合我心意,但也不是那个奶奶家做的那个味道。
前两天,我男友给我带了那家包子,吃着吃着,脑海里想起小时候吃的包子,想起那位奶奶给我的包子,奇怪的是,都快20年了,我还是记得她的面容。特别是她给我包子时的亲声细语。哪怕我很少想起她,但居然记得那么清楚。
我想,大概是她为人处事热情,对她店里帮闲的妇女有一点点同情,所以她的孩子来店里,她也不由分说硬塞几个包子。
无论如何,感谢她,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一个小孩吃过她想吃的包子,就是很幸福的了。
我妈妈也很能干,自己在家带两小孩,老公体弱多病,给家里打钱很少。所以我小时候也还好,虽然很少吃包子,但没饿着,能读大学。还吃过最好吃的包子,就够了。
我发现,人不经易的善举,会温暖一个人很久很久,小到,你只给了贫穷家庭小孩两个包子,没想到她长大后多少年了都还记忆深刻。
虽然那位奶奶已经过世多年,但听说只要有人记得她,她就会好好的,她的后代过得很好,想必比我记住的地方更多。
《完》
往期好文推荐,点击下面链接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