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蔡司以连续七年参展进博会的“全勤生”身份再度亮相,携“以新提质,共创未来”主题,全方位呈现各业务领域创新成果。
蔡司光学专注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针对各年龄层、多元场景的视光需求,展出精准个性化眼健康方案,为观展者带来清晰视界与舒适体验;期间,携手业内同仁通过发布行业新进展、合作签约及授牌仪式、探讨创新技术与新趋势等主题活动,共同推动视光行业高质量发展。
百年技术沉淀,造就了蔡司在光学领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蔡司光学聚焦当前社会尤为关注的“一老一少”两大群体,于展会设立青少年和新中年眼健康管理专区,呈现适合工作、生活、户外等多场景的高品质视觉解决方案。从专业验配到个性化镜片定制,再到多样化镜框选择,蔡司光学为不同年龄层人群打造专属的优质视觉体验。
针对青少年近视管理,现场展出专为中国市场创新设计的蔡司小乐圆镜片,采用C.A.R.E.专利技术,有效延缓近视发展,延缓眼轴增长有效率可达71%;聚焦中老年群体需求,蔡司睐光2.0渐进镜片进行了适老化设计,不仅深度贴合眼睛生理与用眼习惯,融更合创新技术,首次配戴即感舒适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蔡司光学已正式开启角膜塑形镜业务,小调皮®角膜塑形镜已经在多家医疗机构中成功开展了临床应用;此外,不断拓宽产品方案的边界,全新推出的滑雪镜融合了防紫外线、高清视野技术,让户外运动者享受高质量的视觉体验。
正如蔡司光学中国区总裁杨晓光强调,蔡司光学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个性化视觉解决方案,在各个年龄阶段及细分用眼场景,帮助每个人解锁无限视觉潜能。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也在致辞中表示,蔡司光学有着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在近视防控领域树立了标杆,并不断推动我国眼健康事业的发展,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与行业专家携手共创辉煌。
蔡司光学携手行业伙伴,积极推动近视管理新进展与合作,致力于国民眼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在蔡司展位,众多专家共同见证了C.A.R.E.镜片在真实诊疗环境中大规模应用数据的发布,该报告深入解读了5000例蔡司小乐圆的临床应用分析,预示着未来数据将进一步丰富,成效也将不断更新。
同时,蔡司光学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推进的眼健康中心正式落成,旨在激发与传播更多眼健康管理科学理念,双方强强联合,为国民眼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岩教授指出:眼健康的科学管理始终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直在推行眼健康管理工作,感谢蔡司专业力量的加入,期待中心能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全周期的眼健康诊疗服务,同时提升公众对眼健康科学管理的认识。
小调皮®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示范单位授牌仪式也成功举办,标志着更多近视儿童将受益于小调皮®角膜塑形镜先进的近视管理理念,助力儿童眼健康长足发展。
“呵护视界,与你同行”圆桌论坛邀请了眼健康领域的医疗专家学者、行业领袖,政府领导等共同参与,就当下儿童近视、中年视力危机和中老年老视化等三大眼健康热点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升公众对眼健康问题的认知。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吕帆教授深入分析了青少年近视问题的最新趋势,并提出了包括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与嘉宾们探讨了中青年视力问题的最新趋势,指出视力问题如老视和近视,已成为影响职场生活和日常活动的主要健康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邱庆华教授为代表的专家们则分享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保持良好的视力以适应职场需求。
这场眼健康科普与专业的交流,标志着全民眼健康生态建设进程新起点的重要时刻。蔡司期待通过新产品、新模式和新动能,为眼健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在进博会这一合作开放、共赢共享的平台上,蔡司光学携手行业同仁,共同书写眼健康事业的新篇章,充分展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和信心。
自1995年蔡司光学在广州扎根,一直积极致力于深耕拓展中国市场。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与集团赢在中国的战略发展目标,蔡司光学先后成立六家法人单位,累计投资额近30亿元,形成完整可持续发展的视光健康产业平台和战略生态圈。
随着中国在全球蔡司业务版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蔡司光学在中国市场的创新行动也在持续迭代。人口老龄化、近视率攀升、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正推动中国视光行业迎来新的转型与升级。
对此,杨晓光指出,“健康中国战略已为国民眼健康提出了更科学的标准和更具体的要求。蔡司整合百年光学技术力量,将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作为蔡司光学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发展重要方向。”蔡司光学全球营销及品牌体验负责人Rolf Herrmann也表示,蔡司光学会持续投入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们带来定制化的视觉解决方案。
蔡司光学正着力推进眼健康创新解决方案,期望与业界伙伴携手并进,共同开创中国眼视光行业生产力的新未来。
眼视光观察编辑部
值班编辑:李静 总编:张玲
合作、投稿邮箱:Lynnzhang32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