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防火妙招连连,最后一条最为神奇!

文摘   2024-11-09 07:03   江苏  

今天(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的灾害之一。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火灾防范经验。今天,方志君和您分享古代的防火措施,感受古人一以贯之的防火智慧。



一、打更预警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我们在电视剧里面常见的打更人的经典台词。打更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打更给别人报时。除了报时之外,打更人还有一个职责,那就是检查城市消防安全,避免城市发生大规模的火灾,堪称是火灾警报员。

关于打更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据《周礼》一书记载,我国最早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是在周朝时期设立的,当时被称之为“司烜”。司烜的日常职责就是在城里街道上四处巡视,用木锤敲大铃,提醒人们注意防火。前文提到夜间更夫一边敲锣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其实就是从周代开始流传下来的。


早在商周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易》中就首次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论述,《周易·下经》记载:“象曰水在上,水大相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5000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那些未烧完的木柱上还保存着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这证明我们祖先很早就在探索防火技术了。



二、防火涂料


清朝初年沈自南的著作《艺林汇考》里面,记载了春秋时代,使用雄黄避火。《韩非子·喻老》中也记载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日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丈人无火患。”意思说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所以老人谨防着火而把缝隙涂封起来,这样就不容易发生火灾了。




我们再看《墨子》,在《备城门》这篇里,它说:“救熏火,为烟矢射火城门上,凿扇上为栈,涂之,持水麻斗、革盆救之。”意思是若敌人往城门上射火箭,想烧城门,我们要凿门扇,安上木栈,涂上泥,拿盛水的麻斗、皮革做的盆来救火。以上这些记载,都说明先民们不断地在探索用雄黄等等制作防火涂料,涂到建筑物上来防火。





三、望火楼


到了汉朝时期,除了打更人之外,又有了一个新的防火神器,那就是望火楼。我们都知道登高可以望远,望火楼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在汉朝望火楼有四层楼之高,这个高度在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古代,房屋往往只有一两层。四层楼高的望火楼,可以说是登高望远。


而且望火楼不仅仅只有观测的作用,还有通信、指挥的功能(在古代没有即时通信系统,若发生火情,全靠口口相传, 等救援人员赶到时,势必会造成更大损失),望火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意在楼上设有大鼓跟旗子等工具,可以通过鼓声通知老百姓逃跑及救火,通过旗子可以更好地、有条不紊地指挥老百姓参与灭火工作。所以望火楼是古代较为有效的防火预警方式,算得上是古代的“消防警报”了。





四、扩大间距

到了唐朝时期,政府组织了专门消防灭火的消防组织,并称之为“武候铺”。当时的“武候铺”主要在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才会有,他们通常分布在各个集市和坊里。“武候铺”除了人员配备之外,还开始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消防工具。


自唐朝开始,灭火时都使用皮袋、溅筒灭火。所谓的皮袋就是用动物皮做成的装水工具,溅筒就比较高级了。根据唐代《通典》一书的记载:“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简单来说就是在注水的皮带中插一根竹筒,然后封口。灭火时使劲挤压皮袋,水就会从竹筒里喷射出来。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它跟现代的高压水枪有点相似。




隋唐时期,出于防火需要,砖瓦制陶等耐火材料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开发利用石材,建造石塔,石窟,雕石像,对防御火灾、保存佛教建筑和佛像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元784年,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通典》的作者杜佑,时任岭南节度使,推出了很多防火方面的新举措,为当地的消防安全做出了极大贡献。


《新唐书·杜佑传》所载:“佑为开大衢,疏析廛闬,以息火灾。” 就是把道路拓宽,各种房屋建的要有规划,屋子与屋子之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别太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有防火间距。“开大衢,疏析廛闬”,短短七个字,就揭示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最典型的消防规划。





五、灭火队

宋朝时期,在唐朝的基础上对消防灭火团队有了更大的升级。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消防机构——“潜火队”。宋朝的“潜火队”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消防装备,比如防虞器具、 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等器具,都是由政府出资置办的。除此之外,还配备了比较现代化的设备,如云梯,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救火;唧筒,即为最早的消防泵;水囊,即灭火时,盛水的器物,拥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准。




宋朝之后,由政府积极组建专业消防队的公共消防制度差不多中断了,但由基层官署和民间的灭火组织延续了下来。此外,人们的防火意识依然很强。元朝科学家王祯,先后编著了《农书》和《杂录》,把消防技术专论《法长生屋》和《法制灰泥附》收入其中。





六、分火墙

明朝时期,关于防火有了更为详细的分工。皇宫的消防工作开始由禁卫军兼管,地方基层政权设有总甲负责火盗(他们轮流值夜,击柝振铃,提醒人们注意火盗)。还有的地方设置了巡警铺(更铺),以供总甲、火夫们休息、躲避雨雪之用。


巡警铺内备有刀、枪等兵器和火钩、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些城市还组建了专业的消防部队——火兵。它主要是为了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和防范其他火患。火兵有的 50 人,有的 100 人,设在城中心或建筑密集、人员聚居之处,配备水桶、藤斗、麻搭、竹梯、斧、锯等救火器具,其中最早的消防器械是藤斗水枪。




明代,公元1503年,徽州知府何歆指出:“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治墙,其上策也。”他组织百姓修建防火墙,有效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何歆创建的“何公火墙”,由于能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故名“封火墙”,是徽派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七、水龙车

清朝时期,消防更具现代化,在清朝可以看到现代消防车的雏形。当时的消防队伍发明了一种叫做“水龙车”的救火器具,它是由一个椭圆形大木桶、两个紫铜活塞缸以及一根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用压力将水从输水带中喷出,这与现代的灭火器原理已十分接近。这种原始的消防车的射程可达到 20—30 米,是当时最先进的灭火神器。



紫禁城内銮仪卫仓库,主要用途是保存皇帝、皇后的銮驾仪仗,防火设施尤为严密。每隔七间房屋就空出一间,用三合土填实,直至房顶,形成一堵5米厚的隔火墙;从外部看,是一间无门无窗的房屋;从内部看,却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墙。这些防火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当建筑着火时,飞散的火星不会随着气流进入其他房间,引发更大的火灾。




明朝时,在宫廷里铸造金属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内可存水1000多升。到了清朝,宫里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监往缸里挑水,冬天为了防冻,还要给水缸带上棉套,并用炭火给水缸加温。




清朝末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在消防领域方面,清政府也开始筹备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消防队伍,1902年,清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消防队。





八、灭火吉祥物

除了实实在在的防火措施外,中国古人还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意念防火。就是把防火的意念泛化,附着在一些物件上,寄托人们防火的美好愿望。

比如藻井,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它象征二十八星宿中的井宿,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寓意此井没有干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北京法海寺藻井


再比如,鸱吻,就是中式房屋屋脊两端的兽形构件,用陶或琉璃制成,有固定屋瓦的作用。传说鸱吻为龙的九子之一,因能喷浪降雨,故用在屋脊上,取避火灾之吉祥。


还有脊兽,同样置于屋顶,除了装饰作用,还有避邪、护宅的寓意。其中吻兽(鸱尾和鸱吻)后来发展为吐舌(金属丝作成)的龙头,这种舌头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避雷防火作用。

此外,还有在房前屋后种植“戒火草”(景天),给藏书楼取名时融入“水”字(如水阁、文渊阁)等防火方法,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防火的重视和独特的想象力。






回过头看,我国古代的消防是理论和措施并举,为现代的消防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冬天气候干燥,天气寒冷,用火用电情况大量增加,历来是火灾多发季节。方志君提醒您,取暖用电都要注意防患于未然。



来源:大象新闻综合煮酒君、人民资讯、方志江苏

编辑:朱振鑫

发布:高红强

更多精彩  | 跟着总书记看江苏|胡阿祥|程章灿|葛剑雄|江苏名志|中国共产党在江苏 | 冷历史|江苏风物 | 江苏民俗 |清廉江苏|名人掌故|运河文化|苏商传奇|江苏名镇名村|海上丝绸之路之江苏寻迹|一城一诗长江行|古都南京|温婉苏州|徐州人文|镇江人文|美丽淮安|南通故事|泰州人文|美丽常州| 黄海之滨盐城|东海胜境连云港 |无锡史话| | 宿迁史志 | 美好扬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江苏故事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公众号文章字数在1500~3500字,配相关图片。优先使用配音频、视频的稿件。投稿邮箱:jssdfzwxxz@163.com
      杂志文章字数在3500-10000字,配相关图片。投稿邮箱jsdfz@vip.163.com
      来稿文章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方志江苏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江苏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发生在江苏的中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