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行业方兴未艾,但视频制作成本高、很多创作者难以被看到等一系列问题也始终困扰着整个行业。本期出海同学会硅谷线下闭门讨论会,我们与多位新兴短视频平台、传统长视频平台、AI领域的从业者一起探讨了北美短剧市场的现状,如何制造爆款,是否有更低成本、更好的方式,让创作者有更多的机会,以及AI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短剧行业。
以下是此次研讨可公开部分,全文约1.2万字,您也可以进入文末的出海同学会知识库进行阅读。
Adobe ML ENG Frank Chen
Glober AI CTO Felix Zhou
硅谷徐老师 Howie Xu
Hachi AI 创始人 CEO 王晶
Meta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罗雪纯
Netflix 黄月望
ShortTV 创始人CEO 汪嘉程
ShortTV Cofounder CTO 王毅
ShortTV Cofounder 王为之
素人剧社 创始人 杨铱
Tencent Games 北美 Katie Yan
TikTok PGC团队 龚若璇
Valley 101 创始人 刘泓君
YouTube ADS MLE Catherine Yin
YouTube MLE Li Miu
Zoo capital 顾闵曼Grace
大观资本 徐瑞呈(主持人)
Xinyun (文档笔记整理)
Part 1 背景研讨
短剧行业概况
什么样的内容在北美算好内容?
Part 2 AI 与短剧
技术如何改变未来的编剧制作和分发过程?
Part 3 AI 与内容创作
如何用 AI 的数据批量生成优质内容、精准的预测和满足用户的内容需求来制造爆款?
背景研讨
短剧行业概况
ShortTV 汪嘉程
我最关心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美国用户愿意为什么内容付钱的;第二个问题是 AI 在发展过程当中有什么可以跟我们这个行业相结合的。
自己的洞察是,短剧拍摄有机会和 AI 匹配的地方在于:在剧本上,文声文方面有没有创作者辅助工具?在影视特效上,有没有 AIGC 虚拟拍摄大规模降低拍摄成本?AI 如果在文生图、文生视频中有一些突破,可以大规模降低成本。视频成本高,但故事变成视频的环节必不可少,这个环节一次测试要几十万的,很多创作者很难有机会被看到,我们也在探索这里面有没有更低成本、更好的方式让创作者有更多的机会。
ShortTV 王毅
我特别希望跟大家交流:现在的这些 AI 落地场景到底是不是能够能实现?但我能估计出这些实现之后它的商业价值有多大。刚刚家城也说到这次来的第一个目的是熟悉本地化内容,我认为答案在数据上,发生在数据埋点和数据匹配的后验、形成模型、成为前端的一个生产力工具。
短剧是一个全球化的机会,并不仅仅是在中国,我们在中国 run 了一遍,非常不错,今天在美国,我们做 Demo 觉得还不错,但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全球的机会,而AI 在这里面可以赋能的可能更多。我并不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依赖好的编剧,而是我们如何打造一个好的生态给他们做服务,在越来越多部分用 AI 替代人,让顶尖的人用好AI,把效率提升上来。
ShortTV 王为之
我是带着学习的态度来看看如何做本地化的工作,包括内容的本地化和品牌的本地化。我们的行业比较特殊,一个是偏内容,另外一个我们希望能够跟 AI 来结合,所以从这两点来说我们还是会把合规性会放在优先级。
在 AI 方面,我个人觉得可以借助 AI 把信息拉通,在整个认知迭代上面会有很大的提升。从素材分发角度来考虑 AI ,如何用 AI 的方式生成更多的素材?因为海外现在很多达人和兼职的人不知道如何去做素材,国内有大量的达人、兼职宝妈,有几十万的人帮我们去做剪辑,其实也发挥了国内的人工优势。现在海外懂剪辑的人不够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我觉得 AI 能够做这个批量化的事情,我们输出方法论,再让 AI 去学习。
什么样的内容在北美算好内容?
TikTok 龚若璇
大家想到 TikTok第一个impression是一个 entertainment 平台,但是实际上从平台视角来看,是希望能有更多的高价值内容如更多给予情绪价值、教育意义的内容融入的。所以 TikTok 在去年的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实际上一直在 promote 1min+的PGC内容,甚至在前一段时间 TikTok 开放了 10 分钟甚至更长的内容,希望在内容层面上能有更多信息量的内容去娱乐化。
这块从 Creator的中视频monetization 规则也可以看出来。monetization 在近一两年的算法迭代中要求首先你要是 PGC的创作者,第二个就是你做的内容一定是需要一分钟加的内容,这样才能拿到对应资金池里的变现。
对于特殊场景如短剧,什么样的内容在北美比较的有吸引力,这个东西我觉得需要数据来说明。第一是本身平台其实是已经有一些数据了。哪些东西投放得好、投放得坏,其实是有相对应数据的。第二,我理解你们想做localization,按我们这边经验,至少从创作者增长这个角度上来讲,每一个市场的喜好都不太一样。比如说我们和 MCN 公司合作,然后去引入创作者,这种方法论在日韩就做得很好,但是在美国做得并不是非常乐观,因为每一个地区的生态、user 的喜好以及 user 的 behavior 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基于你们公司现在已有的数据,再加上比如在这边影视中大家喜欢什么样的视频,或是在 local 招一些这块的人去一起写编剧的文案,然后拿到市场上测试,做再一次的数据验证。
YouTube Li Miu
按人口来说,白人可能占 30% 多,之前的“少数”族裔朋友们可能在未来十年会占到 50%。我觉得如果你们想要内容非常 local 的话,可以从最大的人口基数入手。
另外一个,因为我做AI,所以我很关心AI 创作者工具之类的。YouTube 之前一直想做一个跟 TikTok 的剪映一样的东西,但是 YouTube 可能这一块做得不是很好,之前做了一个安卓版本,ios 一直没有推出,现在团队应该会整体移向印度市场。因为如果我们看YouTube 内容的话,印度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可能北美这一块是赚钱,但是内容已经看不到快速增长,所以整体的内容或者创作都在往那边移。
大概 YouTube 是这么一个情况。AIGC 剪辑工具或者 AIGC 帮你节省创作好内容时间的工具,是一直在做的,然后因为谷歌自己有内部有很多的大模型,我觉得 TikTok 的朋友们肯定也是在做这方面东西。
Netflix 黄月望
从一个平台来讲,怎么能够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最难的问题。Netflix 之前一直被外界比较神化的一点是好像内部都知道大家想要什么,但其实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其实没有人能知道用户真的想要什么,最终要想要预测一个爆款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
从总体来讲,我觉得对内容的干预越大,出来爆款的几率就越低。因为本身出现爆款是一件几率非常小的事情,一旦 random 的因素少了之后,很容易所有的内容都会被带到某一个方向上面,而当所有都内容都趋同的时候,其实很难出现特别的爆款。所以我觉得就是像创始人在引导的过程中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既去提供一些数据,让创作者有一定的依托,但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就是激发创作者的创新热情,让大家能够真正的去做不同的东西,而不是所有的人都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也非常想要。
ShortTV 汪嘉程
内容是有巨大极大的不确定性,应该尊重创作者,让创作者在你的生态下提供好的创意,创作出爆款,我觉得这个逻辑对于平台来说是非常成立的,但是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在中国经历过一个周期,当充分竞争的时候,只有这一条路,但是在市场从无到有的开创过程当中,很多人会做非常多的尝试,但现在的这个逻辑里面,你不光要符合内容本身的逻辑,你还要符合流量逻辑,这样你的端才能够买到足够多的用户。
所以其实我之前的问题可能是我认为在本地什么样类型的内容有更好的机会,或者可能成为爆款。比方说,在中国我们就会拿网络小说升级成视频甚至短剧,有非常好的故事基础。那么在美国我们是不是有好的一些内容方向,可以在前期给我们的内容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盘,让成功率有 20% 以上,而不是说完全就是说盲目的支持创作者。
然后另外关于内容我们再讲一个更深维度的东西,我自己也做了近 2000 个项目,我会发现一个问题:所有的内容结构极度相似,比如钢铁侠、蜘蛛侠、蝙蝠侠故事框架相同,只是由不同的人设不同的场景细节构造出来的新故事。我们再把维度拉得再广一点,奥斯卡所有拿过奖的故事大概可能只有仅仅 28 种标准故事框架,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的基础是在基于美国的本土文化,怎么样找到符合这个阶段行业开拓的时适合的基础框架和基础方向。
YouTube Catherine Yin
我有两个point,第一个是你们想要知道在美国的用户喜欢看什么,可以在YouTube搜集信息。YouTube 上面其实有很多已经翻译过来的中文电视剧,它们挺多的评论是各个国家的文字,你们其实可以做一个收集,参考 YouTube 的那些长视频、长电视剧,看哪一些最吸引外国的观众。
第二个观点是你们可能觉得美国人喜欢看的东西跟中国人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个观点有待商榷。你会发现中文圈那些特别 popular 的电视剧放在 YouTube 上面也很受外国人的欢迎,其实对于大部份人来说可能看的东西都差不多。你们何不尝试把 YouTube 上面那些 popular 的,收集出来的题材,把中文的拍成 local 的,看看怎么样。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你们在中国的话可能会有一些多多少少的题材方面的限制,你们在出海的时候其实可以大胆的更加 juicy 一点。
Valley 101 创始人 刘泓君
北美的本地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我觉得这个问题不仅仅这个屋子里的人回答不了,你去找整个的好莱坞他也回答不了。就比如说刚刚其实你提到了像《蜘蛛侠》的故事模板,千万不要照那个模板来。好莱坞的这一套模板之前那个卡森伯格(梦工厂前CEO)做了一个叫 Qubi 的短剧平台,但好莱坞融资最多的平台失败了,就是因为好莱坞的基因根植得太深。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问好莱坞,可能这个屋子里的人还是对的,因为大家可以从数据的角度来去做一些分析。
但是我觉得最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人是你们自己,因为你刚刚提到了你们已经做了 2000 部短剧了,所以其实你肯定又从这 2000 部短剧里面提出了一些经验。我想了一下,比如说我们自己的节目,我现在大概做了 300 期节目了,我们已经可以摸索到一些播客跟视频平台的传播规律了。我觉得全世界用户的人性都是相通的,所以你们真的是在做一个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包括你们进军北美市场,北美的用户喜欢什么样的短剧平台,我觉得这件事情只有你们自己知道,而且你们可能比这个整个屋子里面的人都要了解。
素人剧社 杨铱
我们觉得北美的市场好像一直缺乏一个内容,就是类似 Crazy Rich Asians 的一个东西,是我们在 local people 心中的刻板印象。我们有很多属于湾区华人自己的故事,或者说亚洲人自己的故事,这是在我们剧社的内容创作当中一直想要走的方向。我们一直在想怎么把本地化、有点洋范儿的内容结合起来,还要适合在祖国大陆传播,这非常难。这是我们三四年一直在写的一个内容,在从去年年中一直到今年的年初,终于我们一个本子爆掉了,所以我感觉市场上是很渴望这样的内容的。
虽然说我觉得短视频和抖音市场都是面对下沉市场,但是我们不妨从 TikTok一分钟以上的方向来考虑一下,符合我们自己中产的内容,大家可以去努努力。
Q:
Netflix 怎样平衡对创作者的引导与干预?
A:
Netflix 黄月望
Netflix 舍得花钱,出现精品率的代价是比较大的。没有 recipe 能保证一定能出来好的内容,真的还是要广撒网,同时要维护好跟创作者之间的关系,保持长期跟进,而不是做完这一笔就完事,更多去投资一个将来。
技术如何改变未来的编剧制作和分发过程?
Hachi AI 王晶
我发现有一点,现在尤其是生产力内容的话,基础大模型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基础的大模型特别擅长文本总结,知识库的体系也特别好,你如果有套路28 种模式的话,大模型特别适合做这个事情。
但是大模型做一些娱乐性的内容,好像基本上就是这样几个模式,特性不太多。尤其是要让他做一些诙谐幽默的、和常理不太同的内容,通常会有很多的问困难,就必须得 fine tuning,我其实也想请教一下,南美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
ShortTV 王毅
我觉得一方面肯定要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在去产生内容的时候,可能会打上各种标签,跑完之后肯定也是根据各种用户表现做匹配。然后我们的剧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复盘,再把流量这个因素引进来,研究到底为什么能起量,可能会有一些这样的总结。当然也非常认同你刚刚说的,可能就是没办法贴着那么紧。
但我觉得我们做短剧,其实国内的 AI 公司很兴奋,他们认为短剧是他们目前首先能够接触到的一个应用场,核心是因为短。比如 28 个框架模型,我们也在思考把这些模型的部分建起来,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市场把这些类似 IP 或脸结构化。如何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生成一个类似于宣发视频这样的东西,能够接触到我们的用户,我们如果有个前验的过程,那我们这个商业价值就很大。我们现在的短剧生产流程是说还是比较依赖于人,就是说这个人他出个本子到拍摄完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最后投流出来再到复盘,大概五六个月,这个时间是非常长的。我们希望能够让 AI 参与进去,把这个事情前验,那我们的效率就会提升非常多。
Hachi AI 王晶
文生文方向主要偏生产力领域,而且在很多的领域,尤其是复杂的文本,它对于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高的,比如说现在的法律文本。文生文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可控,如果是关注于生成的话,目前来讲的可控性还是没有太好。在生产力领域的话能够有定向的进行总结,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我们现在是已经做的是比较好的。
Adobe Frank Chen
Adobe 有两块业务,可能 70% 的业务是大家听过的,比如说 creative cloud 制作过程,后面的分发过程我们叫 Adobe experience cloud,最近也刚出了 generated studio,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产品。
我先从分发过程来说,现在我们视频是 testing stage,但是做这个东西的意义在于,比如我们从收购的 workfront take marketing requirements,像一个冰箱的广告,我把些标语这些东西输进去,creative cloud 自动生成一个 initial picture,我们可能有一些专门的广告编辑人员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精修,完了之后传到 experience cloud,因为 experience cloud 就是做投流,投放了后我们去 monitor 一些metrics,可能也会同时run十几个 AB testing,然后根据这些结果反馈的数据,我们再给这个图片用 AI 的方式去做下一轮的iteration,发现某个人群比较喜欢这某个 style 的,那我下一波流投放的过程可能就往这边去。
但其实视频或者说是短剧,你要去找视频的哪一个爆点,可能不是同一个 level 技术难度的事。
Meta 罗雪纯
从内容的生成,到我们真的 deliver 到用户手上,到用户与其产生一些互动,到最终我们得到想要的一些结果,比如用户的增长,或者说是一些金钱的转换,它其实总共也就涉及到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 creation 的过程,这部分可能在总体内容里占 70% 。第二步部分我将其称作 retrieval 的一个过程,就是你从大量制作的东西里找到适合的内容去进行下一次分发,最终我们筛选出 20% 内容落到了这一个环节。最终一个环节就是我们点对点进行recommendation,也就是用户的推荐,在这个过程环节它最终浓缩到了 10% 左右。
所以一个内容的产生到最终一个用户对这个内容产生相应的反馈,可能里面流失掉了很多的机会,最终用户看到的就是 10% 甚至更少的部分。我们其实想要 AI 去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做一些帮助。传统上的话,我们可能更多会关注到我后面说的 30% 的过程,也就是如何去 retrieval 从里面找到一些用户可能爱看的东西,去从大量的内容中作为一个筛选,这个筛选的过程往往会是一些 rule base 的filter,用 rule base 也是为了节约资源。在这个过程可以看到它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我们所制定的质量规则上面的要求。
除此之外,之前的 machine learning 可能更多的会关注 ranking 和 recommendation 的东西。其实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一个很新的内容了,其实在以往我们就已经做了这样的事,当我们收集到很多的用户数据之后,里面可能包含了比如说点击、喜爱、收藏、转发、 video 观看的比率等一些自定义的metrics。像 ShortTV 这种之前已经有一些用户积累量的情况下,你们肯定会有大量的这样的数据。
有了这个数据 AI 其实做的第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我们针对每一种不同的单剧去做prediction、相应地去 training 这样的 prediction model,which means 在一个新的 short video 进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预测未来的情况,比如说它被用户点击的概率是多少、喜爱的概率是多少。有了这个模型之后,我们其实可以把它用到几个阶段,目前来说用得比较多的还是在 recommendation 的阶段,往往这种模型会是一个 user to content level 的模型,针对不同的用户去做一个精确的 personalization 的推荐。
当然你也可以做纯粹 content level 的东西,比如说只看content。最传统的一种做法就是打tagging,是一个很节约资源的方式。在我们之前可能所有的内容场景都是针对这一块,也就是 retrieval 和 ranking 的方向去做了一些探索。现在因为 generative AI 出来了、LLM 出来了,大家就逐渐地把目光投入到之前说的 70% 没有完全被开发的领域,也就是如何让 AI 去生成这些content,或者说 AI guide creator去生成一些更高质量、更好的content。如果你要跟 short video 结合的话,我能想到几个场景,最经典的也就是给予 ChatGPT 一个比较好 understanding 的结构化框架,当然你可以把这个东西叫做 prompt。
我们之前的一个问题说, Prompt engineering 和 fine tuning 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效果好不好?这个东西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就是说fine tuning 肯定是有用的,我们就拿 high quality data,比如我们从 ShortTV 里最热款的编剧,我们把它的编剧结构拆解出来,然后喂给 GPT 4 这样的模型去做 fine tuning,让它更加好地去理解一个好的剧本结构是怎么样的。这种 fine tuning 肯定是会有一定效果的提升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是可以通过 prompt engineering 的方法,以最简单的方式去做质量提升。比如你可以更结构化你的prompt,让它把人物的关系、情节的发展方式等不同的东西更加地拆解出来、结构化地去给模型,使它更好地去 understand 这个东西。
这两者(Prompt engineering 和 fine tuning)的关系是你两件事情都做,都是一定会有提升的,但是不是necessary一定要去做这个 fine tuning ,我觉得不是,原因就是会存在成本的问题,有的时候也许做到大概 85 分已经足够,去做 fine tuning 的回报率不一定高。现在随着模大模型的更新迭代,他们能 understand 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尤其是编剧的场景对于大模型来说并不是一个需要非常深入知识的领域。往往有可能你不做 fine tuning 的话,在你最终的用户的结果上并不会有特别大的一个改变。这也是可以根据实际的数据去做 understanding 的一件事情。
另外一件事情,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如何去先验?先验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用你传统的历史数据来 guide creation。我们通过剧本在以往用户市场上的反馈告诉模型好的编剧是什么,比如说点击率有多少、revenue 有多高、转化率有多高等等,把这些喂给 AI 让它更多地生成类似于这种短剧的东西。
第二种方式,你把它做成一个validator。用你的 AI 技术根据一段内容randomly生成不同 diversity 的剧本,然后你用以前剧本的知识去做预测模型,给不同的剧本评分。用它来做成一种后续的评分方式,而不放在前面去做一个验证。最终我们可以根据分数的高低去筛选。
当然我们刚刚说了很多可能只是编剧的东西,现在我们可能已经技术越来越牛了,甚至我们变成了AI 对于图片的编辑创作,甚至对于 short video,我们可能都会进行 AI 的创新生成,不一定要完全停留在剧本上面。但是同样的,对于 video generate,我觉得大家可能还是在属于一个探索阶段,也没有说完全落地。
Glober AI Felix Zhou
我们跟国内的一些技术人聊了一下,他说他们当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这些懂模型的人自己去帮客户投广告,发现做不过这些优化师。我发现平台懂算法、懂所有的东西,但不一定能干过优化师。
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在淘宝上卖东西,优化师说卖衣服你得擦边,你一擦边你的排名就很高,但算法不会告诉你,你也很难发现这些东西。平台什么都懂,但是平台没办法什么都做,那我们就得做细分,比如说我们懂用户,平台也懂用户,但是平台它不会帮你做素材。我们的优势是可以用很低一点的价格帮我们的客户去优化。
大模型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同质化太严重了,你第一次让大模型生成东西会觉得很有意思,可是你连续让它生成 10 份这样的东西,你发现非常同质。我们用大模型做广告就发现广告效率会不停地下降。
如何用 AI 的数据批量生成优质内容、精准的预测和满足用户的内容需求来制造爆款?
硅谷徐老师 Howie XU
Sora 非常非常振奋人心。但是我的感觉是,如果真的要做一个比较长的、价格是非常 reasonable 的视频,还是非常远的一个未来。但是用一些 Sora 这样的技术,或者说是文生视频这样技术能够去帮助大家去采集一些信息,做一些prototype,或者节省整个制作的流程,我觉得这个还是蛮 make sense的。
Tencent Games Katie Yan
我想 Echo 刚才徐老师说的,因为 Sora 出来之后我们也特别关注,比如说游戏视频的生成、场景的生成,是不是用 Sora 就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包括还有游戏的宣传环节,我们也很想试一下。但是目前看下来结论跟徐老师刚才说的一样,目前还是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包括 Sora 团队的人,他们自己公开说 Sora 其实目前是一个 GPT one version,并不是之前外界说已经到了 ChatGPT moment。
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要在这种阶段怎么去提前布局,我知道像 Adobe 已经接入了像 Sora Pika Runway 的一些API,可以让用户去进行创作。那我们这些头部公司应该在这个阶段做一些布局、先去试用起来,还是说等到他 ready to 商用的时候再作为一个用户去用?这个是我们会思考的问题,现在其实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我觉得对于游戏公司来说,相比于互联网公司还有一个可能劣势在于,我们每一个 decision 背后要承担的 opportunity cost 可能更高。总体来说我们现在会去看这些前沿趋势,但真的是不是用会比较保守一点的。但我觉得音乐可能相比于视频来说更加乐观一点,我也知道北美的一些游戏工作室已经在用 Suno 尝试做一些 Remix ,这个我觉得也是一个新的角度。
Valley 101 刘泓君
之前我们的播客做过一期节目,就是我们用过 10 款 AI 工具,最后还是又回到了版权库。我确实觉得 AI 可以在很多环节去使用,但我觉得整体来说AI 只能出平均水准。你们如果要做顶级的平台,首先是不能信任AI,它只是你们的一个工具。然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其实你们是 AI 的把关人,就是你们的审美决定了 AI 给你产出的是什么。
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midjourney。midjourney 为什么火?我觉得它是有一套蒙版,借鉴了很多西方美学的滤镜结构,你就觉得它做出来的图比其它平台好看。
Zoo capital Grace
我能够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从去年整个 AI 爆发到今年这段时间,AI 演进优化,包括说成本的下降,多方面的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很大。在一年前当时觉得可能非常头疼的问题,到今天解决了,速度很快,我觉得一年的时间带来的变化还是大家值得去预期的。
所以我觉得第一个点,不管是今天在做什么样的方向,内容也好,任何的赛道也好,大家给 AI 一点时间让它呈现更多可能性,我认为创始人、投资人投入更多时间跟精力都是值得的,这是我的第一个比较积极乐观的视角。
另外一个角度,我有一个感受,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对于硅谷的信息 lag time 大概就半天到一天,整个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完全不差的,所有的信息都被非常密集地追踪。但是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发生了什么,这边是完全不关心的。像我们九州这样非常优秀的企业,它的模式、团队产品在国内这样一个极其严酷,但是也充满了很多分层的形态当中已经测试出来的东西,对于大家在座的这里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启发?我觉得这是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角度。
Q1:
你们平时怎样调研用户需求?怎么用AI理解终端用户的需求?
A1:
Tencent Games Katie Yan
我们现在更加考虑的是我们的制作团队和研发团队对AI是什么态度,我们会关注AI到底在使用上会不会成熟,甚至还没有到考虑我们终端用户的体验。
Q2:
做短剧的方法论?
A2:
ShortTV 汪家城
我比较相信的一个方法论,就是“有效地抄”。
第一个,这是国内非常知名也非常厉害的人给我分享的这一段话,他说其实原创是最简单的,因为瞎写也是原创,但是抄很难,因为拿捏尺度非常难,什么地方要,什么地方不要,怎么样让这个故事在原来的故事框架当中这个升华,我觉得是非常难。
从另外一个角度,大家也可以反向验一下这个逻辑。比方说米哈游最知名的产品是《原神》,基本做到了对《塞尔达》像素级的复刻。开放世界这个品类并非它的原创,它在这个故事和品类的框架上加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抽卡,然后就做成了一家在几年时间内利润可能超过网易的公司。
有效地使用现有信息进行升级,就是“有效地抄”的本质。
本篇内容完整版也可以进入出海同学会知识库阅读:
https://yfqtipm0a9.feishu.cn/wiki/LF3nw5bmDiolAnkbOOtcTcXJn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