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智慧农业+低空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会上,智慧农业与低空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
据悉,哈尔滨工程大学智慧农业与低空产业创新研究院将重点围绕农业播种、农田施肥、植保飞防、长势分析、出苗率预测、病虫害评估、黑土保护等方向,开展无人机平台、农业载荷设备、地面设备和软件平台等创新研发,赋能智慧农业和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介绍,学校成立智慧农业与低空产业创新研究院是基于服务龙江现代农业和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量。学校将与各方携手共进,优势资源互补,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优质成果转化应用,因地制宜探索“智慧农业+低空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加速新质生产力生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学峰致辞时说,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和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具有发展“智慧农业+低空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一如既往支持智慧农业和低空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进一步提供坚实保障。
多学科交叉赋能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全国综合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入局农业领域,依托多学科交叉优势,在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生物育种和食品安全等多个前沿领域展开深度研究和技术攻关。
据“农业科技侠”统计,自2017年起,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在内的17家综合类高校或科研院所陆续布局现代农业领域。通过设立现代农业研究院、智慧农业研究中心等平台,这些机构正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还通过培养新农科人才、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将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农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现代农业加速向工程化、信息化方向转型,新型农业业态和模式不断涌现,高效、精准、绿色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农业。
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积极布局农业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2024年11月,深圳理工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揭牌,以合成生物学原理和先进制造科学方法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创新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通过建设多个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发新一代颠覆性育种技术。2023年,北京科技大学成立生物农业研究院,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设立植物基因、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研究中心,为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哈尔滨工业大学聚焦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和基因编辑育种,通过现代农业研究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复旦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交叉科学联合中心,在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和生态农业等领域深化协同创新,等等。这些高校以学科交叉和创新实践为引领,不仅助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还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转自农业科技侠数字与智慧农业微信公众号
编辑:蒋正
好文 推荐
点击分享、赞和在看,把好内容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