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要用他,你要爱他

情感   2024-10-11 20:34   福建  

这篇文章的标题如果要我读,可能开篇就哽咽了,你们知道我说的“他”是谁,对吗?没有性别,没有年龄大小之分,“他”是我们的孩子。

这星期很多人推荐看许知远的《十三邀》第八季第六集,嘉宾是北大的林小英教授,内容是关于县域中学的教育,其实,就是关于现在国内的教育,只是县中有县中的卷,北上广包括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卷,这期节目引起的反响很大,搞教育的,学生家长,学生本身都有自己的看法。看弹幕也好各种分析的文章也好都在不同的角度讨论。节目组最后还特意表明这是嘉宾的个人观点,满满的求生欲。可能很多问题太尖锐,可能林教授表达得太直接,总感觉很有风险,我推荐大家去看看,在下架之前。

我也看了些评论,什么意见都有,有许多我也不懂的专业名词,比如教育的现状是因为社会经济的生产导向啊,社会原子化现象啊……算了,我是一个普通人,太专业的事不明白,我是一个普通的但是妄图教育孩子的母亲,只能深深的共情片子里的很多观点,对林教授的很多金句非常触动。
比如:干嘛要只争朝夕呢,朝夕那么好看,要去看看呀!
比如:谁说我必须要按照预定的路线长大?
比如:为什么情商要高?我就喜欢一个人呆着,那我也配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听起来有点“何不食肉糜”对吗?有人说她也是县中考出来的孩子啊,县中的孩子,或者说现在体制下的孩子只有这一条路啊,不然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啊!别着急,我劝你去看完整期节目。这期节目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不仅仅提出问题,也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比如我们的评价体系,也探讨怎么解决问题,比如林教授提出的“脱嵌”,先跟着洪流走,慢慢在过程中发现自己最想要成为的,然后去脱嵌出来。她说如果你的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谋生,那么你这一生就是苦役。

和这期节目相对应的,是周轶君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关于芬兰教育的讨论,那里的孩子太幸福了!没有考试,没有比较,老师没有评职称,没有好学校坏学校之分,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所,每个孩子都自信,每个孩子都被表扬,我不敢把这个视频给孩子看,怕他们太羡慕而失落。

想起前些天看到的一句话:你的孩子,以后社会要用他,你要爱他。
如果你经历过社会的毒打,那你一定更理解这句话。人在最绝望的时候,只有爱是支撑他的力量,而无条件的爱往往只来自于父母。

你给孩子的爱有条件吗?会让他觉得只有成绩好才配做你的孩子吗?

现在的孩子,尤其学龄,很多都很苦,我身边,网络上,太多的孩子压抑、抑郁、到结束自己的生命……很多的父母都不知道他们怎么了?因为父母自己也压抑、抑郁、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学校要被比较,离开校园了要被分层,那些短视频天天在拍,一个月收入x万在深圳怎么生活?房租x万的人是怎么样的?当年的状元现在怎么样了?小红书上都是一面墙的爱马仕,人均月入十万加,好像我们的身边都是比我们收入高的“成功”人士,好像物质生活一般人生就没有希望……

我们知道有些事出了问题,但我们无法改变,所以只能绝望吗?抱着孩子一起哭吗?
不,我们已经是大人了,如果过去的自己没办法被拥抱,那么记着,我们正在给孩子创造童年,所以,在我们能掌控的范围内,在孩子回到家时,要尽力给他(她)最多的理解,给他们追求梦想的最大支持,托举和成全是我们能做的事。

对,没错,孩子是教出来的,是学出来的,既然在学校有老师有我们无法摆脱的教育规则,那么在家的时候,希望他(她)在我们这学到的,是爱呀!

别说谁有条件谁有钱,这周给大家读的戴建业教授写母亲的第一部分大家听了吧?他们家有钱吗?他母亲有文化吗?都没有,但是他母亲本能的给予了他满满的且终身受益的母爱。

嗯,辅导作业很痛苦,很生气,我懂,我可是双份呢,但生气的时候,也想想他们出生前每次产检的卑微愿望吧:孩子,你只要健康平安就好了!就,不忘初心吧~

以上,是一个母亲的对现实的无奈和再无奈都耗不尽的对孩子的爱。感动了自己,今晚就,先不吼他们了~

Bobo的悦读时光
跟你分享好书好文好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