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地震横向扩展是指地震引起的地层侧向移动现象,这种现象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能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第3.1.1条第3款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T50011-2010(2024年版)第4.3.10条的规定,评价地震横向扩展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地质条件
地震横向扩展通常发生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如古河道、临近河岸、海岸和边坡等。这些地区由于地质结构的不稳定性,更容易发生液化侧向扩展或流滑现象。
二、液化判别
在进行地震横向扩展评价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液化判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T50011-2010(2024年版)第4.3.10条的规定,液化判别应基于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确定土层的液化潜力。
三、液化侧扩地段的宽度
根据历史地震经验,液化侧扩地段的宽度一般为50~500米。在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建筑物与岸边的距离,评估发生横向扩展的可能性。
四、建筑物与岸边的距离:
建筑物与岸边的距离是评价地震横向扩展的重要因素。距离越近,建筑物受到横向扩展影响的风险越高。因此,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位置,评估其受横向扩展影响的程度。
五、抗震措施:
对于位于液化侧扩地段的建筑物,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T50011-2010(2024年版)第4.3.10条的规定,应进行抗滑动验算,并采取防土体滑动措施或结构抗裂措施。
六、勘察报告的评价结论
勘察报告应根据液化判定的结果,结合建筑物与岸边的距离,对发生横向扩展的可能性给出评价结论,并提出具体的处理建议。这些建议应包括但不限于地基处理、结构设计调整等。
实例分析
以某沿海城市的一处住宅区为例,该住宅区位于古河道附近,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液化风险。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发现该地区的液化侧扩地段宽度约为150米,且住宅区部分建筑物距离岸边不足50米。根据液化判别结果,该地区的土层在地震作用下有较高的液化潜力。
针对这种情况,勘察报告中提出了以下评价结论和处理建议:
评价结论:该住宅区存在较高的地震横向扩展风险,特别是在地震发生时,液化侧扩可能导致地层侧向移动,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处理建议:
对于距离岸边较近的建筑物,建议采取抗滑动验算,并设计防土体滑动措施,如设置抗滑桩或锚杆。
对于整个住宅区,建议进行地基处理,如采用深层搅拌桩或CFG桩,以提高地基的抗液化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在设计阶段,建议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抗震加固,增加结构的抗裂性能,以应对可能的地震横向扩展影响。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在评价地震横向扩展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液化判别、液化侧扩地段的宽度、建筑物与岸边的距离等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抗震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