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先生,王东伟先生,郭婷婷女士。
下面,我们首先请蓝佛安先生作介绍。
蓝佛安(徐想 摄)
财政部部长 蓝佛安: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面对面交流。首先,我代表财政部,对大家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先总结介绍一下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下一步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考虑。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好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5万亿元,持续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蓝佛安:
二是优化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完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1-8月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
三是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督促地方用好增发国债资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工作,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用作项目资本金超2600亿元。
四是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认真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重点领域支出。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8.8%,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6%,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同时,加大对科技、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增长10%,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1770亿元,下达651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扎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
蓝佛安:
五是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地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1-9月全国教育支出超过3万亿元。按照全国总体3%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4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下一步,我们将顺应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和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支出力度,更好惠及民生。
六是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按照一省一策,落实各项化债措施。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总的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促进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及预期。大家比较关注今年是否可以实现预算目标,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请大家放心!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提问(刘健 摄)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刚才蓝部长也提到,下一步要加力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能否介绍一下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的政策安排?另外,市场传言将有几万亿的财政政策安排,刚才您也提到要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债,能否对此进行确认?谢谢。
蓝佛安:
谢谢您的提问。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事关发展和安全、事关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的一个问题。2015年以来,党中央要求建立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开好“前门”、严堵“后门”,坚决遏制隐性债务规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切实防范债务风险。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政府债务,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闭环”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债务风险较低的北京、上海、广东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在债务风险较高的县区开展化债试点,联合相关部门防范化解融资平台隐性债务风险、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了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统筹开展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通过安排财政资金、动用资产资源等方式积极偿还债务,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2年下半年开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债务风险隐患。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国务院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各省份制定具体化债方案。各有关部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了更多的务实举措,财政部安排了超过2.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了整体缓解。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可控。
2024年以来,经履行相关程序,财政部已经安排了1.2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需要强调的是,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压实地方化债主体责任,指导地方稳妥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和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同时,对违法违规举债问题严肃查处问责并限时整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风险。
关于你提到的具体资金数量安排问题,经过法定程序后,会及时向社会公开。谢谢。
俄通塔斯社记者提问(刘健 摄)
俄通塔斯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请问,财政政策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蓝佛安:
这个问题请廖岷副部长来回答。
廖岷(徐想 摄)
财政部副部长 廖岷:
谢谢记者的提问。房地产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财政部与相关部门同向发力,聚焦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不断优化财税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回归平稳健康发展轨道。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已出台的政策中,包括需求端、供给端和化解风险三个方面:
在需求端,主要是支持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包括出台的“卖旧买新”换购住房阶段性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例如,现有住房卖了200万元,原值100万元,应交个税约20万元,但是您如果在一年内再购买一套200万元以上的住房,已交纳的20万元个税可全额退还。再比如,我们配合相关部门,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据测算,全国每年可节省的公积金个人贷款利息支出约200亿元。这两项政策,对于降低居民的购房负担、增加住房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供给端,我们主要是支持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兜牢民生底线。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212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800亿元,并统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666万套,用于满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新市民还有青年人的基本住房需求。同时,也支持各地积极稳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16万个、惠及居民2725万户,支持棚户区、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420万户,发挥了稳投资、促消费和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在化解存量风险方面,财政部门配合出台了“保交楼”专项借款政策,对3500亿元专项借款予以贴息,去年以来已预拨贴息资金62亿元,支持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我们还配合推动保交房攻坚战、消化存量商品房和闲置土地等,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风险,稳定社会预期。
关于下一步的考虑,刚才蓝部长介绍的举措中第三条,讲的就是房地产政策。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此,我向大家通报,财政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这项政策,既可以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
第二,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考虑到当前已建待售的住房相对较多,我们主要采取两项支持措施:一项是,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另一项是,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原来这个资金主要是用来支持以新建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现在我们对支持的方向作出优化调整,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通过这两项措施,既可以消化存量商品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又可以优化保障房的供给,满足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
第三,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我们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政策执行中,我们将持续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动,加强新老政策的衔接,打好组合拳,坚定不移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谢谢大家!
路透社记者提问(刘健 摄)
路透社记者: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在提振消费和防范通缩风险方面,怎么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还想问一下,一揽子财政政策规模有没有大概的估计?中央财政加杠杆的空间会有多大?谢谢。
蓝佛安: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更加注重发挥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保持财政支出强度,在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我们持续发力,推动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多举措增加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24年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历次提标调增幅度最大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总体提高3%左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在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保障的基础上,今年国庆节前,还向特困人员、孤儿等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助,提高困难群众收入,增强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二是多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刚才我们也讲到,2024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000亿元,再加上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实际可用于增加政府投资的资金规模较去年大幅度增加,带动有效投资,扩大国内需求。
三是大力度实施“两新”政策。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从8月底、9月初开始,各地方陆续推出具体的操作办法,主要是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进一步提升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有力拉动投资增长、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发展。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优化基础性政策机制安排,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激发消费潜能;用好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工具,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改善消费环境;发挥政府债券牵引作用,带动有效投资,扩大国内需求。
关于您提的第二个问题,中央财政在加杠杆方面的空间有多大。刚才在开场白中我也讲到,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是有较大空间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结合经济形势、宏观调控需要、财政收支状况等因素,合理运用好债务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向好。谢谢!
王东伟(徐想 摄)
新京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新京报记者:
提一个关于学生资助政策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作为增量政策的重要内容,近期财政部正在研究完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我们想了解近期会有哪些新的政策部署?谢谢。
蓝佛安:
这个问题请郭婷婷副部长回答。
郭婷婷(徐想 摄)
财政部副部长 郭婷婷:
谢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资助标准,支持学生安心求学、成长成才。目前,我国已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全方位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生活补助、勤工助学等政策。2023年,全国财政投入932亿元,资助高校学生超过3100万人次;通过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00亿元。
刚才蓝部长也讲到,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从奖优和助困两方面,分两步调整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第一步,在2024年推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1万名增加到2万名。
二是提高本专科生奖学金奖励标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
三是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平均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四是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力度。额度提高,将本专科生最高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1.6万元提高到2万元,研究生从2万元提高到2.5万元;利率降低,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70个基点执行。
第二步,2025年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同时,还将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
接下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并抓好落实,确保资金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让政策早落地、学生早受益。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刘健 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4年发行了一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请问,将如何管好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谢谢。
蓝佛安:
这个问题请王东伟副部长回答。
王东伟:
谢谢记者的提问。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要财政政策。为抓好这项重大政策贯彻落实,财政部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有序推进。一是做好资金筹措。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周期和国债市场需求,科学设置债券品种,合理把握发行节奏,既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又防止资金沉淀,节约资金成本。截至9月底,累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7520亿元,发行利率总体保持平稳。二是加快资金拨付。根据项目清单及时下达预算、及时拨付资金。三是强化资金监管。日前,财政部印发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暂行办法,提出了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实行专账管理、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强化绩效管理等一系列具体要求,采取更严更实更细的措施,管好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接下来,我们将按计划完成全年一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及时下达预算、调拨资金。同时,严格资金监管,与行业管理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建立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机制,加强跟踪监控,严禁挤占挪用资金,及时纠正违规违法问题,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谢谢!
寿小丽:
继续提问。还有不少记者举手,时间关系,最后两个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刚刚也听到,蓝部长提到了将发行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能否请您解释一下具体的政策考虑,以及下一步怎么落实?谢谢。
蓝佛安:
谢谢,这个问题请廖岷副部长来回答。
廖岷:
谢谢您的提问。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当前,工、农、中、建、交、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整体稳健,资产质量也很稳定,拨备计提充足,按照国际最佳实践标准,主要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其中,所有者权益持续增加,截至2024年6月末达到1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资本实力相对充足,截至2024年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2.3%。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其他各类金融机构一起,共同承担着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任务。资本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本钱”,也是银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一些地方中小银行资本金已经进行了补充。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这不仅能够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而且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根据国务院授权,财政部负责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其中就包括建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财政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我们相信,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提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也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行稳致远。
给大家通报一下最新进展情况,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成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为各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加快完成相关工作提供高效服务。目前,我们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具体方案,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另外,给大家说明一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上市银行,各家银行具体的资本补充计划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依法地进行信息披露。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内测满意度100%,咨询v信ashes-18
申请有面试与审核,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