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个练过摊儿的人
文摘
文化
2023-04-21 17:00
北京
作者:梅姐
不等早高峰结束,我便迫不及待地向着朝阳公园书市进发。想了想,行业中浸泡多年,我仿佛还没有真正以一位消费者的身份认认真真地去逛过书市。如今,出现在书市的我,随着身份角色的转换,心境也随之不同。在里面晃晃悠悠逛了半天,我算是彻底领教了“知识就是力量”。买了十几本书,手提肩扛的我,一边是如获至宝的窃窃欢喜,一边是气喘吁吁脚步越来越觉沉重。剑发信息来问:“海林没去练摊儿?”一句话,成功勾起了关于我人生的第一次练摊儿记忆。
■ 01
“地坛书市”,一年一度大场面
话说十九年前的夏天,缘分眷顾,阳光照进现实,我幸运地撞入了书圈。那些年里,每年的金秋九月,北京图书行业内就会有一场例行的大型图书展销售卖会,是一场直接面对市民的短时零售活动。早年间的书市地点,设在地坛公园内,就是史铁生先生写的那本《我与地坛》的那个地坛。参展售书的有出版商、经销商,也有零售商,比如新华书店。大家各自走下神坛,在各自的摊位上忙碌着。在这个普遍赊销而且允许经销商退货的行业里,作为出版商的我们,参市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处理经销商退货回来产生的残书、旧书,以及套装书里配不成套的单本。当年的书市貌似只有三天。因为时间短,所以书的卖价基本也就白菜价。比如精装华美、制作精良的单本会从十元一本卖到十元两本。而到了最后一天,那些在刚入行的我看来相当高大上的线装书甚至十元三本就出手了。
■ 02
发现另一个自己
那时的我,尽管入行也才勉强三个月,但在从小就对图书充满了无限热爱和仰视的我的心里,如今一朝梦想成真,终于成了一名真正的图书人,那原本应该高端神秘到颇有些不可企及才可的身份,必得足够严肃且庄重才行呢呀!可眼下这不得不去练摊儿的处境,哎呀,我这心理落差!可叫我情何以堪!可是,我们常常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你以为的自己或许只是表象,那个深藏不露的另一个自己,缺少的可能也只是一个让自己一触即发的“破冰”机会而已。我的“破冰”行动,便是那一次的地坛书会上练摊儿经历。直到现在,我都还清楚地记得图书售卖现场那些大爷大妈们闹哄哄的抢购场面,热烈激情,争先恐后,绝对超乎想象。自问,我也算是个爱书的人,却没见过这样爱书爱到争抢的。地坛书会的大爷大妈们,除了让没见过世面的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开始怀疑:我对书的用情是不是肤浅了些。只是不知道他们是被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吸引,还是被《周易》、《古文观止》、《孙文兵法》或《三十六记》的“白菜”价吸引。不管你是低头还是抬头,满眼都是举着书或现金的手(那时候还没有手机支付),那场景,像极了电影里通货膨胀时人们哄挤在钱庄门口的样子。气氛已然烘托到了这里,原本害羞扭捏、原本也还端着一份矜持连大声说话都觉得不好意思的我,在那样的氛围里,也被引爆了小宇宙。就那样轻而易举地,我一步就完成了解放天性的深度跨越,只一天工夫,我就长成了那个敢于敞开嗓门大声吆喝,声嘶力竭推荐产品的练摊儿小贩。也只这两三天下来,我的,以及我们几个人的嗓子都像是被砂纸打磨过一样,成了“公鸭嗓”。这第一次练摊儿的体验还真不错,痛快淋漓,意犹未尽,满满的都是快要爆炸的成就感。
■ 03
一个练过摊儿的图书人
那人生第一次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图书以及图书人高端形象的热卖与抢购场面,就那样出其不意地激发出了我的小贩潜质,帮我一举完成了从一个概念上还很模糊的高大上的“图书人”到一个真正“卖书人”的完美变身。此后多年,每当有朋友问起我的职业,我便得意自称“卖书的”。练摊儿的经历,多年过去,细节早已丢得十有七八,但卖书卖出了激情,卖书卖出了自我突破,这才是那次练摊儿的真正意义。我一直相信,正是那些我们当初未必觉得多有意义的人生体验,以及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一段又一段突破自我的经历,长成了后来的自己。每一个起点,都帮我们离目标又近了一步;每一段经历,都可以具有永恒的意义。职业不分贵贱,经历也没有好坏之分,曾经鼓起勇气迈出去的每一步,以及那些因为突破局限而生出的热爱,我想,这些便是每一段人生体验的意义吧。生活就是这样,一边平凡地接着地气,一边奋力托举着高贵的灵魂,在不动声色的交替沉浮里,一丝不苟地努力生长。生活也就是这样,时而平静淡泊,时而热烈澎湃,在不知不觉的累迭幻变中,往事虽被抚平在了记忆的角落,却仍留一份怀恋,美好清晰可见。生活里所有的过往,在为我们攒下一份人生的全新体验之余,也为我们以后的人生之路搭起了一架梯,为成长助力。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途遇天使”的公众号
每周五下午一篇文章,陪伴周末好时光
往期相关文章:
时隔多年,回首处尽是感恩
那个叫海林的兄弟
写下对过往的记念,对人,也对岁月
我写公众号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