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孩子朱祁镇 大明之殇——土木堡之变

文摘   2024-12-13 17:00   北京  

作者



从甚至曾经做过乞丐的布衣皇帝朱元璋,到以发覆面、自缢于煤山的亡国之君朱由检,大明王朝276年国祚,16位皇帝,其实并不缺少有话题的皇帝。甚至可以说,大明是中国历朝历代中出现奇葩皇帝最多的王朝。


但众多奇葩皇帝中,能因为被同时冠以“大明战神”和“瓦剌留学生”而胜出的“传奇”皇帝却只有一人。那就是大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败家孩子朱祁镇。


朱祁镇在位期间,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的夏天,明朝历史上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甚至影响帝国后续国运的重大事件——土木堡之变


皇帝御驾亲征被俘虏,这可是亘古少有的天下奇闻!

那是大明王朝永远无法抹去的历史耻辱,是一场能把朱元璋老头子从坟墓里气活过来的拉垮国运之战。




■ 01                           
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7月,把建功立业视作儿戏的年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在好大喜功、利欲熏心、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可以光宗耀祖的宠臣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两人一拍即合,执意要将作死进行到底,临时拼凑人马贸然出兵,准备亲征瓦剌。


就这样,一个关乎帝国命运与安危的决定,在置文武百官再三强烈反对意见而不顾的情况下,被朱祁镇异常草率地拍着脑门儿确定下来。就这样,一个改变了二十多万个家庭命运、也即将改变大明国运的荒唐决定一触即发,不可收拾。


结果,被前线接二连三传来的战败消息惊吓而惶惶回撤的明廷大军,在土木堡遭遇了蒙古瓦剌军队的设计伏击,明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


这一战,不仅王振被爆头命丧黄泉,朱祁镇也由九五之尊沦为瓦剌的阶下囚。更惨烈的,是这荒唐至极的君臣二人凭实力一手葬送了二十五万明军。而这其中,随征的朝廷勋贵文武大臣几乎尽数命丧土木堡:

太师、英国公张辅:靖难功臣河间王张玉之子,四朝元老;

成国公朱勇:靖难功臣东平王朱能之子;

张玉和朱能,这两位,凡多少看过些靖难之役故事的,一定是知道的。朱棣的左膀和右臂。

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朱祁镇爷爷朱高炽的女婿)……,一水儿的勋戚贵族。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以及吏部、刑部、工部、都察院等重要国家机构的重臣们……


史载,这一战大明朝廷损失的政府核心高官达50多人,在此无法逐一列述。

(村里的显忠祠便为此而建,附后)


这场战争,直接导致大明王朝的功勋和武将集团几乎全部归了零。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国家随即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与危机之中……




■ 02                           
大明之殇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在此之前,明朝经历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以及朱高炽和朱瞻基几代英主的励精图治,国家实力达到鼎盛。大明朝政治清明,经济蓬勃,物阜民丰,迎来了堪比汉代文景之治和唐朝开元盛世的太平盛世,史称仁宣之治。


时间来到了朱祁镇时代,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但历史的方向盘却在不经意间失去了控制。一场以儿戏任性开场、以血腥惨烈告终的屠杀,让国运瞬时滑向了惴惴囧途。


这场战役的失败,不仅造成了明朝军事力量的巨大损失,不仅是对国家尊严的致命打击,更是引发了朝内后续的一系列动荡和混乱,导致了明朝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土木堡之变成为大明王朝国力由盛转衰的最大诱因与拐点。


       自这场战役之后,大明朝廷几成惊弓之鸟,边防政策和军事制度上也相应发生了改变。而所有关于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变,都直接影响了大明王朝的未来发展走向。


■ 03                           
明代土木之变遗址  

土木村,位于今天河北省怀来县东约十公里处,距离官厅水库十几分钟的车程,这是我们十一月末的那个周日逛游的第二站,是勇哥心心念念的地方。


专程来到这个村子,不仅因为这里深藏了一桩历史大事件,还因为前不久蒙曼老师也刚刚来过。


在幅员辽阔、广袤无边的中国大地上,像土木村这样的村子不胜枚数。但土木村,却因为570多年前的一场举国震惊的战事而被历史永远铭记,因为曾被历史的沉重拖入深渊而被无数有着家国情怀的人们关注并追溯。


若不是曾经的那场令人唏嘘的耻辱之战,若不是那场使大明政权几近崩溃瘫痪的战役。如今的土木村,在人们眼里可能也只是一个普通得甚至不会多看一眼的村落。

此次,我们专程而来。我们开着导航绕了两圈,才终于找到“明代土木之变遗址”的牌楼。

毫不起眼儿的牌楼与村子隔着一条110国道。孤零零,冷寂寂,悄无声息地“藏”身于一片大货车之间。若不是瞪大了眼睛,即使你无数次经过,怕都只会与它擦肩错过。


把车停下,绕过对遗址牌楼毫无敬意的大货车,从牌楼下向深里走去。


冬天,半下午的风有些冷硬,里面除了荒草萋萋的山野空地,就只有不远处土坡上的一座小亭子,却似与这里并没有什么干系。

但这破败荒寂的周边环境与近似呜咽的寒风冷调,却仿佛正映合了我脑海里翻腾着的那五百多年前的幽暗时刻:“野莽荡而风紧,天峥嵘而日曛”。


当年,此地,那曾是怎样惨烈悲怆的景象!二十多万条本来鲜活的生命啊!


尽管那片满眼荒弃凋零的空地上,除了一座孤单单的牌楼再无半点往昔的痕迹,我们还是徘徊了好一会儿。

勇哥说,当时心情的沉重,无法用语言描述。

那种沉重,我懂。那仿佛被时光抛弃了的古遗迹的“凄凉晚景”,就像是历史在岁月里无望的流浪。叫人怎会不心痛!


总觉得,这里不该是如此这般的萧索模样。总觉得,有些事,不该被轻易遗忘。


■ 04                           
土木堡古城西城墙遗址


进了村子,去找蒙曼老师镜头里指点过的老城墙——土木堡古城西城墙遗址。


这里曾经铁马金戈,被战争磋磨践踏,如今却遭岁月无情冷落。村子里就只剩下一段残旧的土城墙。夯土残垣,杂草枯柯,起伏苍凉,已被民居遮挡了多半个身子。

尽管,城墙残缺,所剩已不多,但,伫立,久久凝望,却仍然能够看出它曾经孤勇无助的模样。岁月无声,却从未停止诉说。


村子不小,各处街巷静寂悄悄,干净敞亮。如今这村子里,也唯有照片上的这处城墙遗迹,还能让人唏嘘怀想,依稀念及昔日血流成河不忍直视的悲惨境状。


往事,沉重而悲怆。历史真相,不忍直视。

不知道那个蒙曼老师口中“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根本不会打仗的败家孩子朱祁镇,他到底有没有过偷偷抽上自己几个大耳光。


■ 05                           
土木堡显忠祠  

土木堡显忠祠,建于景泰初年。是为纪念土木堡之变中为国殉难的朝廷文武重臣和 25 万大军的英魂而建。


显忠祠位于村里卫生所院内的一侧,很是隐蔽,害我们找了好一会儿。

可能是我们到的时间有点儿晚,门已落锁,我们没能进去瞧瞧里面,只在小小的院里转了转。


不大的院子里,也并不起眼儿的祠堂静静肃立,在荒秃的冬天里尤其显得凄清而落寞,满庭忧伤的模样。

这个隐匿在村落深处的显忠祠,仿佛早已被人们遗忘在了岁月的长河里。是啊,时光仓皇,又有多少人愿意去触摸那段纠心的过往。


岁月无情也有情,即使伤痛沉重,也终会给出答案。

曾经的过往,不能都随风。历史波澜壮阔,总会沉淀下教训与思考,帮助后世的我们少走一些古人曾经走过的弯路。

这,就是历史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吧。


附:土木堡之变过程细节


公元1449年7月,朱祁镇与王振亲率大军25万,一意孤行,从北京仓促出发,号称50万。朝中文武大臣几乎倾巢出动。

期间,败报迭传,包括与也先战役中明军大败全军覆灭的消息。大臣们屡次上章奏请英宗回撤,王振均不允。


到了大同,王振和英宗才终于意识到亲征不是阅兵,于是王振决定退兵。

但王振仍然想让英宗巡幸已相距不远的他的老家蔚州,旨在摆摆威风,光宗耀祖。


然而,军队就要到达蔚州时,王振忽然想到几十万大军经过家乡,难免要践踏正在成熟的庄稼,于是又改变主意。他不顾大军已经向南走了四十公里的事实,执意让军队再次折回东北,依旧准备按原计划由宣府回京。

大军迂回周折,耽搁了数天宝贵时间。


8月13日,大军行至土木堡。

当时天色尚早,距离防御设施比较完备的怀来县城仅20里路。但王振执意留宿土木堡,因为他要等待后面的l000辆辎重大车,那些车上装着的,是他沿途搜刮来的金银财帛和稀罕玩物。

兵部尚书邝埜力请以重兵断后,让皇帝先行入关,以防不测,却遭王振拒绝。就这样,最后一扇通往活路的大门被王振彻底关上。


14日,瓦剌骑兵追上并包围了明军,同时切断明军水源。明军断水,恐慌之至,掘井二丈仍不见水,更是乱作一团。

15日,也先派人前来议和,做出撤军姿态。英宗大喜,命内阁学士曹鼎草诏议和,王振趁机下令移营就水。


明军移营约三四里时,瓦剌骑兵蜂拥而上,围攻明军。明军阵脚大乱,无数兵士东奔西突,部分被瓦剌骑兵屠戮,大部分相互踩踏而死。

大军溃败,名将战亡,皇帝身陷困境,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压抑已久的怒火轰然爆发,他抡起铁锤,对着王振的脑袋狠狠砸了下去。


最终,这一战,英宗被俘,明朝的25万大军几乎全部被歼,随征的文武大臣也几乎尽数命丧土木堡。

这就是败家孩子朱祁镇一手打造的大明朝之殇——土木堡之变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途遇天使”的公众号
每周五下午一篇文章,陪伴周末好时光


最近往期文章:
体面告别:琼瑶用“翩然”的方式告诉人们她“活过”
与老公的日常(第二集)~“穷”开心
途遇勇哥的诗词之美(第十九集)~欧洲专集(下)
途遇勇哥的诗词之美(第十八集)~欧洲旅行专集(上)


途遇天使
一个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热爱和感恩的人,用笔记录来过的人和经过的事……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思考沉淀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