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建筑】受 kuraray 委托,对奥雅纳中国内地负责人张志强进行了专访,分别从奥雅纳《钥言》核心价值观、内地40年的发展和成就、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徐家汇中心项目多专业技术难度等方面,探讨城市未来发展新路径。青年建筑:公司创始人奥雅纳爵士是一名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哲人。他曾发表重要演讲——《钥言》,阐释了公司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原则。作为奥雅纳内地负责人,能否从《钥言》所展现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分享奥雅纳区别于其他咨询公司的独特之处;以及奥雅纳如何由理念到实践,成为始终引领行业的先行者?张志强:我们自1946年从伦敦开始,将工程、建筑、规划设计业务推向全球。奥雅纳的核心价值和公司名称一样,都来自公司创始人奥雅纳爵士。其中包括一体设计、人本、正直、社会效益等等,今天仍是影响我们日常决策的核心价值。我们企业宗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人为本。奥雅纳采用独特的组织模式,通过信托公司形式,让员工可以间接拥有公司的资产,并参与公司的运营。奥雅纳以跨领域技能著称,始终坚持“一体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融入所有专业设计和工程领域。建筑师、工程师和建筑商通过更好的沟通与合作,来解决一些最复杂的工程问题。另外,我们也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支援灾后重建,援助慈善机构等,鼓励员工投身当地公益事业,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力。我们将每年利润的一部分用于社会责任计划,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捐赠,我们还会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并向慈善机构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真正发挥我们的专业影响力。青年建筑:今年是奥雅纳进入内地市场40周年,分享一下奥雅纳在内地40年的发展和成就?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奥雅纳如何看待未来行业趋势,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张志强:今年是奥雅纳进入内地市场40周年。我们在内地的第一个项目是1984年开始的上海静安希尔顿,也就是现在的上海昆仑酒店。当时,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钢框架-混凝土结构系统,将海外的经验引入本地实践。© Kingka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奥雅纳在抗震设计、消防安全和可持续设计方面以全球经验、创新思维及跨界合作,开创了许多行业先河,不断提升着建筑环境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四十年来,我们交付了一系列地标项目,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鸟巢、CCTV总部大楼、重庆来福士、广州塔、上海前滩太古里等。从商业楼宇到文体建筑,再到基础设施和片区规划,我们始终把一体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项目中。© Zhou Ruogu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气候变化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绿色发展、城市韧性,成为了塑造可持续未来的关键词。城市更新更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对于奥雅纳来说,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设计核心,我们致力于通过低碳建筑设计、绿色片区规划、城市韧性建设等方式,为未来城市注入可持续的驱动力。结构智能辅助设计软件PKPM-AID © Arup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在低碳和气候适应性领域有着巨大的机遇。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数字孪生、机器学习、机器人与自动化等技术,帮助传统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技与工业设施的高速发展,我们致力打造具有前瞻性的科研空间,帮助客户把握科学研究,工业产业和科技技术的发展的机遇。青年建筑:奥雅纳是个很好的平台,很多人效力多年,甚至整个职业生涯。您加入公司21年了,能否分享您的职业发展和成长轨迹,如何从一个结构工程师,成长为东亚区董事会成员和中国内地负责人?张志强:2001年,我加入了奥雅纳香港办公室。千禧年前后,正值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好奇心与对未来的憧憬,驱使我来到内地探索新的发展机遇。这对我来说是一条意想不到的道路。我参与了很多开创性的项目,重庆来福士,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们与奥雅纳香港、北京、波士顿、纽约和胡志明市办公室合作,运用最先进的结构方案,打造了重庆的新地标,也促成了奥雅纳重庆办公室的成立。之后,我负责了重庆的业务拓展。除此之外,奥雅纳也活跃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为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盛事出谋划策,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总体策划和部分展馆设计,以及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会后重建等。© CY Tang© Kingka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的足迹从上海延伸到苏州及杭州等华东城市,比较知名的项目像是苏州湾文化中心、杭州天目里等。在项目中,我收获了许多专业上的突破,与奥雅纳共同成长,成为了奥雅纳董事会成员、中国内地的负责人。© TraceImage©Kingka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这些年来,我见证了中国城市变革性的发展,实现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也组建了幸福的家庭,这一路收获满满。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在前进的道路上,对于那些愿意迎接挑战,希望参与并见证中国不断发展的人来说,机遇是无限的。青年建筑:奥雅纳办公室的所在地——徐家汇中心,是公司这几年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奥雅纳为项目提供了包括结构、岩土、风工程、交通、可持续、声学等多专业在内的一体化设计咨询服务。奥雅纳如何通过跨领域的服务,助力项目的高品质呈现?© Kingka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张志强:徐家汇中心项目是新鸿基地产在上海打造的超大城市综合体,整个项目开发面积接近78万平方米。“一体设计”理念在这个项目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们的结构、声学、建筑可持续和交通咨询等专业,在设计过程中紧密沟通协作,解决了很多复杂的工程难题。徐家汇中心项目虹桥路地块的370米高的T2塔楼,是目前浦西已封顶的最高塔楼,地块北侧更有地铁9号线区间线路穿地块而过,结构基坑距离地铁隧道不足5米,而且上方需要建造一个近10万方的商业。这两点是我们在这个项目中,结构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难点。在2015年概念设计之初,我们受到当时国外类似项目的启发,创新地引入了抗震韧性设计的理念,通过采用消能减震的措施,我们在满足既定的塔楼性能标准下,有效简化了塔楼地上结构体系,并大幅减小了塔楼结构构件截面及材料用量,不仅简化了超高层塔楼的施工,亦提高了塔楼的经济性及品质。另外一个难点,是我们如何在不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在其隧道上方建造一个7层高的裙房,类似的TOD开发模式在当时的上海,没有先例,同时巨大的地质条件差异,也导致我们以往在香港、重庆等地区的TOD设计经验,无法全盘参考套用。所以,我们在项目开发之初,即统筹协调地下地铁限值及地上商业开发需求,综合利用平衡配重、质量转移等方法,将地上结构的重量及分布控制在地铁可接受范围,实现了商业开发目标。徐家汇项目的TOD开发经验,对我们后续在上海以及类似软土地区项目的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开拓及借鉴意义。工程师的责任和能力超越科学计算与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创新。徐家汇中心是一座大型TOD综合体,高架天桥系统和多层交通组织系统是增进片区公共交通的连通性、推进商圈升级的关键要素。为提升徐家汇中心与周边社区和公共交通的连通性,我们利用数字化工具生成动态仿真模型评估车辆和行人动线,规划了智能、绿色、集成的交通设计。仿真分析满足了不同业态对各类交通设施的需求,兼顾高效率与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政府机构和业主了解既有方案的影响,评估我们建议优化方案的成效。除了提升外部连接,我们还和设计团队一起打造了项目内部的多层交通系统,引入先进科技,满足停车场预订系统和自动停车机器人的需求,让这个未来的黄金商圈更加便捷。徐家汇中心临近多条运营中的地铁线和徐家汇站,这也刷新了项目设计难度和施工复杂度。声学设计的关键就是如何降低噪音和振动,同时打造一个舒适的高端商务区域。奥雅纳声学专家利用上海地铁隧道振动测量数据和有限元模型为7层高的北商业裙楼进行结构振动与噪声分析,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成功地控制了振动和噪音的影响,确保了高品质的商业环境以及如IMAX影院等功能场馆的运营标准。青年建筑:奥雅纳官网上展示了你们的角色,We are engineering a more sustainable world. We shape a better world. 我们知道,每个建筑体都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奥雅纳在跟合作伙伴一起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会有哪些方面的考量,如何通过建筑材料的选择来实现shape a better world的目标?张志强:奥雅纳一直在与一些知名的学术机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研究,围绕建筑材料,制定针对建筑隐含碳的减碳策略。我们也在积极的和国内一些权威机构编著建筑隐含碳计算标准,并推出相应认证,来更好的推动低碳材料的实践。我们为传统建材包括混凝土、钢材等,制定有效的减碳策略,通过和多个平台和供应链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低碳材料的落地。在新材料的研发方面,软木、微藻、菌丝体等新型材料被运用于建筑创新,也取得了积极成效。除了结构材料,建筑外立面和室内也需要使用低碳材料,来帮助减少建筑的隐含碳。可持续材料是循环建筑的基础,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它从前期业主的认知,到设计师方案设计、施工方的建造,最后到生命结束后的拆除、处置,再循环到下一个阶段再生利用等,最终才能实现循环建筑,循环经济。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公众号 | 视频号 | 小红书 | 抖音 | 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