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车辆启动后,发动机转速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预热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超高怠速阶段
车辆刚启动时,发动机转速通常会迅速攀升至大约1500转,这一状态被称为超高怠速。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短,大约在30秒至1分钟之间,随后转速开始逐渐回落。超高怠速的主要目的并非预热发动机本身,而是为了迅速加热三元催化转换器至其工作温度——400度。三元催化转换器是减少车辆有害气体排放的关键部件,只有当它达到工作温度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系统会提高怠速时的转速,并调整点火时机,使得在排气过程中仍有部分燃油继续燃烧,从而快速提升排气温度,加速三元催化的预热。
第二阶段:高怠速阶段
随着三元催化转换器逐渐接近工作温度,发动机转速会降至约1200转,进入高怠速阶段。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大约五分钟,具体时间受气温影响显著:气温越低,持续时间越长;气温越高,则越短。例如,在夏季可能仅需两三分钟,而在冬季零下十度的环境中,可能需要维持五分钟。高怠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预热发动机,使水温迅速上升,帮助发动机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以减少磨损并发挥最佳性能。同时,由于发动机处于冷机状态,汽油雾化效果不佳,机油流动性差,阻力大,因此提高怠速有助于确保车辆平稳运转,防止熄火。此时,发动机管理系统会调整节气门开度,增加进气量和喷油量,并优化点火时间,以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第三阶段:正常怠速阶段
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发动机转速会进一步下降至正常的怠速范围,大约在600至850转之间。这一过程通常在水温达到约60度时完成,怠速恢复至大约700转。值得注意的是,高怠速阶段何时结束与水温密切相关,冷却液升温速度越慢,高怠速持续时间就越长。
热车建议
完成热车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时间,通常过了超高怠速阶段,当怠速降至1200转左右时,即可开始行驶。此时,虽然发动机预热尚未彻底完成,但低速行驶(不超过60km/h,转速不超过3000转)并不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建议以这样的速度行驶一段时间,让发动机继续预热。当水温达到60度后,约五分钟后,车辆即可正常驾驶。相较于原地热车,低速行驶预热不仅能加快升温速度,还有利于环保和节油,因为原地怠速不仅排放增加,还浪费了燃油。
因此,在冬季首次启动车辆后,应关注转速表和水温表,根据转速的下降情况判断何时起步,并在水温上升后再进行加速或高速行驶,以确保车辆的最佳性能和燃油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