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北斗规模应用亟待有个远景规划

创业   2024-12-13 16:18   上海  
 一、 北斗系统与产业进入重大转折期的十字路口
 2020年北斗三号投入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就是所谓的规模应用发展期,北斗从系统建设为主转折向应用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的新阶段,也就是北斗规模应用发展新阶段,重点推进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首当其冲的关键是市场化,以市场为发展主体,推进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化,促进国际化。这是一种根本性的思维和政策转变,实际上政府、行业、企业和用户,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一转变许多许多部门、机构、人士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了解,时间已经到了“十四五”末期,我们许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十三五”初期的思维模式上,仍然希望政府来主导和直接扶持产业发展,甚至还推行由政府机构的项目,分派任务,完成多少个终端的销售和安装,这种指导方式不仅仅是落后,简直就是在开倒车。为此,必须从北斗产业长远发展考虑,要有个愿景规划,以期在2035年前完成建设一个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高效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赋能数字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造福全人类。
 二、 北斗系统的总体上将演变成为多层套娃架构
北斗在前进,北斗在更新,北斗在发展。北斗导航,正在沿着北斗时空、中国(新)时空的发展道路快速健康持续地向着推进中国智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和创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的大方向大目标奋勇前进打造中国(新)时空服务产业,北斗系统投入全球服务是个重大里程碑,这也是个新的出发点,下一代北斗又将其推上新的发展里程,多种多样的后备系统、互补系统、增强系统、替代系统,琳琅满目,但是无法撼动北斗(或者说是GNSS)在定位导航授时领域的主导地位,包括低轨(LEO)PNT。但是,北斗系统本身也要与时俱进地实现演变进步,实现保护优化增强,和后备互补增强,再发展,再进步,实现多层次套娃式的总体架构形制,从覆盖而言,分出层次,从卫星系统(如GEO、MEO、LEO)这样的全球化,进而实现利用地面导航与通信组合,或者融合网络与有无线结合网络,实现区域布局,乃至本地布局,与独立的自主系统和终端。众所周知,北斗系统由于其“三步走”的发展途径,形成了多种轨道形制,包括地球静止轨道(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中园地球轨道(MEO),这是其他GNSS系统所没有的,或者说是没有形成统一于一体的架构。而当前新型的信源体系化形制架构,恰恰是在北斗系统基础上加强完善形成的,成为一种套娃式的形制架构,天上是高中低轨卫星系统,地面是远中近程信源系统,这样的天基地基融合、室内室外融合、导航通信融合、有线无线融合以及它助自助(自治)融合的网络化建制,就是信源体系化套娃形制架构。天上高中低轨星座易于理解,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高轨倾斜轨道中轨(GEO、IGSO、MEO),作为时空基准参考,全球基础所在,成为时空信息基点;第二层是低地球轨道的卫星星座,成为空间PNT播发的时空节点;地面远中近程信源系统也包括两个层次,从上到下数,成为第三层,是在地面的全球、广域、区域、局域(本地)的PNT热点组成部分,如5G/6G、WLAN、UWB、伪卫星(信标)......;最终第四层,则是围绕终端形成的自助技术,如地磁、重力、视觉导航、惯性系统,以及传感器融合与系统集成等层次展开。可见,多层套娃式总体架构形制,更加务实,更加融合,更加接地气,而且真正解决了GNSS的软肋,在GNSS难于工作,或者无法工作的条件下,能够继续不断地提供PNT服务。 
三、 北斗产业进入深化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的“三化”发展期
北斗规模应用,实质上其重点,不在于系统总体,而是在多层套娃式总体架构形制条件下,其重点还是在PNT的应用服务,是在推进产业发展,是在推进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关键在与产业的深化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至2035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25-2027年为深化发展阶段,利用好“十四五”以来积累的厚重的技术能力和资源,着力推进PNT产业的深化发展,推进定位导航授时的泛在化进程,开创无线、移动、智能合一的新兴时空产业发展新时代;二是2028-2030年为融合发展阶段,大力推进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多种信源技术的融合、多种无线电系统的融合,实现智能信息产业的群体的集群发展,推进自动化无人化产业蓬勃发展;三是2031-2035年为跨越发展阶段,通过大安全、大数据、大链接、大计算、大服务等“五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进中国服务国家品牌的形成发展,将中国(新)时空服务推向全中国,赋能数字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而造福全世界。


分享、在看与点赞

我们一起关注行业


北斗西虹桥
传递园区最新资讯,企业服务互动,北斗高端智慧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