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企业软件巨头SAP在亚太地区有大动作调整。
SAP发布内部邮件称,从2025年1月1日开始,计划将亚太日本(APJ)和大中华区(GC)合并,组建新的“亚太”(APAC)区域。
其实,SAP战略调整的信号,早在今年2月份就已显现,当时,SAP表示计划在2024年实施全公司重组计划。
时隔八个月,SAP 淡离中国市场的消息最终尘埃落定,随即引发了一波热议。为何 SAP 会如此备受关注?在其战略调整之后,又会给中国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01
SAP在中国的变迁
SAP创立于1972年,德国。在那个全世界都以硬件销售为主流的年代,SAP 的创始人毅然选择了发展软件的道路,坚信软件才是企业真正所需的价值所在。
抱着长期经营的想法SAP1994年初入中国,在北京建立了代表机构。
2000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强劲态势,SAP 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SAP 中国脱离亚太及日本区(APJ),成立一个单独的中国区,专注于中国本土市场。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市场对 SAP 全球业务的日益重要性,以及 SAP 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然而,伴随中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日益强大,SAP 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SAP 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不断调整和优化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
直至近期,SAP 发布了全新的战略调整。一晃眼SAP进入中国已经三十年了。
02
对SAP战略调整的一些观察
据SAP内部信透露,新的APAC区域将由六个市场(MUs) 组成:澳大利亚新西兰、大中华地区、印度、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此次调整后,大中华地区仍将是一个多地区市场,继续为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客户提供卓越的服务。
这一情况表明,SAP 似乎降低了中国区在其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从长远来看,其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相应地,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也可能会有所下降。
从历史的角度看,SAP 曾经在全球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国市场也有着辉煌的过往。它在早期以先进的软件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大型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管理工具,助力众多企业实现了信息化转型。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 SAP 却选“舍弃”中国市场,其中的变化耐人寻味。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没有放缓的迹象。相反,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创新,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本土的软件企业迅速崛起,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给 SAP 等国际巨头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在地缘政治的深刻影响下,软件国产化替代的进程已然悄然步入深水区,这也给 SAP 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阻碍。
此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企业软件的市场格局。中国的软件企业在这些领域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出了更符合时代需求且更懂得中国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也致使SAP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再有就是,SAP 自身的发展战略调整或许也是弱化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随着全球软件市场的竞争加剧,SAP 可能需要重新布局其资源,将重点放在其他更具潜力的市场上。
03
国内大型企业客户市场格局或呈现 “极化” 态势
SAP 主要聚焦于大型企业客户,在其中国发展的三十年历程中,这一策略也始终延续。这就意味着随着SAP战略的调整,国内的大型企业客户市场影响会更为明显。
其次,国内部分软件厂商以生态合作的模式将技术依托于国外企业。随着 SAP 等国外厂商的逐渐淡离,对这些厂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恐怕会有所下降,部分厂商必然会遭受一定影响,这也将释放出一部分可观的市场空间。
国内大型企业客户市场格局或将呈现出鲜明的 “极化” 态势。
从承接替换的厂商来说,替换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技术、产品、经验多方的支撑。
而对于那些软件替换的企业,也并非说换就换,SAP所聚焦的客户市场主要以大型企业为主,受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的影响,实现软件替换难度极高,而达成 “平滑无感替换” 更是难上加难。
这是因为大型企业的业务流程复杂、数据庞杂,更换供应商涉及的不仅仅是成本问题,更关乎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否则,微软也不会靠着windows系统一直行霸“江湖”多年。
企业若要进行软件更换,必须预先进行全面规划和梳理,开展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和调整,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使用。这无疑给软件厂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巨大的挑战。
04
国内软件厂商接得住吗?
确实这无疑对国内软件厂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随着中国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中国的企业软件已然具备足够的底气与国际巨头厂商比肩。
例如,作为信创工委会ERP与财务软件组组长单位的用友,近些年来始终勇担振兴中国软件的使命,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信创产业发展,全力破解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的 “卡脖子” 难题。并且用友发起成立的PK体系生态联盟企业数智化专委会,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加速实现价值化国产替代进程。
对于一家软件厂商来说,产品“过硬”是长期发展之本。在36年行业Know-how积累与大规模客户合作基础上,用友战略投资百亿打磨用友BIP,已实现 100% 自主安全可控。最为值得关注的是用友BIP能够实现一套底层代码的融通共享。具体而言,一家企业从成长型发展到大型乃至巨型企业的过程中,用友可以确保企业应用、体验和数据不变,实现企业应用的 “无感” 切换,有力保障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这一优势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体系所不具备的。
据相关数据统计,当前用友在我国企业软件市场中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同时,用友也已成为国内升级替换国际厂商 ERP 系统数量最多的厂商。截至目前,已有多达 5.8 万余家大中型企业选择用友 BIP 来推进数智商业创新。
随着 SAP 战略调整,中国软件市场迎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用友势必成为关键引领。
在商业世界中,往往遵守强者恒强定律,企业软件领域亦是如此。
那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强者,凭借着自身的先发优势、自主可控的创新实力及强大的产品能力,持续巩固并拓展自身的市场份额,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反观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倘若无法迅速寻觅到突破点,实现跨越式发展,那么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极有可能逐渐被边缘化,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