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学术月刊》2024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文摘   2024-12-26 16:55   上海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5       实证哲学与马克思:思想来源与类型

刘森林

22     儒家工夫论视域下的 “夜气”说

陈立胜 陈磊

36     经济学的演化模式:分类与评析

李黎力

46     从“惯例”到“合作原则” —— 概述博弈论制度分析的理论建构、现实意义及其局限性

方钦

63     人文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邓智团 郭红星

73     广义政府与功能性分权理论 —— 基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实践的一种理论建构

 卢志朋 陈国权

86     “权力秩序”与清末政体变革:基于新框架的分析

袁超 董振光

100    从嵌入到融合: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关系及其优化   

郭春镇 勇琪

          社会理论与本土经验

112    “家”“国”同此差序 ——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学分析

胡安宁

128    论延安文艺运动中的鲁迅与高尔基“二重奏〞

赵卫东

137    构建“亚洲电影”:1957 年亚洲电影周与新中国的电影节外交

胡楠

147    罗伯特•白英跨文化叙事中的重庆风景  

汪云霞

159    《大唐中兴颂》的翻刻与肃宗中兴的继绝

 张达志 李睿诗

177    民国时期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和语言政策

菅志翔 马戎

          学术评价

200    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误区 —— 兼谈中国社会科学的困境

赵鼎新 

211   《学术月刊》2024年分类总目录




实证哲学与马克思:思想来源与类型


摘要在黑格尔去世后“实证主义”思潮、实证哲学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有两种自称的“实证哲学”,却有至少四个不同渠道都在推崇实证性。除了从传统哲学和法学中诞生的推崇感性、经验、生成、事实的实证性思想(思辨有神论被视为典型代表)之外,还有来自文学艺术领域对无法归于传统理性的个别、特殊、感性、实存因素的强调,来自新兴自然科学领域对经验事实的重视,以及来自社会科学领域对感性、情感、激情、欲望、利益等实证因素的日益重视。它们都促进了不能仅仅诉诸理性论证和演绎、必须进一步落实到感性确证和事实验证上来的实证性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在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方面,以往我们往往只重视思辨有神论这一种跟神学密切相关的实证性思潮,由此造成一定的偏狭和限制。从实证性的四个思想来源及其基础上建构的两种“实证哲学”视角来看一系列相关问题,才能有一个更全面、更合理的视野,才能对相关问题作出更贴切的理解。


关键词:实证哲学;马克思;谢林;孔德;政治经济学


作者:刘森林,山东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儒家工夫论视域下的“夜气”说


摘要:“夜气”“平旦之气”是孟子论人禽之别的一个重要话语,这一话语是与先秦君子一日“四时”之生活节律联系在一起的。理学多认为“夜气”二字对于涵养本原、体认未发前气象具有指引意义,于学者用功“极有力”。在明代心学传统中,王阳明、湛若水是“夜气的守护人”,“夜气”成为认取良知、体认天理的一个方便法门,“昼夜皆夜气”的说法既体现了“一个工夫”的共同追求,也折射出明代心学沉潜、凝一、收敛的精神气质。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夜气话语的“去魅者”,他是“白昼之子”,其“夜气无力”“昼气清于夜气”的说法展示了刚健有为的哲学品格。“夜气的守护人”与“白昼之子”其所“守护”与“警醒谨守”者不外是人之为人的本真性,是一源自“天”而由人体认与实践的道德创造力量。


关键词:夜气;昼气;平旦之气;工夫论


作者:陈立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磊,内江师范学院讲师。


经济学的演化模式:分类与评析


摘要:自经济学产生以降,学者们便开始陆续关注这门学科本身的演化模式。从时间维度上看,主要围绕经济学发展的“累积性观点”与“竞争性观点”之间的对立,产生了马歇尔模式、赖纳特模式两类“渐变模式论”,与库恩模式、拉卡托斯—哈奇森模式、黑格尔—马克思模式和熊彼特模式四类“革命模式论”的论争。就空间维度而言,则主要围绕经济学演变的“趋同性观点”与“趋异性观点”之间的分歧,形成了转移模式、变异模式和分化模式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演化模式理论。这些演化模式研究亟待厘清和总结关于经济学发展的“典型化事实”,在此基础上借鉴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经济学的研究进路,深入分析和考察背后的复杂演化动因和机制,进而在一个统一的时空框架当中系统构建经济学的时空演化模式理论。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洞悉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动向,而且能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历史依据和经验启示。


关键词:经济学;演化模式;时间模式;空间模式;经济学史学


作者:李黎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从“惯例”到“合作原则”

——概述博弈论制度分析的

理论建构、现实意义及其局限性


摘要:在当代经济学制度分析领域,除了美国制度学派(即“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两大流派之外,其实存在第三种、同时也是极易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混淆的理论流派,这就是博弈论制度分析。博弈论制度分析的理论核心,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大卫·刘易斯的著作《惯例》为基础;而其完整的制度分析理论框架的提出,则是以罗伯特·萨格登的《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为代表。围绕着这两本著作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分析方法和论证逻辑,可以了解博弈论制度分析从诞生到成为当代经济学制度分析不可或缺的一股研究思潮的发展过程。结合目前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些制度问题,比如“内卷”现象、制度的无效率问题以及市场失灵问题等,可例证博弈论制度分析相较于其他制度分析流派特有的理论优势。但由于博弈论制度分析所应用的基本分析工具——博弈理论——的限制,致使在面对真实世界的制度分析时,必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如何解释“合作的难题”,“演化论”蜕变为“决定论”,以及缺少系统性的制度变迁理论。而这些又预示着博弈论制度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制度;博弈论制度分析;无形之手;惯例;合作原则


作者:方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人文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要: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人文经济在城市现代化道路中融入人文底色,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聚焦人民、文化、经济三大基本要素,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文经济化”和“经济人文化”为特征,分别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等四个方面,引领推动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为特征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强调城市经济发展的“人文回归”,回答城市经济发展是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命题;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深厚底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文化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人文经济从“人”的视角,推动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创造人类城市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人文经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人文化;人文经济化


作者: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郭红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广义政府与功能性分权理论

——基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实践的

一种理论建构


摘要:广义政府与功能性分权理论是基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实践的一种理论建构尝试,主要试图分析当代中国真实的政府行为特征和制度逻辑。在研究关怀层面,强调普遍性政府管理原理的遵循与特殊性政府管理知识体系的创新。在研究视角层面,关注国家治理体系权力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地方广义政府权力运行的政治过程。在研究方法层面,注重比较政治学维度的逻辑推演和实践政治学层面的机制提炼。在研究目标层面,兼顾权力法治的廉政导向与有为政府的效能建设。在研究进路层面,主张以本土化的现实问题为驱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广义政府与功能性分权的分析框架;以原创性的学术概念为标识,形成中国特色的广义政府与功能性分权的理论脉络;以系统性的学术知识为指征,推动中国特色的广义政府与功能性分权的知识生产,从而进一步构建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关键词:广义政府;功能性分权;政治实践;自主知识体系


作者:卢志朋,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浙江工商大学统计数据工程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陈国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权力秩序”与清末政体变革:

基于新框架的分析


摘要:从政治学的根本关怀出发,政体变革本质上是权力关系—结构变动的过程和结果。以“权力秩序”为核心概念的分析框架,旨在借鉴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类型学,结合过程追踪方法理念,构建起“权力主体与主体性权力关系”的结构性分析单元,以及“权力结构形态的解体与形塑”的两大过程性分析维度,进而重探清末政体变革。分析发现,清末存在政治权力悬置、军事权力转移、意识形态权力重构、经济权力萎靡的情形,君主制所依赖的“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权力”“政治权力—军事权力”强结构相继解体,进而导致政治失序。在时代心态与西方意识形态力量的形塑下,彼时的知识分子急切擘画着中国现代政制的未来,然而他们所欲构建的理想政体消耗在了复杂的权力秩序变动之中。革命党与立宪派虽以短暂的合作完成了辛亥革命,但革命后所建立的共和制终究有名无实,与“理想型”共和政制的设置原则并不相符,最终以军人干政的局面收场。


关键词:清末民初;政体;政体变革;权力秩序;权力结构


作者:袁超,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董振光,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从嵌入到融合:

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关系及其优化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应突破“嵌入型共治”的局限,通过互动形成“双向融合”的关系。当前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之间是线性单向的嵌入性关系,二者在底层逻辑、运行机制、权力效应三个维度上存在内在张力,整体上呈现出“二元共治”“貌合神离”的悬浮状态。技法双向融合是对嵌入型技法共治关系的延续、推进和超越。这一思路在确保法律本源性地位的同时,对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进行双重改造,将技术逻辑与法治思维进行融贯,为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关系优化提供了整体性方案。具体来说,可通过探求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底层逻辑的共通性、构建一元化的运行机制、实现权力同向效应,推进二者关系的融合演进与优化发展。


关键词:技术治理;法律治理;嵌入型技法共治;技法双向融合;数字法理学


作者:郭春镇,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勇琪,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社会理论与本土经验

“家”“国”同此差序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社会学分析


摘要:家国同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将家国同构中的“构”诠释为社会环境中的行动者围绕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不同对象所分别形成的稳定的差序认知结构。以信任为引,即在“家”的一端呈现出从自家人到外人的信任差序,在“国”的一端呈现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信任差序。这两种差序结构的相似性构成了家国同构的核心意涵。“家国同此差序”有其文化和制度基础,前者涉及传统的权威文化,后者涉及对政府具体行为评价的模糊认知。利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调查(CSCSS)的统计数据,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机制。


关键词:家国同构;差序格局;传统文化


作者:胡安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论延安文艺运动中的鲁迅

与高尔基“二重奏”


摘要:鲁迅生前曾被人比为“中国的高尔基”,巧的是,他和高尔基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被毛泽东一同任命为延安“文艺大军总司令”。这样的“高配”,体现了延安文艺的价值取向。毛泽东借重高尔基出身工农而又不脱离底层人民的“无产阶级经典作家”“文学家的政治家”等身份标签为延安文艺创造“镜像”,也经由阐释鲁迅的“孺子牛”“革命家”以及“党外的布尔什维克”等鲁迅精神,将其树立为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以及“人民文艺家”的旗帜。毛泽东在看取高尔基和鲁迅的着眼点上既有交叉又各有侧重,通过对两人人格、精神、价值的阐释和提炼而为延安文艺运动赋能。毛泽东对鲁迅的阐释强调了其政治性的一面,这是对“政治鲁迅”较早、同时也是颇具历史感的评价。史料也表明,毛泽东对“政治鲁迅”的解读,受到了瞿秋白的影响。


关键词:高尔基;鲁迅;毛泽东;延安文艺运动


作者:赵卫东,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构建“亚洲电影”:

1957年亚洲电影周与新中国的电影节外交


摘要:1957年中国举办的亚洲电影周,在万隆会议后中国面向亚非世界的文化外交事业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不仅初步建立了亚洲内部的电影生产、传播网络,促进了超越冷战分隔的电影交流,借此召唤基于反殖民经验的亚洲共同体,还积极建构、推广反殖民主义电影的概念与美学,在电影理论方面也有重要突破。同时,电影周也在组织形式方面进行了诸多实验,强调各国影业的平等交流与百花齐放,探索建立多元亚洲主体的新模式。通过构建以合作为基础、以亚洲认同为内涵的“亚洲电影”,这一活动不仅推动了亚非团结事业的发展,也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三世界电影理论问题的先声。


关键词:亚洲电影周;亚洲电影;万隆会议;反殖民主义电影;电影节外交


作者:胡楠,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罗伯特·白英跨文化叙事中的重庆风景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作家罗伯特·白英以亲历者和见证者身份,通过日记、游记、回忆录和小说等多种文体形式向西方世界展现战时重庆风景、建构中国形象。白英笔下的风景由一系列浸润着情感和经验、承载着理性和反思、暗示着秩序和方向的文化符号所构成。作为战争观察者,白英将“大轰炸”“澡堂”和“鸦片”这三种意象符号糅合在一起,不仅描绘了令人震撼的战时黑暗风景,还构建了有别于其他西方来华作家的风景边框。作为都市漫游者,从城市边缘到中心,从个体到人群,白英通过“印象式细节”和“描述性细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聚焦于“江河”和“坍塌的城楼”两种意象,以及银行、俱乐部、茶馆、公交车等城市特定空间中的“人群”和“人群中的人”,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互激荡的现代都市风景。白英擅长从重庆的山水自然中发现恒常性的地方风景,并将山水自然与宗教文化、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创造出“神圣风景”,还通过“感官的综合”发掘日常生活的诗性风景。“岩石”既是白英创造的重庆象征物,又是其城市书写的隐喻。他所构建的多维度立体化的重庆风景超越了时间性和地方性,而成为永恒的中国风景乃至人类风景的象征。


关键词:罗伯特·白英;重庆;风景;战争;记忆


作者:汪云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大唐中兴颂》的翻刻与肃宗中兴的继绝


摘要:《大唐中兴颂》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唐大历六年被镌刻于湖南浯溪的崖壁之上,此后又在四川剑阁、资中及江西庐山等地出现翻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文物陈列馆所藏拓片并非源于浯溪原石,而是拓自剑阁鹤鸣山。《大唐中兴颂》摩崖并未在唐代引起较大反响;至北宋才备受瞩目,但士人赋咏的焦点却偏离了中兴主题;及至南宋,时人因期盼收复中原,而将核心议题转向对中兴本意的强调。与之相应,肃宗作为“中兴之主”的形象经历了从本朝的标举,到代、德二朝的延续,再到顺宗朝以后的断绝,直到南宋才被重新塑造起来的过程。肃宗中兴序列的变动和以“中兴”为题的景观塑造相互交织,浯溪原石及其周边题刻,与后世效仿的《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乃至四川、江西的翻刻,共同构建起跨越时空的中兴表达与景观意义。


关键词:唐代;《大唐中兴颂》;翻刻;肃宗;中兴


作者:张达志,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李睿诗,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硕士研究生。


民国时期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和语言政策


摘要:中国的中央政权和主流社会非常重视建立统一的文化体系和社会伦理秩序,以此维持社会整体凝聚力和共同行为规范。汉语文与其承载的中华文化经典成为对广大民众和边疆“蛮夷”施行“教化”并建立政治—文化认同的主要载体。中华民国(1912—1949年)是中国近代从传统帝制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转型期。有关民国政府在边疆地区推行的教育制度和语言政策,统一学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培育“国族”认同和国民道德精神是民国边疆教育的主线的讨论尤为必要。在政府文件和各地教育发展的纷杂信息中梳理政府机构与民间人士在教育领域的“耕耘”足迹,是当前相关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中华民国;少数民族教育;语言政策


作者:菅志翔,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学术评价

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误区

——兼谈中国社会科学的困境


导语:孔飞力的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 《起源》)中译本在国内出版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将该书的核心观点理解为 “孔飞力之问”(即,为什么中国没能发展出近代国家?),但这却是一部在一些重大观点上非常值得商榷的著作。本文对《起源》的剖析包含内因决定论观点的误区和问题、现代国家建构所面临的关键议题、孔飞力观点政治正确性,以及孔飞力著作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等内容。


作者:赵鼎新,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来源:《学术月刊》

上海社联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彰显人民城市品格。这里是上海社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