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画风突变的背后

政务   2024-11-22 14:25   江苏  





又是一件发生在评论区的小事。轻盈的外壳下,其厚重的内核让小北很想拿来与每一位读者分享。



整整一年前,小北推出了一则社区新建停车场的报道。本是一件民生实事,评论区却被一种不同的观点抢占了“高地”。


“收费的有啥可宣扬呢,不过是商业模式罢了。”


被点赞最高的这一条,引发了近百条跟帖讨论。为此,小北写下《让“新建停车场该不该收费”的讨论发生》一文,梳理了“收费是为实现资源更好配置”的背后逻辑。



一年后的近日,小北又推出了一篇相似的报道,琅小明发南浦路分校外的一处空地改造成了停车场,缓解了学生家长上下学接送停车难的问题。这一次,评论区里的画风变了。


“建议尽快收费”“不然肯定会被僵尸车停满”成了获赞最高的一种表达。



一年时间,同一主题,却诞生了截然不同的评论区,很有趣的现象,其背后的逻辑也很值得被探讨。


小北这片开放的广场,所追求的从来不是“趋同”二字。事实上,即便是一年前“商业模式”的论调也并没有任何错误。只是,一年后的此刻,我们看到了一种更立体的思考框架,这是让人欣喜的现象。


表面上,是热评画风的转变,但从深层次来看,我们的读者在用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这个社会,所以便有了对于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平更深一度的理解。


这种转变,无疑是推动进步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在深深触动着小北——所有的读者与小北在共同思考,我们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以一种更成熟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社会治理从来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它需要以更宏大的视角去惠及最广大群众的受益问题,它所追求的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兼顾,而是一种总体平衡。


因此,站在不同立场下的“互相理解”,在社会运转中更显弥足珍贵。它构成了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的多元特征,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个体差异,也构建了很多问题值得被探讨的空间——只有在不断碰撞中磨合,社会才有更向前一步的可能。



你或许也曾为外卖没有及时送达而烦躁过,为躲避疾驰的外卖小哥被迫急刹车而生气过。但当你平静后再想想,那也许是一位独自撑起了家庭重担的父亲,拖着伤腿气喘吁吁爬上五楼;当我们关上夜晚的窗,隔绝了这个深秋的寒意,他们还在临近深夜的寒风中等待下一单生意,搓搓手为自己打打气.......


活在时间算法里的他们,理应得到时间多一份的包容。所以当我们一位读者说每次下订单时都会备注“安全要紧,超时就提前点已送达”,才会那么戳人心。


这份因“理解”而闪耀的光芒,比金子还珍贵。



当我们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们内心里所期待所塑造的那个完美的世界比照,而是接受它,接受它的多样性,它的可爱和它的残酷,我们才能真正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很多事情的发生。抱着去理解的心态活在其中,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自在。


在每一位读者的生活中,小北并不重要。就好比评论区里发生的这件小事,也许微小到让你只是花了3秒钟从指尖一划而过,内心毫无波澜。但对于小北而言,这件小事的分量却是无比厚重的,厚重到它甚至一定程度上描绘了小北这个平台存在的意义。


倘若每天与你10分钟的陪伴,让我们共同打开了看待问题的多重视角,推动彼此的理解和包容都能更向前一步,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一个永远在时代中踏浪的江北新区,热切拥抱不断刷新的思维模式,画风突变的评论区是如此,每一次线下的参与更是如此。生活总是因为有了向后的理解,才会有更多向前的脚步。





文 | 吴小荣

编辑 | 徐雅莹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南京江北新区
南京江北通南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