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多管齐下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务   2025-02-01 14:32   云南  

彝良县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发展规划、企业培育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县已建成笋用竹产业基地101.15万亩,投产75万亩,产笋18.1万吨,产值17.2亿元,综合产值达32亿元以上,覆盖8个乡镇5.5万户农户22.5万人,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能。

坚持组织领导,专班高效推进

彝良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竹产业发展领导组,研究解决竹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工作专班深入基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种植规划到市场推广,专班全程跟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政策研究,加大资金支持

彝良县深入分析竹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制定出台了《彝良县加强衔接补助资金支持笋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从产业路、采笋道、初制所、粗加工厂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激发发展热情。同时,坚持用好每年投入竹产业加工环节资金,2023~2024年累计整合资金1.79亿元,实施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坚持全域统筹,强化示范带动

彝良县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对全县笋用竹主产区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编制印发了《彝良县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拟新增采笋道和产业路共计450公里,新增初制所和粗加工厂共8个。2024年底,已建成采笋道160公里、产业路50公里、初制所7个、粗加工厂1个,2024年阶段性目标全部实现。

加强企业引育,推进项目建设

为提升竹产业的竞争力,彝良县加大企业引育力度。一方面,强化现有企业扩能增产,与巴食川珍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建设竹笋粗加工厂1个,配套建设竹笋初制所5个,现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开展附属设施建设,今年春笋采收期即可投入使用。另一方面,与四川与美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竹笋精深加工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投入衔接资金7747万元,建竹笋天麻加工厂1个。目前,全县已引育6家竹笋加工企业,年加工竹笋4.1万吨,力争2025年竹笋年就地加工能力达10万吨。

盘活闲置资产,释放发展活力

针对部分闲置的竹加工厂房、设备等资产,彝良县积极开展盘活工作。2023年初制所建设项目,将交运局龙海闲置客运站改造为龙海社区竹笋初制所,盘活资产估算约150万元;利用荞山镇官房村废弃煤矿厂改建成竹笋初制所,盘活资产估算约100万元;利用小草坝镇三道村闲置农贸市场改建为三道村竹笋初制所,盘活资产估算约200万元;通过改建和新建小草坝镇大桥村闲置小学,建设2023年竹笋粗加工厂建设项目,盘活资产估算约2500万元。盘活闲置资产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还为竹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彝良县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竹林面积不断扩大,产业效益日益凸显。未来,彝良县将继续深化各项举措,持续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竹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期 

春节我在岗|彝良气象“不打烊”
彝良: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  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彝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城市发展焕发新活力

编辑 | 孙良晶

审核 | 王堂新  

投稿邮箱:ztylwxb@163.com

欢迎关注“微彝良”微信,微信公众号:cnyl888888

彝良融媒矩阵:彝良电视台,彝良应急广播,彝良新闻网,“看彝良”APP,“微彝良”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微博号,“彝良融媒”抖音号、快手号

微彝良
全面、正确、及时、主动地向国内外介绍彝良县改革发展、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成就,介绍彝良著名风景、特产、美食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