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法执言】第十期|从强制腾退到主动搬离,善意文明推动腾房难题妥善化解

政务   2024-11-26 19:13   天津  


      腾房案件向来是执行工作里难啃的“硬骨头”,其依法执行与否直接关系到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更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与司法公信力。在执行腾房工作中,一些生动的案例展现出了河东法院善意文明执行的力量。

多方联动执行

积极化解幼儿园腾房矛盾

在一起涉幼儿园的腾房案件中,涉案房屋地处河东区重点产业园区位置,其占地面积较大,共计三层3000余平米。承办法官在实地勘查中发现,该幼儿园至今仍在运营,园内共有80 余名幼儿在学,案件强制腾退难度极大。

面对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与广大群众民生利益的双重考验,腾退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结合案件特珠情况,承办法官主动联系了涉案房屋所属的街道和教育主管部门,多方协调形成了合力,各单位达成共识互相支持,将法院单打独斗的执行局面转变为以法院督促引导为主,政府部门协调支持为辅的模式。依靠司法联动机制的巨大优势,最终确定了“安置幼儿在先,多次分批腾退”的工作方案。

执行过程,法官始终秉持善意执行的办案理念,多次与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寻求最妥善的解决办法。被执行人最终被法官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方法所打动,由最初的以幼儿在学无法安置为借口,转变为自行安置并主动做幼儿家长的说服工作。就这样,幼儿安置问题得以平稳快速解决。之后,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就后续腾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有序规范执行

高效助力盘活国有资产

在一起涉及国有资产的腾房案件中,案涉及四家企业,因种种原因占据国有资产房屋,导致国有资产无法有效利用。此案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执行难度颇大,然而,执行法官并未因此退缩,而是充分发挥专业素养和调解技巧,多次组织调解,耐心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明确告知抗拒执行的法律后果。最终,被执行人的抵触情绪逐渐消除,四家企业均表示愿意主动履行腾房义务。

为了确保执行工作顺利进行,执行法官多次前往现场调查,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在法院的监督下,被执行人当日就将所占房屋腾空并交付,执行过程井然有序,未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国有资产得以高效盘活。值得一提的是,在执行过程中,法官们还积极向围观群众普法宣传,耐心解答群众疑问,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善意文明执行不再是单纯的强制,而是通过沟通、协调和智慧的处理方式,让执行工作从强制腾退转变为被执行人主动搬离,这样既保障了申请人的权益,又体现了司法执行中的智慧与温度。今后,河东法院将继续贯彻司法为民理念,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撰稿:李佳、董明林、李亚霏



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
及时发布司法信息,沟通民意。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