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杨笠给京东双11代言,就跑去App Store打低分的人心眼有多小?

科技   2024-10-21 17:45   江苏  

近11亿网友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正变得越来越难以用常理和常识去理解,各种各样的声音夹在在一起形成一锅大杂烩,人们完全分不清谁对谁错,谁有理没理,最终只剩下慌乱和乱来,比如,同时去给某个App打低分。

日前,因为京东双11邀请脱口秀演员杨笠做代言人,而引发出一连串与京东有关的事件,最终,京东发布声明称,“相关脱口秀演员参加京东11.11营销活动受到网友关注,若因此给您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我们深表歉意!后续我们没有和相关演员的合作计划。”至此,杨笠为京东双11代言事件算是划上句号。

不过,相关影响还在以某种方式延续。

七麦数据显示,京东App目前在苹果的应用商店App Store免费总榜中排名第四,创下近3个月内新高。京东App目前的评分为3.4分,近3个月内,京东App的1星评分量(满分5星)从10月17日显著增加,10月19日更是达到5868条。

App Store中,按最新评价排序,给京东App打1星的行为仍在继续。

突然如此之多的人蜂拥而至去App Store给京东App打低分,就因为京东双11请了杨笠代言,不得不说的是,这些人的心眼是有多小?

首先,太过容易“破防”。杨笠的身份是脱口秀演员,这里面不仅是涉及到她的职业,还涉及到她的身份后缀“演员”,如果你们看过脱口秀节目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有许许多多的脱口秀都存在对某个群体“冒犯”的情况,这是脱口秀本身不可避免出现的节目效果,也许,演员说的是段子,也许演员说的是真话,但作为观众,显然不会把节目效果当成是很严肃的价值观探讨,脱口秀首先体现的是娱乐效果。明白脱口秀的底色之后,再去看待演员们的节目内容,显然不会轻易被几句话给搞破防。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严肃榆木呆板,我就是开不起玩笑,怎么样?”用户在情绪和价值观的选择上当然没问题,但代言人和购物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就像同样有网友表示:“我根本不知道杨笠是谁,为什么有人认为一个广告代言会有这么大影响?”也有网友属于“压根不知道发生啥事”并且也毫不关心杨笠的状态。

就因为杨笠几年前在脱口秀节目上的讲话内容,进而联想到自身作为男性的身份被攻击,再进一步对平台产生联想,再进一步情绪化冲到App Store评低分,这个“破防”门槛也太低了,可以想象,如果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言语冲突,会有多么夸张。

其次,京东是购物平台,用户的目的是网购。究竟谁才是互联网上的“大多数”?在一个近11亿网民基数中,可能谁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京东目前的年度活跃用户数近6亿,京东Plus会员数超3400万,这些庞大的用户群才是京东的基本盘,再对比App Store中5868条1星评分来看,这些网友的行为更加难以让人理解。

京东是一家零售商,一个购物平台,用户最终的目的是网购,而不是杨笠,比如,用户要去买数码3C、大家电、等着急用的商超产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京东,京东物流在业内有口皆碑,它的优势在于:1.速度快;2.给顾客送上门。特别是第二点,现在许多商家都是把物品往驿站一丢,但京东物流一般都会送货上门。如果是大家电,从购物、客服、拆旧、安装、售后,京东的“一条龙”服务非常省心,你在其他地方买东西,很容易有这个那个多收费,京东就很透明。

对于京东的客户群体来说,该买的人还是会买,并不会有一些人去给App打低分就不去用京东,该用的时候还得用,你今天恶狠狠地卸载了京东,过几天可能还需要装回来,人没必要跟自己置气,方便、便宜不香吗?

最后,回归“初心”,该喜欢、该不喜欢,由自己决定。对于脱口秀演员来说,你可以选择喜欢,也可以选择不喜欢,但对于平台而言,用户的目的是网购,事实上现在的网购平台并不少,除了京东以外,还有拼多多和淘宝,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也可以网购。用户最终是要买到心仪的商品,这才是用户的“初心”,回到网购本身上来,价格、售后、服务客服、支付、信任度等等,用户都有自愿选择的权利。

某种程度来说,因为对杨笠的某些看法和意见,跑去邀请其代言的App上打低分,也算是一种“迷惑行为大赏”,从理性和情绪化过后的角度来看,给App打低分就像“小孩子”的赌气行为,但其实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不应该也没必要被算法推荐的短视频所影响,继而也去参与这种赌气行为。

七麦数据显示,从10月8日起,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App就已开始更新双11版本的App。今年双11的时间点已经从10月14日晚上8点就已经开始,双11的时间节点被再次拉长,由此也可以看出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激烈有多么激烈。

对于用户来说,双11搞了一届又一届,双11的玩法虽然变来变去,但其实还是那几样,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同时随着一届一届地买,用户对双11的套路也反感起来,明明说好不让用户“像做数学题目似的”凑各种券购物,实际上还是要“做数学题”;明明说好各种便宜,可真到要买的时候却发现,双11的价格比平时还贵,而早早加入购物车的商品,竟然在双11期间涨价了,双11对用户还有意义吗?

对于商家来说,卖货的目的是赚钱,可如果只是单纯地冲销量,再加上各种直通车的投入,最终算下来增收不增利,商家参与双11还有意义吗?

或许,所有人都应该大气一点、理性一点,冷眼看世界。

——————————

郭静,科技自媒体,钛媒体“2014年十大作者”,关注互联网,关注TMT,常驻地苏州,欢迎加我微信“guyanleng”与我交流。

郭静的互联网圈
郭静的互联网圈,分享互联网知识,热门互联网评论,关注互联网,关注TMT。偶有生活杂文,用最美的文字与读者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