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互动论坛:14位行业大咖共话饲料行业九大热点话题;发展新质生产力,帮助家庭农场;肉牛养殖成本控制与牛肉分类分级标准体系的价值

财富   2024-10-24 21:09   四川  
饲界信息第一时间发布!
请关注改变饲界视频号:

本元论坛2024互动论坛1: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家庭农场养猪水平

  主持人:胡竑邠,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互动嘉宾:

  袁有林,四川特驱投资集团副总裁

  郑和盛,正大康地集团饲料板块总裁

  王洪燕,天津瑞孚农牧集团董事长

  王广玉,大牧人牧业(黑龙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登峰,福建新正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剑波,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营销总监

  罗玉祥,恒众(天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小飞,天康生物饲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兼西北区总经理

 

  问题1:如何理解养猪业的新质生产力?  

  刘小飞:新质生产力包含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五个方面。

  高科技:不同品系生猪日增重差异在300g以上,动物营养方面一是要和科研院所合作,且要有足够的人才作储备,第三是生物安全,第四是数字化养猪。

  高效率:天康最新育肥成本9.5元/公斤,因其在新疆有原料优势。

  高质量:品种之间的差异。

  可持续发展:行业发展的核心,Top30出栏占30%多,头部企业和农户合作,发挥彼此的优势;大企业有资金、技术、抗风险、疫病和生物安全的优势,头部企业做放养+套期保值,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散户有责任心、劳动力和环保的优势。

  创新驱动:天康特有的模式天康三年出栏300万头,数字化需要大企业来推动。

  罗玉祥:对生产型企业,可以转化技术应用,恒众学习肉鸡的经验把育肥猪料肉比降到2.4以下,蛋鸡全期料蛋比控制在2:1以内。

  曹剑波:新质生产力就是人、工具、劳动对象,以及三者间的有机整合;对于养猪业而言,新质生产力就是如何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来提升生产效率和成绩,并找出现有生产模式或管理的漏洞,从而进行改善,重点是要从各个养殖环节入手不断地摸索、升级与创新。

  袁有林: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怎么高水平的养好猪?像开车一样,车子、油、道路、驾驶员技术要好;养猪也一样,猪品种、饲料、圈舍环境要好、还有养殖工人的技能和责任心。

  郑和盛:新质生产力关键是人才,首先要有政府引领,科技支撑,产业驱动,企业主动,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环境,有益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企业层面,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更加高质量发展,在养猪方面体现在多生、少死、快大、低成本、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通过模式创新推动养殖业发展,提效增质方面,正大康地今年在PSY和肉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每增加一头,降低超20元成本,料肉比每降低0.1,降低40元成本。

  林登峰: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达到质的变化,在养猪行业要发展高健康度的猪,一是从育种角度有抗病力,其次在猪场要净化疾病。

  王洪燕:养猪是传统且高科技的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反思原有的东西,重新建设思考的过程,在全要素生产力上,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是人才的产出,二是产业链的细分上,重新的思考如何实现价值链和产业链上的精准协同与分工?

  王广玉:三个维度,一是净化猪场的疾病,二是育种,三是通过营养降低料肉比,此外从金融的角度帮助客户套期保值的贡献也很大。

  主持人总结:在生产力方面,机器人是目前讨论最多的;劳动对象方面(猪),更多侧重抗病,育种和营养结合,此外非瘟背景下,考虑肥猪种猪兼用;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方面,合成生物学是热门。
 

  问题2:家庭农场未来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郑和盛:养猪业受土地、环保、政策的影响,它的扩张首先,规模养猪不等于低成本,家庭农场有自身的优势,尤其土地、人工,未来两者互补,甚至相互依存的发展,家庭农场可能会主动融入产业链。营养精准、猪群健康,提高自身竞争力。

  袁有林:家庭农场具备独特优势:首先,家庭农场经营者责任心非常强;其次,家庭农场环保压力相对较小;第三,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灵活。

  林登峰:集团和家庭农场长期博弈,非瘟一平静,大集团会逐步退出,福建的家庭农场大约150头母猪自繁自养,责任心强,决策快,行动力强。目前福建有150多家双阴猪场。  

  曹剑波:欧洲和中国的家庭农场不同,市场主导地位、发展不一样,未来家庭农场是否还养母猪,在哪个环节更有竞争力?大集团的很多猪其实是家庭农场在养。集团和家庭农场未来分工不同,家庭农场可能专门养肥猪。 

  主持人:家庭农场责任心更强,似乎养母猪或小猪更好一些,但考虑非瘟,家庭农场更适合养肥猪,所以不同地区家庭农场找到自己的优势值得思考。

  王洪燕:家庭农场的总成本是否领先?是否有差异化?是否聚焦?目前家庭农场要想脱颖而出需要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需要养殖模式与时俱进,需要差异化和专业化。

  罗玉祥:集约化养猪全进全出、整齐度高,所以集团最适合养肉鸡、其次是蛋鸡,猪和奶牛不适合集约化养殖,问题主要在母猪,个体差异大,淘汰率高,家庭农场养更好,可以弥补个体差异。

  王广玉:家庭农场会下降,没有完整产业链和研发,只能跟随,未来效率低的家庭农场还是会淘汰,之前很多因为资金链断裂的家庭农场退出;未来家庭农场还是会存在。

  刘小飞:家庭农场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生存方式会变,他们有硬件资源、环保优势、责任心,猪周期和资金链是家庭农场面对的两大重要问题,如果做公司+农户,持续盈利,风险小,集团企业对家庭农场是有需求的。未来家庭农场的生存模式是和集团企业深度融合。

  主持人:欧洲的家庭农场得益于完善的第三方服务,生产成绩不会逊于集团企业。我国南北方因为地势,家庭农场也有区别。
 

  问题3:我们企业如何加强与家庭农场的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  

  王广玉:饲料企业要拥抱变化,要融入产业链,如做一些放养,未来还要与家庭农场形成一种合作共赢、互利互赢的良好关系。  

  刘小飞:一是天康从2014年就做技术和金融的服务,二是通过自己的养殖引导家庭农场养殖,持续发展,饲料企业有责任提升产品力,研发不断精进,用好采购和制造的优势,大原料采用套期保值持续降低饲料成本,更好服务于家庭农场。

  罗玉祥:一是引进高产母猪,二是提高营养浓度。

  王洪燕:站在供应链角度,饲料企业降低原料成本、提升产品力;站在养殖户的角度,增加他们的养殖技能,此外,饲料企业还应帮助客户提升其独特的价值和竞争力。

  林登峰:未来只有做保姆式、专家式的服务商,才能生存下去,只有客户生存下去,饲料企业才能生存下去。

  曹剑波:找到家庭农场的痛点,饲料企业针对性的提供帮助。饲料企业要把营养做好,还要低成本,第三是便利,最后,做好其他相关的配套服务也很关键。

  袁有林:饲料企业未来空间越来越小,没想到来这么快,首先要考虑生存,保存现有实力,适当做一点一体化的业务,其次是服务,满足家庭农场的短板,真正服务于家庭农场。

  郑和盛:饲料企业压力大,在中国一条龙不是唯一出路,进一步专业化分工是可以提高效率的。正大康地近几年从营养方案提供者向价值方案提供者转型,希望为家庭农场更好地服务。

本元论坛2024互动论坛2:肉牛养殖成本控制与牛肉分类分级标准体系的价值

  主持人:潘军博士,广州博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互动嘉宾:

  曾知遥博士,成都迅驰优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杨运玲,谷实生物集团饲料事业部副总裁/技术总监

  孙涛博士,英联农业集团技术副总监

  贾阳博士,包头北辰饲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

  龚飞飞博士,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饲料事业部技术中心总监助理

  陈圣阳,北京嘉优反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问题1:我国肉牛产业如何由产业大国变成产业强国?

  杨运玲:一是肉牛营养体系方面深耕细作,二是加速技术转化,三是价值链的各环节,国家和企业要联动起来。

  主持人总结:一是从国际竞争的角度,降低成本,二是让国人愿意花钱买我们的牛肉。

  龚飞飞:一是从品种上尽可能统一或者固化,二是从饲料上,营养方案要匹配。

  孙涛:进口牛肉低价的冲击,巴西20元/公斤,和我们的活牛价格一样,下一步尽可能在肉质方面做一些工作,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消费本土的牛肉。

  主持人总结:国产份额现在占70%,我们肉牛从业者要努力维持甚至提高这个数字。

  贾阳:要想从做大到做强,肉牛从业者重心放在养好母牛和犊牛,我国现在2000多万头肉牛,很多地区繁殖母牛养殖水平参差不齐,对犊牛影响大。禁牧对养好母牛增加了困难,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养好母牛,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曾知遥:我国肉牛的问题不会受进口影响,进口价格也跌,回归供应链的本质,目前供应链有两大问题,一是产量的问题,目前产供销不匹配,国家应该上期货,二是贴近供应链的末端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从生产上,还有很多挖掘空间。饲料企业帮养殖户了解市场、资金帮扶。

  问题2:中国的肉牛质量分级标准怎么做

  杨运玲:各个地区消费结构、环境不一样,所以地区性建设质量标准,做当地的品牌。

  龚飞飞:天康没有涉足高端肉制品,澳洲、日本的分类标准比较健全,可以借鉴,其次可以结合我国牛的品种。

  孙涛:可以从普通牛肉(西门塔尔)、本土品种(秦川牛等)、和牛等不同品类做分级,让消费者按需购买;对于普通牛肉,消费者最需要质量稳定,普通牛肉的标准里建议加入剪切力指标,同时参考胴体和活牛的标准。

  贾阳:标准的推动非常有意义,但不同牛肉的分级标准面临的困难很大,主要原因是我国肉牛品种太杂以及消费烹饪的习惯不同,因此制定的难度相比国外更大。

  陈圣阳:牛肉分级一看品种、二看饲养时间和部位、三看口感和风味。

  曾知遥:我国吃热鲜不容易做分级,西方消费者习惯比较容易做分级,潮汕标准要求快,没办法分级。

  问题3:目前我国肉牛面临成本和品质双重考验,从自身企业角度如何帮养殖企业实现这个目标?

  杨运玲:大部分成本在精饲料,营养要贴近市场,如要研究透当地的原料,结合加工利用好原料,降低成本;如蛋白原料做热处理前后过瘤胃率差异大;肉牛做全混合日粮不行,喂草是让瘤胃发育更好,但精料性价比更好,所以要研究合适的饲喂模式。谷实反刍料在营养模式和指导用户方面做的深入。

  龚飞飞:围绕三个维度,一是买回来的架子牛的价格;二是精准营养,首先能氮平衡,其次氨基酸平衡,还有电解质平衡;三是饲养管理标准化。

  孙涛:一是原料使用的丰富性,英联每年都在评估新原料,包括原料在不同阶段价值的体现,二是饲养管理存在误区,犊牛和育肥的培育是割裂的,肉牛上需要加强这个工作;三是应激制约肉牛养殖的效率,四是饲料和养殖企业配合时要明确目标,才能制定合适的饲喂方案。

  贾阳:深挖客户需求,真正解决客户的痛点。

  陈圣阳:针对不同市场、不同企业,一企一策。稻草和小麦秸秆相比,小麦秸秆的增重低于稻草,如果要用需要额外处理。

  曾知遥:肉牛的饲料不在饲料厂,而是在牛场,根据牛的情况定制营养和饲喂方案,还要做好牛群管理和环境管理,三是优质原料的使用。

本元论坛2024:14位行业大咖共话饲料行业九大热点话题

好饲料论坛III:以人为本铸造好饲料——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与人才传承及发展

  主持人:沈水宝博士,广西大学副教授、广西饲料工业协会会长

  互动嘉宾:

  王洪燕,天津瑞孚农牧集团董事长

  林登峰,福建新正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建川博士,铁骑力士副总裁、技术兼集采总监

  黄红梅,上海新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江帆博士,正大康地集团技术总监

  刘宏伟博士,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饲料生产事业部总经理

  岳隆耀博士,北京微巍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参与嘉宾:

  孙涛博士,英联农业集团技术副总监

  龚飞飞博士,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饲料事业部技术中心总监助理

  李俊波博士,安佑集团华南事业部配方总监

  廖瑞波,正大康地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养殖板块营养师

  陈圣阳,北京中农优嘉反刍技术总监

  毕玉花,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动物营养师

  主持人:技术恒久远,智慧永流传!

  问题1:要想持续地做出“好饲料”,需要建立怎样的研发平台和技术体系?

  秦江帆:正大康地进入中国45年,市场有很好的口碑,随着市场和行业的变迁,正大康地十分注重研发,猪禽水产都有自己的研发基地,四个畜种上分别建有自己的研发体系,而且重视梯队建设和人才培育。

  李勇:研发一是要做,新希望六和目前研发人员有一两百人;二是适当地做,三是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做什么,怎么做?”。

  周建川:铁骑力士做生猪和蛋鸡两个产业链,目前做的是基于原料评价和数据库建设。研发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

  问题2:饲料企业的核心关键看技术,如何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企业优势,做出差异化的产品?

  黄红梅:作为养猪人来说,要看盈利,养猪成绩和成本有关系,一是健康度,二是料比;养猪是个系统工程,所以饲料要做系统营养和母子一体化,产品差异化要看肠道健康、免疫、肉质等方面。

  林登峰:用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经销商为主,他们要求又好又便宜,第二层是以动物为本,第三层是以消费者为本。差异化产品可以从技术难点开始或者别人想不到的方面做,而且要长期打磨。

  王洪燕:一是如何做好产品定位?产品可以给客户什么好处?有什么优势?能做到什么水平?

  二是如何实现定位?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调动所有资源匹配要做的事情。

  问题3:从走出校门到成为一名专业成熟的动物营养师,关键要走好哪几步?

  刘宏伟:第一步必须在猪场深入了解各生产流程和存在的问题,第二步了解饲料品管和加工的关键点,并与饲养结合;第三步做研发,第四步是师傅指导并在岗位上实习,第五步是持续地努力。

  岳隆耀:未来越来越难,首先要比过去付出更加努力,所以要有进步的欲望;其次是不要忘记学习,实践很关键,悟性好;第三是少走弯路,尽可能从事研发工作,拜访客户,了解市场,总结研究。最后做人是根本,待人真诚,学会分享。

  问题4:一款好饲料,从配方设计、到生产制造和品控,再到用户反馈,最后到升级改进,营养师必备哪些技艺?

  秦江帆: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王洪燕:好饲料的产生是一套流程,从客户痛点,需求提炼,方案设计,方案验证等,除了专业能力,还要识别流程在哪个阶段,参与建设流程。

  黄红梅:首先要懂猪,其次熟悉原料、工艺、品管等。

  林登峰:开发好饲料要从调研开始,了解畜牧学科,产品设计需要对品控、工艺等的了解,产品上市后要有接受投诉的能力,最后还要懂人性。

  岳隆耀:补充两点,一是商业思维,二是老板思维。

  刘宏伟:补充一点,培训指导能力。

  周建川:补充一点,我们内部现在叫产品经理,项目团队的管理能力。

  李勇:首先发现问题在哪里,其次要把细节落实到位。

  李俊波:深刻理解原料的营养特性和加工特性。

  陈圣阳:深耕一线拿到一手数据,走进加工车间把产品做好,走到品控把质量做好。

  孙涛: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

  龚飞飞:补充一点,翻译转化的能力,把客户的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最终转化成产品。

  毕玉花:一是实时关注肉鸡生产关键点,二是换位思考,用最简单的语言和工人沟通。

  廖瑞波:补充一点,对客户的反馈要有判断力。

  问题5:除了饲料工业中心以外,当前很多大企业也都在建设自己的原料数据库,是不是存在一种资源的浪费?以后是不是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李勇:数据库是一个相对值,而且难点是它背后的线性公式不能调。数据共享的前提是共建。

  秦江帆:区域化的原料很难有数据,建议从国家或行业层面共建共享区域化原料的数据库。

  周建川:我们一直做地产原料和发酵原料营养价值评价,如何从国家层面有效共享数据。

  刘宏伟:适合企业的就是最好的数据库,大企业共享数据库可以让中小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问题6:经营要降本,销售要增效,双重压力如何应对?成本与成效如何平衡?

  林登峰:增效第一,再考虑降本。

  黄红梅:增效的重点是销售,提高人效,锁定目标,千万不要让销售空转。技术围绕客户需求做。

  王洪燕:对外要精准,对内要精益。

  问题7:新技术、新产品,使用怕增成本,增风险,不使用怕错过,如何把握?

  刘宏伟:一是识别新产品是否复合企业需要,二是做试验。

  岳隆耀:大企业有评估体系,中小企业想做特色产品,更大胆一些,敢于试错,

  周建川:这和企业基因有关系,鼓励创新,包容失败。从体系来说,要小心求证,如果当时不合适当作技术储备。

  李勇:首先不能错过,新产品还是要有评价。

  林登峰:我一直在试错,创新一定要试错,多做几次试验来验证。研发需要自由的灵魂。

  黄红梅:对新产品要有开放的心态和严谨的评估。

  王洪燕:用不用是个决策,而决策的前提是信息要对称,要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新技术和新产品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秦江帆:大胆尝试,仔细求证。

  问题8:做养殖现场服务,发现问题时,不是饲料产品本身有问题,就可能是养殖场环境或管理所导致的,如何分辨?怎样解决?

  林登峰:第一时间到现场应对投诉。

  嘉宾1:就职于干胜反刍事业部,负责西南大区,一直在一线。我告诉客户4-3-3,4是品种,3是营养方案,3是现场管理,如果去掉品种,3-7,3是营养,7是现场管理。其次在一线心里会孤独、羡慕,但从不迷茫,还要唿吁让领导下一线,唿吁企业给刚毕业的学生机会,唿吁做区域性的方案。

  孙涛:和上一个嘉宾的发言感同身受,受粗饲料和现场影响很大,我还感受到郁闷。十多年很多时间在解决客诉,如何解决?一是产品覆盖面要广,二是不能盲目自信,检查内部各流程,三是一定要去现场。

  赵剑萍提问1:天康在产品力和模型之间的适配度如何考虑?

  龚飞飞:细分市场,做产品货架,即满足不同的客户的产品。

  赵剑萍提问2:如何理解孤独?

  王洪燕:会有独处的时候,我自己很少有孤独的时候,独处时找一些滋养自己的事情,比如读书、喝茶、发呆、和朋友聊天。大概和年龄有关,学会和自己交流,学会和环境相处,逐渐不会孤独,正在孤独说明还年轻。

  郑和盛提问:营养师必备技艺还要有平衡能力,如何平衡配方成本和生产加工?

  孙涛:设计产品从动物需求的角度出发,需要平衡很多环节,反刍料对于生产比猪料挑战大,用了很多高纤维的原料,羊的全混合日龄,对生产效率影响很大。做配方设计时要考虑到生产环节,如果要增加制造费用要和生产部门沟通。

  江苏奥迈提问:饲料增效降本首先考虑砍掉添加剂,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林登峰:产品要经过验证,确实有效果的,这类添加剂不砍。要给客户坚定的传递,只有好东西才能创造价值,

  杨绍坤总结:组织此次会议的目的达到了,我一直希望打造一个平台,大家作有效交流。好饲料是一个结果,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本元论坛也会持续跟着行业走,同时希望给大家有价值的东西。

(本文由饲料行业信息网现场整理,未经专家审阅,如有不妥请谅解!)

免责声


本文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改变饲界
饲界热点、市场行情、饲料配方、营养技术、最新法规、养殖方案、盛会笔记!探讨农牧、饲料和养殖行业的趋势和未来,推送饲料、养殖、猪、禽、价格、原料、采购、技术、设备、人工智能、农业区块链等相关内容。免费为企业发布招聘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