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东咀中心小学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阶段性总结活动纪实

文摘   2025-01-05 16:23   天津  

东咀中心小学

央馆领航社素质课

应用试点阶段性总结活动纪实



      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东咀小学积极参与了中央电教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项目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素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

开课情况



     学校教务处对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回顾。自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在课程引进、师资培训、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素质课在各年级的开设情况和学生的选课情况如下:试点阶段我校共开设了6门素质课程,涵盖了科学类、心理类、人文类、体育类等多个领域,应用教师50余人,上课300余节,完课率70.91%,充分说明了素质课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和喜爱。 





2

教师经验分享




      来自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素质课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郝友盼:气象汉字之旅的别样收获

01

     本学期,我依托央馆领航素质软件开启的 《气象里的汉字》 课程,宛如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探索之旅,十几次课下来,师生们满是惊喜与成长。

     在课堂互动环节,软件内置的 “作品展示” 功能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每当课程临近尾声,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对气象汉字独特的感悟与认知,精心转化为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而后郑重地将它们上传至平台。当作品在大屏幕上以高清画质惊艳亮相的那一刻,孩子们的眼眸中闪烁着自豪之光,这光芒也进一步点燃了他们求知若渴的热情。通过人工互动的AI课堂,学生了解了气象中雨,雪,雷电的形成与演变,同时也懂得了梅兰竹菊中被赋予的精神品质,气象知识与古老汉字文化借此契机实现了完美融合,彼此交织,熠熠生辉。

      对于教师而言,这场知识旅程的引导者而言,这款软件恰似一把打破传统教学 “枷锁” 的钥匙。它所提供的海量丰富素材,搭配上简洁易用的操作界面,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仿佛遥不可及的气象专业术语,在汉字的奇妙解读下,化身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着我们从容地在历史与现代之间自由穿梭。从古老甲骨文中探寻古人对气象最质朴的初印象,再回归当下,用精准术语深入剖析气象奥秘,每一堂课都干货满满。展望未来,我满心期许能继续与央馆领航素质软件携手共进,深挖更多潜藏的教育富矿,为学生们铺就更为绚烂的知识之路。



李苗苗:《访名城寻古迹》素质拓展课小结

02

      本学期的《访名城寻古迹》素质拓展课已圆满结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众多历史名城及其古迹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收获颇丰。

      在课程中,学生们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以及详实的文字资料,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西安古城墙的雄伟、北京故宫的壮丽以及敦煌莫高窟的神秘魅力等,极大地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储备。

      课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成员们在资料收集、讨论分析任务中分工协作、互相启发,不仅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更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名城古迹所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访名城寻古迹》素质拓展课在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学习体验,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名城古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宝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荣佳宝:非遗剪纸课程小结

03

      剪纸,这一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过近期的非遗剪纸课程学习,我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了南派剪纸、北派剪纸以及江浙剪纸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现将所学内容作一简要总结。

      1.南派剪纸课程学习回顾

      南派剪纸以其细腻、精巧、线条流畅而著称。在课程中,学生了解了南派剪纸的基本技法,如用刀的精细和力度的把握。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不断练习线条的连接与分离,逐步领悟到如何运用不同手法塑造形象,将所思所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展现出来。

      2.北派剪纸的课程收获

      相较南派的细腻,北派剪纸更显粗犷和质朴。通过北派剪纸的课程学习,学生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在技法上,北派剪纸更注重整体构图和形象的概括,强调线条的力度和色彩的对比。在创作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粗犷的线条和大胆的色彩来表现主题,使作品更具冲击力和表现力。

      3.江浙剪纸的艺术特色与传承

      江浙地区的剪纸艺术,融合了南方细腻与北方粗犷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课程中,学生了解到江浙剪纸的精髓在于其精细与大气的结合,既有南方的婉约,又有北方的豪放。此外,江浙剪纸还融入了地方文化和民俗特色,使其更具地域性和民族性。在传承方面,江浙剪纸的传承人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承,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使这一艺术形式得以延续和发展。

      4.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非遗剪纸课程的学习,我和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南派、北派以及江浙剪纸各自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剪纸艺术的丰富多彩。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剪纸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了解和参与到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中来,让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得以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使剪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这次非遗剪纸课程让我和学生们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剪纸艺术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李祖彬:如何进行发明创新总结

04

      科学创新类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的拓展,在现有的创造思维的框架下如何打破框架,营造新事物的产生,在社团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不断地与课程思想相结合,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将创造思维与生活的想象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这也体现出教育要与劳动生产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其中较为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们来组合发明创造的过程,将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并结合其实际用法,通过整合的形式最后形成了一个一个新的实物,虽然上在功能上还有待提高,但是在课程效果的这一环节上,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进步,框架的封锁有所松动,越来越多新奇的想法从学生们的口中说出,同时也表明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思维的碰撞,只有打破常规才能迸发新的活力。


吴思楠: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小结

05

     本学期央馆领航社素质课顺利结束,孩子们收获满满,不仅在课堂中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下学期,计划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学生反馈与教育趋势,引入人工智能科普等前沿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总体来说,学生在本学期的素质课程学习中表现出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张思炜:《化石里的生命密码》小结

06

      在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化石里的生命密码》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教学所带来的双重乐趣。学生们对于远古生命的探索欲望极为强烈,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对自然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这门课程从宇宙的秘密讲起,到太阳系的秘密,到我们的地球,又从地球最原始的生命讲起,讲到多细胞生物、植物的进化,再到一些具体的生物,鱼类、水生物、青蛙、蜥蜴。系统而深刻地利用化石作为大门,开启了一个自然世界。

      平台课程里有丰富多样的趣味活动,随着课程内容而展开,力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趣味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自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观察力、分析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课程有丰富的图文、动画,甚至还有AI助教,当教师遇到一些不确定的问题,或是不知道如何讲解的问题,可以点击AI助教来讲解。

      同时,这门课程也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适时引入,如导入探索太阳系家族时,向同学们提问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关于太阳的神话故事,大家知道是哪一个故事吗?向同学讲了后羿射日的中国神话故事。

      与此同时,学生们的好奇心也深深地启发了我。他们独特的想法和视角让我看到了问题的不同方面,也促使我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收获。这不仅坚定了我的教育信念,还让我丰富了教学手段,使我更加有信心和热情去面对未来的教学挑战。

      但我认为这门课程的内容还是有些多且复杂,系统且深刻的弊端就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庞杂的知识量会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难以接受和消化,同时一些知识非常抽象,哪怕有丰富的图文、动画,可能也只是让学生有了一些浅层了解。我在想,如果能够精简知识,以适应学生的年龄规律,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为目的,以增加学生对自然的初步了解为目的,可能效果会更好。


他们的分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可操作性,为参会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3

收获与期待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我校教师依托“央馆领航设素质课”平台,充分开展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探索。在第22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展示活动中,我校杨红梅老师运用“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的研讨课例获特等奖。杨老师还向全校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案例资源丰富语数英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如何通过线上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高校长对本次阶段性总结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高校长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学校对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也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在今后的试点工作中,学校将认真落实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素质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素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学校也将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工作仍在继续前行。学校将以此次阶段性总结活动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推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让素质教育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图文:杨红梅等 

编辑:孙灵成

初审:高   娟

终审:高爱武




东碾坨咀中心小学
学校信息发布,教育信息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