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 3750】《CLECSS 2024十大杰法务组》公布后,引起广泛关注。今天我们邀请到2024年届第二位杰青张博文接受访谈。张博文现任职Akulaku法务合规负责人,主要负责公司在东南亚、欧洲各地的合规与监管事务,并全面支持公司的电商与金融科技业务。。
受访者:张博文,《CLECSS 2024十大杰青法务组》获奖者。现职Akulaku法务合规负责人。 |
《专访张博文 – 从律师到跨国Fintech法务合规总监》(CLECSS 十大杰青法务组访谈)
1. 您深圳大学毕业后,怎样决定去英国Glasgow读LLM?有什么收获?
我在深圳大学就读法学专业时,最初对法律的兴趣点还比较广泛,从民法、刑法到国际经济法都有涉猎。逐渐地,随着国内商业与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对公司金融法和跨境投融资格外感兴趣。当时的我在学校里做过一些关于企业投融资结构的课题研究,也曾实习于事务所和企业法务部,对国内在这方面的实际需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我留意到许多重大项目都涉及海外融资、并购或跨境架构设计,这背后往往离不开英美法系的理念与规则。为了建立更系统的国际化视角,我决定前往英国Glasgow大学攻读LLM(公司金融法方向)。在这里,我开始学会用更多元的思维方式去审视法律、金融与商业之间的关系。非常幸运的是,我的研究生导师Iain MacNeil教授非常强调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和跨文化比较分析,受到教授的影响,我也经常与来自不同法域的同学探讨项目投融资、公司治理、监管体制等问题,也跟随教授走访了许多金融机构和律所。这样多样的学习与实践,让我在短时间内积累了针对跨境法律问题的综合认知,也为我日后在国际环境中与不同团队协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2. 您后来在红圈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怎样决定转去做法务?
红圈所是我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在那里,我全程参与过基金设立、境外基金融资、并购基金以及银团贷款等项目,天天都处于高强度的“战斗”状态,需要在短时间内理解并处理各种复杂的交易架构、合同条款。那段经历让我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练就了精细化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抗压能力。
然而,越是在这些项目的末端与企业高层、业务部门接触,我就越好奇:在项目完成后,资金如何发挥最大效用?企业在运营环节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风险?而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模式往往是针对单笔交易或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关注点相对集中在项目本身。于是,我萌生了想进入企业内部,真正参与业务运作、风险管控以及公司战略布局的念头。
当时我也有许多同行或前辈建议,认为在律所深耕下去亦是不错的选择;但我内心渴望能跳到企业内部,扮演一个从内而外整合法律、风控、战略的角色。这样可以让我更直接地应用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发展,在承担更大责任的同时也获取更高维度的经验。基于此,我先后在保险公司、PE机构做投前尽调、投后管理、风控合规等工作,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到,身处企业意味着要对市场、监管、财务乃至人力资源都有所了解。法务不是“旁观者”,而是要参与公司最核心的决策。
3. 可否分享一下Fintech公司法务合规总监的工作内容?
我目前在Akulaku担任法务合规负责人,主要负责公司在东南亚、欧洲各地的合规与监管事务,并全面支持公司的电商与金融科技业务。Fintech的本质是利用技术和创新来为金融服务注入新的活力,但对法律合规而言,这个行业的挑战也远超过传统领域。
以电商平台业务为例,我需要审查并落地针对跨境电商供应商、品牌合作方的入驻方案,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规且风险可控。跟重要合作伙伴进行跨境交易谈判时,不仅要关注合同法层面的平衡,更要考虑到各国海关、物流、数据隐私、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法令规定。
另一方面,Fintech意味着要处理各种金融服务牌照、反洗钱(AML)及反恐融资(CFT)监管。每个国家甚至不同省份、区域的政策要求都不尽相同,需要我与当地的合规团队深度沟通,并在产品设计、流程监控、客户尽职调查等层面建立统一的体系与标准。公司一旦进入新市场,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弄清当地的监管框架,与监管机构保持正面互动,并快速落实相关制度,以免业务推进时遭遇“合规真空”或“违规风险”。
在此过程中,我并不只是单纯地执行规则,还要帮助公司管理层评估法务与合规对业务战略的影响。例如推出一款新的跨境金融产品时,我会主动提醒哪些国家或地区在外汇管理方面有特殊要求,或是在隐私保护上有更高标准。我们会据此做出风险评估,综合考量投入与收益,选择最优的市场切入方式。对于一个跨国Fintech公司来说,法务合规部门与业务、技术、财务团队的跨部门协同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这种“融入式”的法务工作方式,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4. 根据您的经验,怎样增加商业上的知识和技能?
从律师转型到企业法务的过程中,我最重要的收获就在于学会倾听和观察业务的逻辑。尤其在Fintech领域,技术和产品的迭代非常快,很多创新在法规层面未必有明确的指引,必须通过和产品经理、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密切互动,才能把握新商业模式的风险点在哪里。
提升商业思维并不仅限于阅读商业书籍或金融理论——那些当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身处业务一线,与负责产品、市场、运营的人保持持续对话和跟进。只有真正看过他们做用户调研、分析盈利模式、搭建技术架构,才能在合规设计时对症下药。除此之外,我也鼓励团队主动学习一些财务知识或项目管理方法,比如看得懂企业的财务报表、理解不同融资渠道带来的成本和限制,也清楚如何在内部沟通时高效推进项目。这些“非法律”技能可以在提出法律意见时更具说服力,也更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5. 您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我一直深信,法律和金融科技的结合能够带来许多正向的社会影响。从交易和金融服务的合规化,到让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获得支持,背后都离不开专业的风控与合规体系。我的理想是能够在这样一个蓬勃的行业里,用专业与热情推动合规与创新在更广泛范围内落地,让商业秩序更透明、让资本运作更高效,也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同时,我也希望成为一个能带领团队不断学习、进步的领导者。从知道CLECSS到逐步参与CLECSS,已经超过了10年,CLECSS和Simon前辈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培养与连接更多优秀的华人法律人,也能让我在参与CLECSS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眼界和知识的边界。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对话和传承,让更多年轻人明白“法律+商业+创新”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持续从不同同仁、合作伙伴身上获取灵感与能量,不断迭代自身的认知与实践。
正因为对行业和个人使命的这份热爱与憧憬,我在面对挑战或困境时依旧能保持激情与韧性。无论是在亚洲、欧洲或是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合规与法治理念润入到企业和社会的肌理之中,可能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和优秀产品。我想,这也是CLECSS一直倡导的愿景之一:让法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规则限制”,而成为驱动商业和社会价值创造的重要力量。
联系电邮: admin@clecs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