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第三大诗人,和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相比,白居易一生还算是顺风顺水。但是他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即815年,也有过一次大的波折。
当时宰相武元衡主张削除藩镇,遭到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人的暗害,白居易请求缉拿凶手,被定罪为越职言事,贬谪到江州任司马。
白居易忠君爱国,反而好人没有好报,受到诽谤诬陷。他一肚子的牢骚怨气,于是写下了诗歌《放言五首》,来发泄心中的抑郁不平。
《放言五首·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政治辨伪诗。白居易针对自己的越职言事有感而发,意思是辨别真假自古以来都很艰难,有多少人受到冤枉伤害。
诗歌首联两句“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写古来冤假错案何其多,辨别真伪有多难。有些人早晨还是道貌岸然,到晚上就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这些人善于伪装,隐藏得很深,在他没有自我暴露的时候,谁也识破不了。有些人光明磊落,兢兢业业,又被奸佞小人中伤诬陷。
底事,就是何事。这一联单刀直入地提出问题,看来用人识人,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大问题。
接着颔联“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运用典故,指出历史上用人的失误。臧生奸诈,但善于隐藏,人们错误地还把他当作圣人拥戴。
宁武子看起来疯疯癫癫,其实他才是圣贤。他大智若愚,装呆作傻,目的是要在乱世中保全自己,韬光养晦,不暴露真实的能力,等待时机。
人们只是从表面的假象看人,殊不知有很多人就像臧生和宁子那样,他们善于伪装。
颈联两句“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接着运用比喻,指出真假终究会被人识破。纸包不住火,终究要被火烧掉。假的伪装最终还是要被戳穿。
萤火虫扮得再逼真,荧光闪烁,但毕竟与火不同。荷叶上面的的露珠看起来晶莹剔透,但和珍珠还是有天壤之别。
所以假的可以得逞于一时,但长久必然会露出马脚。只要人们出于公心,仔细观察,就不会被假象所蒙蔽。
诗歌尾联“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尾联承接上面的萤火露珠,指出辨伪的方法。用真正的柴火和明珠来做对比,假的就会原形毕露。
燔柴,指明亮的大火。照乘,指晶莹的珍珠。诗句的意思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但是如果故意不拿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来作比较,那就无话可说了。
很显然,这最后一句,作者是在为自己辩白,明明他主张缉拿暗害武元衡的凶手是出于公心,却要戴上越职言事的罪名。这不是有人在故意陷害吗?
白居易是诗歌高手,他善于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或记叙事件,感慨时事。而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完全不同,几乎全是议论和说理。而且由于出现五个反问句式,气势咄咄逼人,并无空洞之嫌。
综上所述,这首诗分别运用典故、比喻和反问,进行议论和说理。诗歌不只是在为自己的直言取祸贬谪江州鸣冤叫屈,更是对当时是非不分的社会现象的揭露和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