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虫子呀?头上竟然长着两个“大蒲扇”

百科   2024-10-14 16:57   北京  


来源:2009年尼康显微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大头照

来源:www.macroinvertebrates.org
全身照

呆呆




奇奇怪怪的虫子又来了,这次的虫子头上自带两个“大蒲扇”,有没有哪个小可爱能猜中它的真身是谁?



呐呐,答案揭晓,这个长相怪异的家伙其实是科Simuliidae昆虫的幼虫。

来源:见水印

(读音,ruì),因其成虫形态与蝇类十分相似,体小、黑色,故俗称黑(blackfly),是类世界性分布的医学昆虫。

来源:m.espacepourlavie.ca


成虫翅大、足短,前、后胸缩小,中胸发达,背面隆起如驼背,雄虫尤为明显,故又俗称为“驼背”或“挖背”。

来源:www.inaturalist.org

雄虫接眼式,上眼面大,下眼面小;雌虫离眼式;无单眼。

来源:http://treatment.plazi.org/

爱氏蚋 Simulium adersi 左:雌性 右:雄性

雌蚋成虫刺叮吸血极为凶猛,被刺叮的皮肤出现红斑、水泡样皮疹、化脓性或坏死性病变。如果被刺叮者本身就有免疫功能缺陷,还会出现强烈的过敏性反应,继发蚋热病、过敏性哮喘、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眼眶蜂窝组织炎和过敏性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

雌蚋群聚刺叮家畜时,轻者造成乳产量和肉产量下降,重者致死家畜,造成疫情。

来源:www.biodiversityinfocus.com

二色蚋 Simulium bicoloratum

另外,有些种类的雌蚋还是重要的病原体媒介,可以传播人畜盘尾丝虫病、人欧式曼森线虫病、禽鸟住白细胞虫病和人兽水泡性口炎等疾病,造成严重的医学问题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比如,在非洲、拉丁美洲的沿河地区,恶Simulium damnosum可传播旋盘尾丝虫,该虫可寄生于人体内,引起人类的盘尾丝虫病,严重时可导致眼盲。

来源:参考文献1

蚋类是完全变态昆虫,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雌成虫一般都刺叮吸血,而雄虫因口器退化,不吸血,吸食植物汁液、花蜜等,交配后不久即死亡。

来源:extension.entm.purdue.edu

蚋类昆虫生活史

雌虫通常选择无污染的流动水体、水生植物、枯枝落叶或石块上产卵,每批产卵少者50~100粒,多者可达500~1000粒,在基物上排列成单层或多层的卵块。

来源:参考文献2

黄带蚋 Simulium guianense 


幼虫常在流水中孳生,其形状特殊,后端明显膨大,中间比较细,前端头胸部稍微膨大。头长方形或梨形,前端有1对可以伸缩并具有放射性刚毛的头扇(cephalic fan),用来滤食。

幼虫进食时,两个头扇会张开,捕捉经过的碎屑(小的有机颗粒、藻类和细菌)。幼虫每隔几秒钟就会将头扇上的捕获物刮入口中。

来源:参考文献3

一洼短蚋 Simulium  iwatense


幼虫前胸第一节具单腹足,后腹具钩环与一可缩入体内的尾鳃。幼虫可以其后环固着在物体上,或靠丝线等在水中进行移动。


来源:见水印


而且幼虫喜欢聚在一起生活,当你看到它们时,经常会发现密密麻麻一堆:

来源:见水印

末期幼虫用泌出的丝缠绕编织成半裸茧,再进行最后一次蜕皮变蛹而包被于茧内。更有意思的是,蛹前胸两侧具外露的丝状、球状或囊状的呼吸器官(鳃器)

来源:参考文献4

爱氏蚋 Simulium adersi  21: 蛹;22: 茧;23: 右蛹鳃

就说,像不像扎着两个马尾辫。

来源:见水印

我国既是蚋重要分布区,也是蚋害严重地域,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有"小虫似蜹"的记述,目前已知300余种,可见对蚋的生活习性和防治工作的研究仍非常重要。



往期 回顾


全网首发|国内首部《中国胡蜂科昆虫原色图鉴》,系统总结胡蜂科昆虫分类
昆虫长大后,有小时候的记忆吗?
令人惊叹的昆虫世界
《中国脉翅类昆虫原色图鉴》重磅发布,收录我国80%的脉翅类昆虫
第一次看到长得这么,这么支棱棱的虫



“人呆手户”微信视频号、

抖音号正式开通啦!

欢迎大家扫码关注!








图片来源:Google 来源见水印

1 Lévêque, Christian & Hougard, J & Resh, Vincent & Statzner,

B & Yaméogo, L. (2003). 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diversity 

in the tropics: what did we learn from 30 years of

Onchocerciasis Control and the associated biomonitoring of

West African rivers. 1-27. 

2 Santos-Neto, Cláudio & Hamada, Neusa & 

Couceiro, Sheyla. (2015). Bionomics of the Black 

Fly Simulium guianense (Diptera: Simuliidae) 

in Northeast Brazil. Florida Entomologist. 

3 Kim, Sam-Kyu. (2015). Morphology and Ecological Notes

on the Larvae and Pupae of Simulium (Simulium) 

from Korea. Animal Systematics, Evolution and

Diversity. 31. 209-246. 

4 Craig, Douglas A. & Mary-Sasal, Nathalie, 2013,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imulium (Meilloniellum) adersi 

(Pomeroy) from Mayotte, Comoro islands, with comments 

on bionomics and biogeography (Diptera: Simuliidae),

Zootaxa 3641 (2), pp. 129-148 : 131-144

5 蔡茹.蚋科昆虫分类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

6 寻慧.索科线虫和微孢子虫侵染五条蚋幼虫的组织学和转录

组学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21.

7 王强.江西病媒昆虫蚋分子鉴定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本期小编:桃花岛主

审校:采虫翁、户儿娘娘

原创作品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转载

1.请标注作者、微信名、微信号、二维码

2.请尊重原创,保留“人呆手户”名片

3.授权联系:zbxb7@cau.edu.cn

《植物保护学报》购买方式 


人呆手户
一花一虫一世界,美图美文美一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