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建设“一带一轴、三核四极”多中心格局

楼市   2024-09-21 19:19   北京  

作为全国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唯一试点,《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已于近日获国务院批复。


该《规划》的正式获批,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了示范样本。


 具体内容如下 

👇👇👇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函〔2024〕137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


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广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广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广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8.0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9.8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29.1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9.7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135.0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9%;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5.42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南沙新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深化与香港、澳门协同发展,加强与深圳“双城”联动,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与佛山、清远一体化发展,加强广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四、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高标准建设南沙新区。巩固广州北部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珠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系统保护和集约利用海域、海岛、海岸线资源。保障现代都市农业空间需求,拓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空间需求,优化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布局,支持特色海洋产业集群。强化国际航空、航运、铁路枢纽功能,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做好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预留,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统筹水利、能源、环境、通信、国防等基础设施空间,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城乡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严格开发强度管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有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整体保护白云山、珠江等自然山水格局,加强岭南文化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五、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规划》是对广州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健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将规划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六、做好规划实施保障。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要指导督促广州市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规划》印发和公开。广州市人民政府要依据经批准的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依据详细规划核发规划许可,加强城市设计方法运用,建立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统筹管理制度,强化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立健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自然资源部要会同有关方面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加强指导、监督和评估,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多规合一”改革的决策部署,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国务院

2024年9月15日


面向2035

广州这样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深度解读来了 

📄📄📄


作为全国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唯一试点,《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获国务院首批批复,该规划是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总纲。


作为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唯一部署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城市,广州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坚持规划引领,打造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典范:高点站位,勇担“世界-国家-湾区”时代语境下的新使命;出新出彩,擘画融湾向海、全域繁荣的新蓝图;砥砺奋进,谋划阔步迈入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新征程。



新使命

坚持全球视野

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

建设具有经典魅力

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广州一直是我国的南大门,是链接世界与中国的重要窗口。自公元前214年建城以来,兼容并蓄的岭南风范、广交天下的开放气魄、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一直深深镌刻在城市的基因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获国家批复三版总规,城市定位从“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跃升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不断提升。


进入新时代,广州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发挥所能所长,在全球和区域网络中行棋布阵,加快锚定广州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2035城市新坐标:





1

从全球来看,广州要对标世界标杆城市,强化中心型世界城市链接全球和配置高端要素的能力;

2

从全国来看,广州作为国家双循环战略的节点枢纽,应发挥国家综合性门户和重要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3

从湾区来看,广州作为大湾区“一点两地”的核心引擎,应引领湾区发展,深化区域协同,共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城市群;

4

从全省来看,广州要建设高能级省会城市,提高全省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空间结构规划图


《规划》锚定一个目标愿景、6个城市性质、4项核心功能描绘城市发展蓝图。


——一个目标愿景刻画广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引领示范价值


建设“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打造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是广州面向2035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广州要发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锚定广州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发展坐标,建设具备全球吸引力、集聚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六个城市性质与四项核心功能要求广州成为更高水平引领国际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国家赋予广州“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要求广州发挥“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的核心功能,为广州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六个城市性质与四项核心功能立足全球视野、国家职责、历史传承,点明了广州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要求广州不断增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引领力,建设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源、驱动全省高水平协调发展的发动机;更点明了新发展阶段下广州以商贸保持发展定力、以产业保障发展活力、以科创保持发展动力、以开放整合多元外力的新动力逻辑,意味着广州要成为链接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高地,发挥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作用。


新蓝图

从“云山珠水”到“融湾向海”

塑造多中心、组团式、

网络化的美丽国土空间格局





面向2035,跳出广州看广州,以“湾区—流域”更广阔的战略视野,引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南沙新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深化与香港、澳门协同发展,服务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与深圳“双城”联动,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化,加强广清一体化,推动穗莞惠合作,加强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引领建设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市域城乡生活圈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以向南、向东融湾发展为总体方向,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战略空间的支撑作用。经过历版规划引导,广州城市空间框架从云山珠水迈向多中心、跨越式发展,多中心发展格局逐步成型。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以东进南拓谋篇江海,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紧凑布局、融湾发展,优化形成“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


搭建“一带一轴”,推动城市空间向“两洋”和“两江”拓展,打造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廊道。 “一带”为珠江高质量发展带,着力推进广州中心城区与东部中心联动发展,加强城市核心功能沿江聚集与向东拓展,建设成为一流滨水区,打造展示老城市新活力、链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的重要纽带。“一轴”为活力创新轴,延续广州中轴营城的空间脉络,串联东部中心、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狮子洋增长极等重要战略节点,建设成为科技创新高地和新质生产力重要承载地,打造支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


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聚力三个核心,强化多中心组合效应,提升中心型世界城市核心功能。中心城区合理疏解非核心功能,集聚总部金融、创新创意、文化旅游、国际交往、商贸会展核心功能,成为集聚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和展现国际形象的中心区域。东部中心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建设开放高效绿色的门户之城、挺起产业脊梁的创智之城、青春活力共享的山水之城。南沙新区推进先行先试,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建设四个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联动和全域繁荣。以复合交通枢纽建设、优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外溢等多种方式,支撑国家知识中心城、北部增长极、狮子洋增长极、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四个外围综合新城建设,打造都市圈的战略支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网络联动和全域繁荣。


新征程

开创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构筑人人出新出彩的

城市治理现代化典范


更开放,秉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建设通达世界对话全球的广州。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多机场体系,发展欧美直飞航线,加密东南亚、日韩航线,形成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航空交通圈”;打造以南沙港区为纽带的国际航运枢纽,拓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通道;建设辐射全国、连接东南亚、衔接欧亚大陆的世界级铁路枢纽,构建10个方向的对外高铁通道,实现至省内城市1.5小时互达,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5小时直连;增强国家主场外交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建设国际交往会客厅、国际机构集聚区、国际化街区与社区;高标准建设南沙新区开放高地,打造经贸、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前沿地,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


更活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建设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创新广州。加快集聚国家深海、深空、生命科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环港科大等成果转化基地,抢先培育量子、生命科学、深海、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划定工业产业区块,推进“产业保障房”建设,探索产业混合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功能转换机制,推广“工业上楼”,提供从“孵化器”到“大园区”的多元产业载体。提升国际商贸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专业批发市场展贸化、平台化、商圈化发展,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文化亲海等方面彰显特色,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方案。


更人文,延续千年城脉和山水景观,建设富有历史韵味和现代风采的魅力广州。整体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加强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活化;坚持以用促保,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持续推进恩宁路、泮塘五约、北京路等活化利用,在保护利用中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以有利于城市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宜居环境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综合治理为导向有序推动城市更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打造具备国际一流标准、极具岭南文化魅力、自然都市蓝绿交织的珠江景观带“百里画廊”,构建景观视廊,强化天际线管控,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的总体城市风貌。


更包容,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全龄友好的幸福广州。强化人才友好、青年发展、文化包容、生育友好,构建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房、完整产权商品房等构成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建立健全“区域级-城市级-地区级-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打造国际水准的健康城市,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颐养的全龄友好社区生活圈,着力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增加婴幼儿托管、长者食堂、特殊教育、创业办公、技能培训等全龄友好的公服设施配给,让人民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心。


更绿色,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和维育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低碳发展的绿美广州。构建通山达海的网络型生态空间,打造9大生态片区、6大生态节点、共计5000公里的生态廊道,保护水鸟栖息地和“水鸟廊道”,以及鱼类洄游的“鱼道”。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和城园融合发展。整合翠环、碧道、绿道、云道、登山步道等慢行网络,贯通形成520公里山海骑行道,促进全域90%以上的公园慢行连通。构建6条大型通风廊道,连通山林、河湖、湿地、海域等大型生态冷源地,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


更智慧,数字赋能城市安全高效运行,建设全空间、全链条智能感知的数字广州。通过遥感技术、数字高程模型等方法,识别出内涝风险区域、地灾隐患点等,建设全域感知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体系,推动城市安全治理从事后治理变为主动管控。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提升城市风险预警和防控水平,持续拓展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智慧应用场景,搭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的全生命周期运维体系,让广州将变得更“聪明”,更“懂”老百姓和企业需求,构建共管共治新格局,推动形成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来源:中国广州发布、中国政府网


房天下广州
广州房天下新房集团官方公众号。如果你想了解行业内幕、楼市八卦、房企动态、楼盘解析等一切与房地产相关的信息,就关注我们吧,不定期还有惊喜奉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