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系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口第一大县,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该县牢固树立“治安风险可防可控”理念,健全完善治安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全力将治安风险化解在早、处置在小,最大限度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事件发生,连续11个月命案“零发生”,为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调”字为先 下好治安风险防控“先手棋”
起底滚动排查。将婚恋家庭、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等易引发刑事、治安案件的矛盾纠纷作为的重要内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组织乡镇(街道)、县直单位、行业领域,开展家庭安全稳定风险排查,做到滚动式摸排、全覆盖筛查。结合公安机关报警登记情况,对排查出的风险家庭进行登记汇总,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精准评估风险。对摸排上来的风险家庭进行综合研判、风险评估、等级评定,按照婚恋家庭、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等14类家庭安全稳定风险因素,综合评估为三类风险家庭,录入信息化平台。对录入平台的风险家庭,逐一明确包保责任人,开展常态化走访,并根据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前端多元化解。对涉家庭安全风险的矛盾纠纷,按照“抓三级定三责”联动解纷法,压实村级首调首处、乡级联调联处、县级终调终处责任,严格落实“三天必调”“必调三次”工作要求。村(社区)、乡镇(街道)、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县矛调中心采取多元化解措施,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专调解等方式,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严防矛盾转型升级、引发案件。
“控”字为重 织就治安风险防控“三张网”
织密“巡防网”。建立公安民辅警和群防群治力量相结合的巡逻模式,坚持科学巡防,对中心城区划分五个、农村划分六个巡逻防控区域格,重点对文化广场、夜市摊点、酒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高密度巡逻防控;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切实提升快速处置突发案事件的能力,有效防止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街头犯罪案件及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发生、甚至引发“刑转命”。
织牢“监控网”。大力加强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城乡主要街道、重点部位、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城区机关院落、学校等重点单位以及KTV、酒店等娱乐场所视频监控接入公安指挥情报中心;农村农户自建的分别接入村(社区)综治中心,政府驻地的接入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常态化开展视频巡查,对可疑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有效震慑违法犯罪。
织紧“法宣网”。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法治宣传片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经常性开展以案说法、以案示警教育活动,增强群众有事找法、理性对待的自觉性,防止因一时冲动而酿成严重后果。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管”字为要 把住治安风险防控“三要素”
管住“人”。持续开展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清查行动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维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常态排查管控重点人员,精准掌握其精神状态和动向,对重点人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
守住“地”。综合采用“突击式”“地毯式”“拉网式”清查整治方式,重点清查整治易藏污纳垢、易滋生违法犯罪的旅馆酒店、KTV歌舞厅、洗浴按摩等休闲娱乐场所。针对易燃易爆、枪支弹药、剧毒危化品等重点物品,集中清查涉爆企业、城乡接合部、寄递物流等场所部位,全面整改问题隐患和监管漏洞,实现重大安全隐患清零、不流失不打响不炸响的工作目标。
盯住“事”。聚焦重复警情治理,常态化开展巡查,对近年来的有效警情进行全面梳理,确保重复警情全部纳入视线,建立一事一策台账,通过深度分析研判,找准症结所在,针对性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防止因发现不了、降级处理等问题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情况发生。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