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前
语
学校秉持“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理念,以“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增进劳动情感”为目标,开辟校园劳动基地,实施劳动教育,并在劳动实践中将人与自然连接起来;通过“一曼精神种子志愿服务少年团”等志愿服务,让学生致知力行,培养踏实奋斗精神。
本期,让我们一起回望我们的甲辰龙年,聚焦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12月5日,宜宾市二中第15届艺体科技节如期举行。开幕式后,学生们纷纷涌向各社团展厅,沉浸式地体验着每一个社团的活动。这一刻,“躬行格物,砺我品格”的育人目标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2024年,学校常态化开展“坚持劳动实践,悦享幸福童年”主题劳动教育,同时开展以“求真学子成长记”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推出一系列劳动教育课堂,打造了劳动教育特色校本课程,构建了由“自理能力型劳动教育”“实践型劳动教育”“服务型劳动教育”“创新型劳动教育”组成的“多维度劳动教育”体系。
2024年,学校班子成员积极带头参加劳动课程项目优化设计,承担“劳动教育课”的教学工作,躬身践行、率先垂范,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劳育工作的开展。
社团特色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求真教育的一大亮点,劳动教育更在其中深耕。
“大显身手”创意手工社团变“废”为 “宝”,制作各类精美的手工艺术品。奇“丝”妙想丝网花社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美化生活的能力。创意剪纸社团,将传统剪纸的技法技巧与现代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从简从易,注重创新。东篱茶艺社团以浓厚而悠久的茶文化作为文化底蕴,让学生“以茶修身、以茶养性”。小牛顿求真实验室、创意科普社将枯燥难懂的科学原理与知识巧妙地融入各类的实践活动中。创客空间领跑前沿与时尚。学校各类社团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灵的空间,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求真五育”课程体系。
学校开辟校内种植基地,种植香葱、蒜苗、莲花白、丝瓜、黄瓜等蔬菜,通过盆栽,种植兰花、月季花、长寿花、海棠花等多种花卉。学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设在瓜果地旁,将学科知识本土化、生活化,使学生扩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培养了思维。
2024年5月23—24日,学校分别在女学和南岸校区举办了“躬行格物,砺我品格”劳动教育学科育人活动传承美食文化——2023级饺子制作比赛。活动不仅让学生品尝了自己制作的美味饺子,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将创新人才培养融入教育实践,开设了创客社团。创客社团学习内容以编程机器人为主,研究scratch编程车形机器人、图形化编程套件的投篮机器人,利用套件和同组队员进行机器人的外形搭建、结构组装、程序编程等,在挑战老师和学生耐心和毅力的同时,挖掘未知的畅想空间。为了创新型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品格和能力,学校有机融合学科课程与学生生活实践,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融入实践,形成《创客空间》《小牛顿求真实验室》《奇创科技》等校本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形成了探寻健康美食之旅劳动课程,从走进厨房开始,到初试厨艺、小试牛刀、大展拳脚、创意 DIY,让同学们在制作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饮品中,积极进行创意制作。
2024年9月,宜宾市教体局下发了《中小学劳动教育项目清单》(试行),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学校在此前创新探索的基础上,构建出呈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024年,学生的劳动意识不断增强,爱劳动、会劳动已成为不少同学的生活习惯。“树立劳动观念、培育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增进劳动情感”的学校劳动教育培养目标正得以实现。
在首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中,学生代表团依次斩获中学一学区、翠屏区、宜宾市大赛一等奖,展现了我校学生高超的劳动技能。
教师也在实践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理论认识,并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屡屡获奖。2024年,我校劳动教育类获得省级比赛二等奖6个、优秀奖2个,市级比赛一等奖1个,区级比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秉持“崇劳弘毅,躬行格物励我品格”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劳动的熔炉中锻造坚韧,在实践的沃土中播种智慧。展望新年,愿我们始终怀揣热忱,在劳动教育的征途中不断突破,携手绘制更加绚烂的教育图景。
来源|教务处
撰稿|李尚恒 编辑|向秋萍
三审三校|徐植会 王华 黄涛 监制|李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