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距今2.51亿年前,也就是地质史上所谓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近90%的物种突然灭绝了。导致这场大灾难的元凶或许并非什么小行星碰撞或者火山爆发,而是一种卑鄙的微生物。
过去流行的观点认为,这场大灭绝是由位于现今西伯利亚的火山爆发引发的。火山爆发使得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急剧上升,导致气候变暖,海洋酸化,大多数物种来不及适应新的环境,只好纷纷告别地球舞台。
但最近美国麻省理工的地质学家丹尼尔·罗斯曼却认为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事实。他对采自中国的二叠纪末期沉积物的分析表明,这一时期空气中碳的水平(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升得那么快,单靠火山爆发等地质活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似乎难以完成。
但有一种东西可以实现,那就是微生物。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并释放到空气中,如地球上至今还有一种叫产烷细菌的微生物在制造甲烷。当罗斯曼的小组对产烷细菌的基因组分析后发现,这种微生物是在大约距今2.51亿年前进化出制造甲烷的能力的。
不过,这个时间跟大灭绝发生的时间或许只是巧合,要想把两者联系起来,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产烷细菌要想短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甲烷,还大量需要另一种物质——镍。当罗斯曼对来自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物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地质层中镍的含量刚好也在大约2.51亿年前达到最高值。他认为,这一证据足以证明是产烷细菌制造了这场大灭绝。
当然,这也并不排除火山爆发在其中扮演的推波助澜的角色。比如,为什么镍的含量刚好在大约2.51亿年前达到最高值?或许就是因为当时西伯利亚的火山爆发,喷出了大量这种金属元素。
我们有一句俗话叫“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把90%的生物灭绝形容为“万骨枯”,那么,产烷细菌理所当然就是那事后占尽风光的“一将”。
这种现象引起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因为随着环境剧变,如今地球上的物种也在大量灭绝。而这次导演“一将功成万骨枯”悲剧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人类。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我们正在扮演当年产烷细菌的角色。但这个比喻也有不恰当之处,因为随着大量生物灭绝,最终损害的还是人类自己。我们终究不能像产烷细菌一样,在“损人”的同时又“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