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美国大学教师被工作折磨至“筋疲力尽”:美国科学院批评“中国行动计划”带来恐惧和困扰,建议修改移民法 | 科研圈日报

学术   2024-09-04 12:57   北京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海外学界


美国科学院批评“中国行动计划”,建议向在美国取得 STEM 高级学位、愿意留美的外国学生直接发放绿卡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美国国家科学院(NASEM)委员会最新发布了一则报告,显示美国现行的限制性移民政策正在严重威胁到其作为全球科研领导者的地位。报告强调,美国需要放宽对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获得高级学位的移民的签证和居留限制,以维持其科技竞争优势。对此,NASEM 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包括建议美国现行的移民法在以下 3 个方面进行修改:增加 STEM 领域外国专家的绿卡配额、取消对特定国家公民的绿卡限制,并向在美国大学获得高级学位后希望留美的学生自动发放绿卡,以增加指定 STEM 领域的外国出生专家的数量。


报告还建议进行大规模投资,旨在吸引更多国内学生进入 STEM 领域。该报告还针对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中国行动计划”提出批评,指出其给亚裔科学家尤其是华裔科学家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惧和困扰。尽管大多数被美国司法部(DOJ)针对的科学家最终都被无罪释放,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其他联邦研究机构的相关调查“造成了一种不确定和恐惧的气氛,尤其是在亚裔美籍科学家中,这种气氛至今仍然存在”。该报告呼吁政府解决这一“寒蝉效应”,确保科研环境的开放与公正。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NASEM 的呼吁引发了广泛关注,能否获得立法支持尚待观察。然而,专家普遍认为,移民改革已成为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不可或缺的一环。Science News



近半美国大学教师被工作折磨至“筋疲力尽”


封面图来源:Pixabay


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官网消息,美国西部州长大学(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下属实验室发布一份报告,表示大约十分之八的教职人员认为,由于技术的原因,他们总是“在工作”而 64% 的人表示,技术让他们很难从工作中休息一下。41% 的教师表示职业倦怠,这与高度的技术疲劳相关研究人员于 2023 年 11 月对涵盖社区学院、在线非盈利大学和四年制实体大学在内的 359 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教师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技术(EdTech)工具(如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学习模型)时的体验。教育技术(EdTech)工具的兴起以及向更灵活、远程和异步学习环境的转变,使得高等教育发生了快速变化。该报告发现,虽然 92% 的教师希望在课堂上使用更多的 EdTech 工具。只有 42% 的教师认为人工智能工具会对教师产生积极影响,49% 的教师不会在课堂上使用它们。只有不到 33% 的人认为高等教育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中在线教学的教师对教育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未来持更积极的看法。


虽然学术界的倦怠现象并不新鲜,但该实验室的学习创新主管 Omid Fotuhi 认为,技术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一问题。该报告指出, 教师们认为技术不仅对学习具有永久性的影响力,而且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希望课堂上使用技术的教授和持有相反的观点教授之间出现了分歧,这种不断扩大的鸿沟可能会给教学带来挑战和效率低下等问题。(Times Higher Education



· 人工智能


OpenAI 自研 AI 芯片曝光:携手台积电迈入埃米级时代,苹果已下单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OpenAI 正积极推进其首款自研 AI 芯片的研发工作,该芯片将由台积电(TSMC)采用最新的 A16 埃米级(1.6 纳米)工艺生产。据 Medium 网站消息,这款芯片专为 OpenAI 的 Sora 文本转视频服务定制,旨在提升视频生成能力和计算效率。OpenAI 与台积电的合作不仅标志着其在 AI 芯片领域的深入探索,也预示着 AI 技术在硬件层面的重大突破。同时,作为 OpenAI 的重要合作伙伴,苹果已预定 A16 芯片的首批产能,预示着双方将在 AI 领域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


A16 制程结合了环绕栅极(GAAFET)纳米片晶体管和超级电轨(Super Power Rail, SPR)技术,其中 SPR 技术将电源网络转移到晶圆背面,为前表面的信号网络释放更多空间,从而大幅提升芯片的逻辑密度和性能。与上一代 N2P 工艺相比,A16 在相同工作电压下速度可提升 8% 至 10%,或在相同频率和晶体管数量下功耗降低 15% 至 20%,芯片密度也提升至原来的 1.1 倍。这些技术上的进步将使得 OpenAI 的自研芯片在性能上达到新的高度。随着 A16 制程的量产(预计于 2026 年下半年开始),OpenAI 的自研芯片将有机会进入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高性能计算(HPC)等领域,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台湾经济日报、Medium)



· 医学


司美格鲁肽等 GLP-1 类似物不会增加抑郁或自杀风险


2023 年,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在报告了大约 150 例可能使用 GLP-1 受体激动剂药物而出现自杀念头和自残的病例后,启动了一项调查,但结论是没有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揭示目前广泛应用于 2 型糖尿病治疗及减重的 GLP-1 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不会增加用药者自杀或自残的风险。研究人员使用 2013-2021 年期间,来着瑞典和丹麦的、约 30 万名开始使用 GLP-1 受体激动剂(包括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等常用药物)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SGLT2)抑制剂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结果显示,GLP-1 受体激动剂使用者的自杀死亡事件很罕见。平均两年以上的随访数据显示,GLP-1 受体激动剂使用者中自杀、自残或患有抑郁或焦虑相关疾病的比例没有明显增加。与服用 SGLT2 抑制剂的患者相比,服用 GLP-1 受体激动剂人群的自杀死亡、自残或抑郁焦虑等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


此外,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者在同期杂志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显示,对于没有已知存在重大精神健康障碍的人,使用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进行体重管理,并不会增加患抑郁症或自杀行为的风险。这项研究分析了 3681 名参与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症试验的受试者数据,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 2.4 毫克规格的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症不会增加受试者出现抑郁症状、自杀念头或行为等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目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也在积极跟进,并表示初步评估未发现服用该药物与增加自杀风险的因果关系。上述的 2 项研究论文已于 9 月 3 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Karolinska Institute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



· 动物学


古老基因揭秘蜘蛛“沙漏腰”的秘密


封面图来源:Pixabay


区别于节肢动物,螯肢动物的身体结构可以明显分为 2 个部分,分别是头胸部和腹部,不过目前科学家对这一体型形成的相关遗传机制了解较少。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的研究团队发现蜘蛛独特的纤细腰身源于一个古老的基因,这项成果于 9 月 29 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


研究人员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东南部的草原上采集了得州褐狼蛛(Aphonopelma hentzi)的胚胎,并对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的基因进行了测序,确定了 12 个在胚胎腰部两侧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通过逐一沉默温室希蛛(Parasteatoda tepidariorum)胚胎中的这些基因,发现一个俗称“无腰基因“(waist-less)能使得蜘蛛的身体在发育过程中分成两部分,并形成独特的收腰区域。相应地,缺乏这个基因会导致胚胎的发育出现缺陷,导致不连续的蜘蛛胚芽带。“无腰基因”属于 Iroquois 基因家族,这个基因家族可能在数百万年前就出现了,在许多物种的胚胎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昆虫和甲壳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可能失去了这个基因,但它在蜘蛛中保留了下来,赋予它们纤细的腰身。(Science News)



· 医学


诱导培育可移植造血干细胞,或将5年内进入临床试验


人类造血干细胞可以产生与人类胚胎中的细胞非常匹配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然而在实验室中开发可移植人类造血干细胞的尝试一直未能成功。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通过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制造出了与人类胚胎中造血干细胞十分相似的可移植造血干细胞


研究者将在实验室中培养的人类造血干细胞植入了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结果发现,这些造血干细胞成功在小鼠体内转化成了功能性的骨髓,程度与脐带血细胞移植相似——表明移植成功。此外,研究者探究了这些造血干细胞在移植到患者体内之前,是否能承受住体外低温保存,结果发现这些造血干细胞在经过冷冻后,仍能成功移植到小鼠体内。这些发现可能为一系列血液疾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研究者表示,条件允许的话,接下来他们计划在 5 年内进行 1 期临床试验,以测试在人体中使用这些实验室培养的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性。(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公众号“环球科学”)



编写:姚春联、杨梦、陈钰婷、张梦涵、字鑫楠

编辑:石云雷

封面图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环球科学科研圈
《环球科学》杂志旗下综合性学术传播与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