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前同事一个电话,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她女儿今年29岁了,二本毕业后在一家银行工作,每月收入过万,独自有一套房(每月还房贷),性格有些内向,长相也还行。她让我帮忙留意下,有合适的男生跟她女儿牵个线搭个桥……
我一边答应着,一番寒暄后挂了电话。要说周边熟悉的、到了适婚年龄还未结婚的,一抓一大把。有些还是条件还不错的单身狗,父亲催母亲急,种种威逼利诱加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为所动。是啊,一段联姻是两个家庭的契合,还真不是随随便便那么容易成功的。
放眼望去,许多城市的相亲角,男女比例为1:7(或8,9)。女多男少的情况在许多大城市早已居高不下;而在相对闭塞落后的农村,大量的男人又找不到老婆,呈现出一个女少男多的境况。
一个是城市,一个是农村,为何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呢?
据悉,以2022年为例,全国的小学生男女比例为116:100,而到了初中男女比例为115:100,高中为97.2:100,到了大专为90:100,本科为58:100。
这些数据说明一个问题,一旦离开了义务教育阶段,男生的数量就急剧下降,到了大学,女生的数量已超过了男生4成左右。中考和高考,已成了筛选男生的两把大漏勺,许多男生在第一把漏勺里就被过滤掉,不得已被分流到中专、职高等学校去了。
而女生呢,因为享有义务教育的福利,且心智要早熟一些,她们知道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最佳机会,于是拼命卷学习,即使把书读烂也在所不惜。否则只能早早嫁作他人妇,沦落为家庭妇女后,只能在保洁、营业员或进厂打螺丝等这些行业中徘徊。
经过这么一拨洗礼与沉淀,大量的男性往下沉,女性往上走。受过高等教育的男生在大城市成了香饽饽。而女生呢,因本身素质较高,又总想找个各方面条件略优于自己的男生,然而僧多粥少,大量的女生不甘自降条件,只能在时间的洪流中蹉跎岁月,一步步成为“齐天大剩”。
而底层的女性呢,特别是在农村、小镇等地方的女生,只要到了适婚年龄,家里的门槛都会被男人踩断,这里女少男多,以至于彩礼也水涨船高。哪怕女生有些生理缺陷,或长相欠佳,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婆家。
城乡两地的差距,导致了女生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城市的适龄女生人满为患,乡村的女生供不应求。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喜是忧?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类的悲哀呢?
谢谢你看到最后,点个【再看】,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