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族中学科普日活动】加强科学教育 提升科学素养

教育   2024-10-04 09:01   天津  

科普日活动

第2期:诗人与影

加强科学教育 提升科学素养


M Z

天津市民族中学开展学校科普日活动,旨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双驱引领”下的科学教育。通过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学校将在科普日面向全校师生推广科普知识。学生和家长通过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了解学校在每期科普日推送的科普内容或活动。在后续的科普日活动中,学校还将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活动,助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本期科普日由学校初中语文学科组王欣老师讲述诗人与影。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月下独酌》中就提到了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当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李白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孤寂苦闷,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遂有此作。

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生动,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于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与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有他自己,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天上仙境重见。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一直为后人传诵。

“学习强国”平台上的科普时间《为什么影子总跟着我们》提到,影子是光变出来的,因为光是以直线方式前进的,当光照下来时,部分光线被我们的身体挡住了,没有办法照到地面上,而没被挡住的部分仍直直的照射地面,所以就产生了影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人影)

(皮影戏的“影”)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也提到了影,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教版教材《水调歌头》)

此词是苏轼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此词的上片借明月抒发情怀,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排空直入,笔力奇崛。“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可是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

下片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进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代指明月。“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表达出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也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参考:学习强国|每日鉴赏、科普中国


科普知识问答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提到了“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指的是?

01

0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为什么影子总是跟着我们?

03

04

光在哪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你还能想到哪句诗句中提到了“影”?

05

(向上滑动启阅)

参考答案

1.“三人”指的是李白、明月和他自己的影子。

2.这一句描绘了月光移动,从朱红色的楼阁转到雕花的窗户,照在无法入睡的人身上的场景。

3.影子总是跟着我们是因为光以直线方式前进,当光线被我们的身体挡住时,无法照到地面上,从而在身体背后形成了影子。

4.同种均匀介质中。

5.答案不唯一,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描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加强科学教育 提升科学素养

科普日活动是学校为助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而搭建的平台,是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重要路径。学校将会通过精心设计,为学生讲述各领域科普知识,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为将来的学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撰稿人:王欣

核稿人:沈建伟 关雪岩

排版制作:魏佳

领导审核:刘芃 刘和葵

天津市民族中学
以人为本,激发主体,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