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著名作家柳青的《创业史》中有这么一句话,说得很精彩。
他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细细想来,人生可不就是这样吗?如果将关键的那几步重新抉择,很多人的人生就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事实上,对现代人来说,人生虽然漫长,但都不过是少数几件重大事件累积的结果罢了。
譬如:上了什么学校,找了什么工作,去了哪个城市,遇见了谁,和谁结了婚,买没买房等等。当今社会,在很多人的价值观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不同,不也就是因为这几件事情的结果不同吗?
可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很多女子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是掌握在父母兄弟和丈夫公婆的手里。
例如唐代著名才女李冶,就因为6岁的时候即兴写了一首《咏蔷薇》,被其父亲认为“必失妇行”而惨遭厌弃。
10岁时,更是被父亲抛弃。后来,李冶不幸沦落风尘,却凭借才华名垂千古。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
整首诗写得什么呢?非常好懂。
其大意是说:蔷薇花枝条柔软,应该适时给它搭一个架子。否则的话,它就会乱蓬蓬地倒在地上,就像人们心烦意乱的心绪。望着眼前这些乱蓬蓬的蔷薇花枝条,人们会很容易就联想到树木的繁荣与枯萎。
诗写得怎么样了?如果跟那些名人大家的诗作相比,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可是,站在一个6岁孩子的角度来看,诗作写得确实很好。
押韵平仄且不说,至少她观察非常细致,而且联想也很丰富,一气呵成,情景交融。
其中,小诗人将没有搭架而倒了一地的蔷薇,比作人们乱纷纷的心绪,比作少女散乱的发髻,可谓别出心裁。
作为一首即景诗而言,它既抓住了景物特点,又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描写恰当贴切。因此,说它是一首好诗也不为过。
可他的父亲为什么会据此认为她“必有失妇行”呢?就因为诗中的“架却”二字谐音“嫁却”。
其父亲就认为,一个小姑娘才6岁就想着男女婚嫁之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烦乱,长大以后肯定是个行为不端的女子。
于是,在李冶10岁的时候就狠心把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这完全就是将她抛弃了!
尽管其父亲本意是想让李冶在道观清修,修身养性。可是,李冶天性聪慧善感,没有了父母约束管教,一个未成年少女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而且,在唐朝时,多数道观并不清静,反而充满是是非非,根本不适合女儿家寄托终身。
后来,果不其然,李冶不仅没有“安分守己”,反而诗名远播,招来了无数诗友。
至此,她也成了唐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才女之一。可同时,她也成了一个风尘女子。
据史料记载:她与很多男性文人有着不可言说的暧昧关系,仅留下名字的就有朱放,茶圣陆羽,诗僧皎然,刘长卿等。
一个女子有很多男性朋友,即使搁在现代社会也会被人指指点点,何况是在古代封建社会?
最后,多情而聪慧的李冶被唐德宗以“叛国罪”扑杀,着实令人惋惜。
如果当时他的父母不是那么的死板,没有狠心把她送入道观,李冶的人生就会是另外一番模样:或许嫁给了一个情投意合的男子,两情相悦,终老一生;也或许嫁给了一个平庸的世俗男子,抑郁而终。
无论是哪种结局,至少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她都是一个“好姑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文史上,同时也会少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女诗人。
而中国古典诗歌的夜空也会少了几许灿烂,少了一些星光。孰是孰非,热闹永远都是后人的。
红枣书友会,是由微中医团队打造的一个中医爱好者社群,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中医,线上学习+线下聚会,我们将在多个城市设立分会,欢迎中医爱好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