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进行时|打造无障碍之城

政务   2024-11-12 16:01   上海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以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近年来,上海的无障碍应用场景已经深入城市更新,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


共同关注

《公益诉讼进行时》第

第二集:打造无障碍之城




最美图书馆的无障碍之路



杨浦区图书馆,这幢有着恢弘庄重的外表和浓墨重彩内里的优秀历史建筑,建成于1936年,如今更成为了网红打卡景点,网友口中的最美图书馆。


傅老师是杨浦区检察院聘请的“益心为公”志愿者,徜徉在这座历史厚重又书香浓郁的建筑中,他除了作为读者来体验,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依据《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39条,区级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无障碍阅览室或者区域,并且提供有声读物来满足无障碍需求。那么,实际的情况如何呢?两个月前“益心为公”志愿者傅老师和检察官们来到现场后,更加直观具体地感受到了一些不便之处。


在图书馆里,仅仅有一张桌子摆放着无障碍阅读设备,区域内也没有盲文读物和大字读物,区域前没有铺设盲道。除此之外,在乘坐图书馆的电梯时,志愿者也发现,轿厢内未听到语音层报,而这个功能对盲人来说,非常重要。


作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优秀历史建筑,杨浦区图书馆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留存,改动的前提就是保护,与此同时,这里也是公共场所,需要满足各类群体的无障碍需求。在杨浦区检察院的监督和协调下,区图书馆的无障碍化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一次进入了快车道。


两个月后,改造完成。区图书馆在闭馆时段,邀请检察官和志愿者一同来看看他们的整改成果。



读者进门的区域,是原历史建筑之外的拓展区,这部分地面没有铺设80年历史的红缸砖,因此铺设盲道不会破坏主体建筑,而这条盲道的最大功能就是第一时间引导盲人来到了新增的无障碍阅读室。


过去“四人一桌”的局促变成了现在“四桌一体”的大空间,志愿者和检察官都眼前一亮。


盲文读物和大字读物都放置在低位的书架上,方便读者拿取。



现场,两位检察官还请图书馆工作人员演示了图书馆的无障碍设备——大字阅读机。



宽敞的桌面上摆放着大字阅读机,盲文键盘,有声软件,“一键式语音阅读机”。


图书馆内有了专门的无障碍阅读区域,其中创新增设了低位书架、低位饮水机、轮椅停放位,为轮椅出行者提供便利。电梯里也响起了熟悉的语音层报,“无障碍”三个字在图书馆活了起来,就如同这座历史建筑重新焕发出生机一般。




让老年人一部手机走医院



盛夏酷暑,家住静安区的老章,中午饭吃得格外简单。热杯牛奶,煮个鸡蛋,他说这近40度的天根本不想开火做饭。虽然吃饭问题可以简化,但是身为高血压患者的老张,每月的配药还是要亲自跑医院,排队挂号。


那么跑医院配药这件事能不能也像做饭一样,省点力呢?



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的会议室里,公益诉讼检察官们正在讨论的就是如何帮助老年群体简化求医问诊的问题。这一次,大家聚焦的是“健康静安”这款区域性医疗综合服务小程序。


“健康静安”有挂号、问诊、续方等功能,并且已经覆盖静安区所有医院和上海市的20多个三甲医院。然而,小程序内字体太小、页面信息过多等现状,让不少老年人无法顺畅地进行预约挂号等操作。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对于国家机关提供公共服务功能的网站,包括移动客户端,必须要进行无障碍改造。


由于“健康静安”这款公共服务类小程序是由静安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导开发,公益诉讼检察官们来到静安区卫健委信息中心,就这款小程序进行无障碍改造开展磋商。


目前,“健康静安”小程序的用户数是150万人左右,是静安区人口的1.5倍。


在沟通中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要让小程序面向更多老龄人口和视听残障人群。然而,对小程序进行无障碍改造仍属探索阶段,该如何改造呢?公益诉讼检察官们找到了可借鉴的“他山之石”。



这是静安区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网站里呈现了语音播报、大字体、高对比度色彩等非常具体化的功能。这为健康静安这个微信小程序的改造,提供了极佳的样板。一个多月后,静安区卫生信息中心做出了无障碍改造的1.0版本。



改造后的“关怀版”首页只留下来六大功能,其中包括“门诊预约”“延伸处方”,方便老年人使用,同时,字体可以多级放大,色彩实现不同对比度切换。交互更简单、操作更方便。改造测试后,新版本已于2024年7月15日上线,检察官随后来到了静安区为老服务社区向老人们进行功能演示。


适老化及无障碍功能的改造拓展了医院、图书馆这些公共设施的服务空间,为老年市民和残障群体带去了便捷与温暖。




检察机关推进无障碍设施完善

21家码头积极改进



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邮轮码头和旅游景点不仅是城市的名片,更是无数海内外游客的必游之地。然而,对于残障人士而言,这些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出行体验。



2024年7月1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公益诉讼检察官们来到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对这里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此次调查的契机,是“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残疾人在国际邮轮港登船过程中遇到的不便。


在调查中,检察官们和“益心为公”志愿者朱熹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无障碍电梯旁,盲文标识竟然写错了,格式不规范,导致盲人朋友无法准确识别。而在无障碍厕所中,更是存在多处不规范设置。抓杆长度不足、缺少L形扶手、小便池离地高度超标、没有抓手……这些问题都让残障人士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港口出发站厅也没有为残障人士设置的服务窗口。虽然工作人员表示游客服务中心有一块低位服务台是专为残障人士设计的,但检察官们发现,这个低位服务台是凸面弧形的造型,并没有给轮椅使用者留下任何容膝空间,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同样存在问题的还有宝杨码头。在售票处,完全看不到任何为残障人士开设的售票窗口。如果轮椅使用者直接通过日常窗口进行买票,服务台甚至会将坐在轮椅上的人直接挡住,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完成购票。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上海的21家码头里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调查、汇总、分类,并向行政机关制发了检察建议。建议中明确指出了低位服务设施不符合标准、无障碍厕所建设不符合标准等八大类问题,并督促相关单位尽快进行整改。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码头企业对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全面整改。2024年10月18日,检察机关同“益心为公”志愿者、市人大代表再次来到各码头跟进调查,发现整改效果显著。


在宝杨码头,售票处中的一个窗口已经被改成“无障碍售票处”,服务台高度下降,增设了售票员呼叫装置。“益心为公”志愿者朱熹亲自体验后表示,现在完全可以够得到服务台,而且呼叫售票员也非常方便。



同时,吴淞口邮轮港也在原来的服务中心增设了适配残障人士的低位服务台,并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轮椅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接近服务台进行操作。朱熹还建议,如果再增加一些标识来提示无障碍低位设施的位置,会更加完美。


在无障碍厕所方面,便池高度、洗手台高度也已经按照标准重新调整。现在,残障人士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这些设施了。


虽然21个码头整体都整改得不错,但市人大代表洪程栋还是提出了一些“进阶版”的建议。他认为,上海作为超大型国际性大都市,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之处。比如,在邮轮港的颜色标识问题上,不能仅仅满足于有一个标识就行了,这个标识还得人性化、醒目一些。


对此,检察机关表示将充分吸取人大代表和志愿者的建议,在后续公益诉讼办案过程中通过法律监督推动无障碍设施不断优化升级,让无障碍设施不仅“有用”“能用”,更要“好用”“易用”。


有温度的“人民城市”应该是一座无障碍之城。上海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重点聚焦无障碍环境的建设,通过公益诉讼的高水平监督,帮助残障人士和老年群体等特定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更便利地享受这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彰显出“无碍”且“有爱”城市的温度和人文关怀。

上海检察
上海检察设置动态新闻、服务平台、检务公开三大功能,向公众主动推送检务公开信息,提供法律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