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有道理吗?今年有没有洪涝灾害?

文摘   2024-11-10 08:44   广东  
关注我的你,是最善良的!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今年有没有洪涝灾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俗语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经验,其中“俗话说大早之后,必有大涝’,有道理吗?为什么这么说?


01
俗话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有道理吗?
相信不少人都有听说过这句老话了,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对此是比较了解的。“久涝必有久旱”,这是一句非常古老的谚语,在我国很多的地方都有流传,只是在各地的 说法可能不同,比如“久雨必有久晴”,或者是“大旱必有大涝”等等。
但是意思是差不多的,说的是一个地方如果长期下雨之后,必然会有长期晴天。或者是长期的干旱,那么在后面就容易出现持久的降雨。
而在今年南方很多地方的雨水就有点偏多,

在过去的4月份,
南方多地就出现了持续的降雨,就连五一假期期间也几乎是天天都有降雨。
这也引起了一些网友的担忧,说今年是“早涝”,从而会担忧后面会出现“久旱”。像我的父母和村里的一些老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说今年春季的雨水太多了,实在是有点不寻常,在后面就可能会长时间不降雨,甚至出现旱情。
那这句老话还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久涝必有久旱”这一说法,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指的是长时间的降雨之后,往往会跟随着长时间的干旱。这种规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其实这也不完全是没有道理的,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喜欢养花种草的朋友们应该比较清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不浇水,那么等到那一天想起来了,再次给它浇水,
就会发现这些水大部分都是在表面,

并且如果浇水过猛,
水还会流得到处都是。
相反,如果经常降水的花草,那再次给它浇水,就算是水很大,也会快速的浸到泥土里面去了。而在自然界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地方长时间不下雨的话,即出现了“久旱”,那么如果突然就下雨了,一般这样的降雨都是比较大的。而这样的雨水并不会马上被突然吸收了,而是会直接流过不透水的干燥的土地。
这样的情况下,随着雨水的增多,这些雨水很快就会汇集成一块,这些雨水就会凭借极大的动能而在地面上不断流动,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冲走地面上的一切,当它足够大的时候就会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相反,在长期的下雨以后,也容易形成长期的干旱少雨。这些都是古人的观察总结,也是大自然的一些规律。
类似的还有“夏季有多热,冬天就有多冷”,或者是“大旱之后必有大灾”,这里说的是如果长期干旱,那么在后面就容易出现严重的“蝗灾”。大涝之后必有大疫,更要引起重视。
在“大旱之后有大涝”这句谚语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大涝之后有大疫”,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洪涝灾害发生之后,大量的积水为蚊虫、苍蝇等病媒生物提供了滋生场所。这些病媒生物会传播各种疾病,如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此外,洪涝灾害还会带来很多的污染物,甚至淹死很多的家禽家畜,在它们死掉之后,很快就会腐烂,然后滋生细菌、病毒等,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大的传染病。
尤其是还有一点,洪涝灾害还会导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引发水源性疾病的流行。同时,由于洪涝灾害导致的环境破坏和人口迁移,还会加剧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

因此古人这话,也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灾后防疫工作的。只有做好灾后防疫工作,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这句俗语并非毫无道理。首先,大旱和大涝都是极端天气现象,它们的发生往往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当大气环流异常时,可能会导致长时间的干旱或强降雨天气。例如,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某些地区可能会经历长期干旱,而随后的拉尼娜现象则可能带来异常丰沛的降水。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异常,造成某些地区的干旱。而拉尼娜现象则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降低,常常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强降水和洪涝灾害。当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导致一些地区由干旱转为多雨,印证了“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的说法。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在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气候变暖导致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使得降水变得更加极端化。当一个地区经历长期干旱时,大气中的水汽会逐渐积累,最终在某一时刻以强降雨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的气象学依据。

除了气象因素,地质和水文因素也在“大旱之后,必有大涝”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一个地区经历长期干旱时,土壤变得干硬,植被减少,这些都会削弱土壤的吸水能力。当大雨来临时,水分无法迅速渗入土壤,导致地表径流增加,进而引发洪涝灾害。

长期干旱会导致土壤结构的变化。干旱使土壤颗粒紧密结合,形成坚硬的表层,阻碍雨水的渗透。这样的土壤在遭遇强降雨时,雨水难以迅速渗透,导致大量水分在地表汇集,形成洪水。此外,干旱还会导致植被减少,植被的减少进一步削弱了土壤的固水能力和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长期干旱也会影响水库和河道的管理。在干旱期间,水库水位下降,河道流量减少。然而,当大雨来临时,原本干涸的河道和水库可能无法承受短时间内的巨大水量,导致洪水泛滥。因此,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对于应对旱涝急转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史记录来看,确实有一些年份在大旱之后出现了大涝。例如,在中国历史上,有些时期出现过大旱后紧跟着大涝的情况。此外,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这使得大旱之后出现大涝的可能性增大。在某些年份,由于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夏季旱涝急转的现象变得更加频繁。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并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气象专家表示,降雨偏多年份和降雨偏少年份的出现多呈现周期性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每次大旱之后都会出现大涝。此外,有专家指出,这一说法只是传说,并不完全灵验。
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看,大旱之后的大涝可能与水分蒸发和降水的关系有关。长时间干旱会导致大量水分蒸发到大气中,当这些水汽凝结成雨时,可能会引发暴雨和洪涝。但这种现象并不是每次都会发生,因为气候系统复杂多变,受多种因素影响。
俗话“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它更多地反映了自然界的某些周期性和规律性变化,但也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哪些年份出现了大旱后紧跟着大涝的情况?
在明朝崇祯年间(1637—1643年),中国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全国大旱,这场干旱波及南北23个省份,导致严重的粮食减产和社会动荡。紧随其后的1823年,中国发生了大范围、多流域的严重雨涝,海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均有大片大涝区。
清朝光绪初年(1875—1878年),中国也经历了严重的旱灾,被称为“丁戊奇荒”,之后的1876年至1878年间华北地区再次遭遇大旱。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如高温热浪、暴雨洪灾、飓风山火和极端寒流等的发生频率持续增加。例如,亚洲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全球变暖与近20年最严重的气象灾难存在关联,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极端天气。人类活动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为影响已经大大增加了一些地区发生热浪的概率。全球气温每上升1℃,导致极端降水强度增加。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在时空上延伸,形成复杂的气候变化影响链,由自然生产系统影响至经济生产系统,乃至社会运转系统。未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趋强,同时复合型事件和并发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将增加。将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单个极端事件相联系的事件归因发展迅速,强化了人类活动对极端高温、强降水事件、热带气旋等许多极端事件(包括复合极端事件)强度和发生概率变化。
降雨偏多年份和降雨偏少年份的周期性变化是如何的?
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川东区的雨季降水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其年代际变率为-2.701毫米/十年。此外,川西高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降水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1965年左右出现了雨季降水量的最大值,在1977年和1997年出现了最小值。
从年际变化来看,渭河流域在1961—1985年间有9年的降水距平超过50 mm,偏多年份平均偏多70.2 mm;而在1985年之后的25年间,仅有2003年出现了异常偏多,超过了50 mm,偏多年份平均偏多33.4 mm。这表明渭河流域的降水偏多年份在不同时间段内存在显著差异。
另外,根据《气象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夏季降水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分布:在年代际变化尺度上,降水存在22 a左右的周期,且在1977年后信号较强;年际变化尺度上以7 a周期为主。这说明降水偏多年份和偏少年份在不同时间尺度上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降雨偏多年份和降雨偏少年份的周期性变化在不同地区和时间段内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川东区和川西高原的雨季降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渭河流域的降水偏多年份在不同时间段内存在显著差异。
长时间干旱对大气中水汽凝结成雨的影响是什么?
空气湿度降低:干旱条件下,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通常较低。根据气象条件对凝结水形成的影响研究,较高的空气湿度是凝结水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干旱环境中,由于空气湿度较低,水汽不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减少了降水的可能性。
温度差减少:适当的温度差是水汽凝结的基础条件之一。在干旱地区,由于地表温度与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差减小,使得水汽冷凝的机会减少。这意味着即使有少量的水汽存在,也不容易在地表形成足够的露点温度,从而抑制了降水的发生。
风速变化:风速对于水汽的输送和凝结也有重要影响。在干旱条件下,风速可能过快或过慢,这都会限制水汽的凝结。例如,强风会增加冷凝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降低两者之间的温差,使地表更难达到露点温度。而过慢的风速则不利于水汽流动和能量传输,同样不利于凝结水的形成。
全球变暖效应:随着全球温度升高,虽然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但干旱地区的空气更加不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导致干旱变得更加严重。这种“湿的更湿,干的更干”的效应进一步减少了干旱地区降水的可能性。
气候系统复杂多变受哪些因素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的变化、火山活动以及气候系统内部的变率等。例如,太阳辐射的变化和地球轨道的变化都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此外,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也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气候系统在年际到千年时间尺度的变化,例如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决定了全球气候的年际变化;大洋环流的变化主控了气候系统从年代际到千年时间尺度的变化。地质构造活动导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是地球气候在百万至千万年冷暖波动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则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上。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越来越多的CO2,导致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人类活动导致美洲、欧洲和亚洲区域极端强降水增加。此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气溶胶浓度变化、年代际自然变率等因素也会影响极端温度变化。
气候系统的复杂性还在于它包含了一系列正负反馈机制。碳酸盐—硅酸盐负反馈机制是稳定地球气候系统宜居气候环境的重要原因;冰—雪反照率正反馈是气候系统在冰期—间冰期之间转换的放大机制;水汽正反馈机制放大了二氧化碳温室效应。这些反馈机制的抑制或放大作用使得气候系统的变化更加复杂。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已成为扰动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年会不会出现大的旱情呢?

其实这里有必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今年虽然在南方多地出现了持续的降雨,但是到底算不算“久涝”,这个还是有待商榷的。
也就是说,虽然很多地方出现了降雨,但是降雨的幅度并不是太大。因此以此就来判断今年会出现大的旱情,还是有点太早了。不过在今年初的时候,水利部就发布了预测,说今年我国的汛期总体形势旱涝并发,涝重于旱。而且目前也确实应验了,那就是今年的大雨偏早、降水偏多、暴雨偏强、高温偏多,总体来说是涝重于旱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老祖宗的这句“久涝必有久旱”,这一规律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
推动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室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