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洲际导弹之父——屠守锷

政务   2024-11-04 19:12   甘肃  



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包含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金昌市科学技术协会、金昌市科技馆、金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专栏《弘扬科学家精神》,重点宣传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科学家事迹,引导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参与科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勉励今时今日的人们:不辜负前人的心血,敬畏生命的价值。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湖州人,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回国之旅花了3个月时间

屠守锷生于浙江湖州的南浔镇。历史上的南浔不仅有“诗书之乡”的美誉,更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屠守锷的父亲屠维屏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家境虽不宽绰,但一直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屠守锷少年时在家乡读书,后进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及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就读。1932年1月29日,途经上海码头准备回乡的屠守锷,突然听到天空中传来阵阵轰鸣声,日军的轰炸机一架接一架俯冲下来,将密集如雨点的炸弹倾泻而下,原本繁华喧闹的码头瞬间陷入一片火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立下了“航空救国”的志向:一定要为死难的同胞报仇,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

1936年,屠守锷抱着航天救国的决心,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航空系。1940年,屠守锷从清华大学航空系顺利毕业。1941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完成《横向加强筋薄板的强度》论文,获硕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他应聘入职布法罗寇蒂斯飞机制造厂,成为一名飞机强度分析工程师。他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实践机会,整日伏案工作,在工作中掌握吸收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技术。在得知抗战胜利消息的第二天,他来不及作任何准备,毅然辞职回国。归心似箭的屠守锷从美国东部的布法罗横穿北美大陆,历时40余天到达西海岸的旧金山。由于旧金山没有去中国的客轮,于是就搭乘去青岛的运兵船,历时整整3个月,屠守锷历经艰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学成归国的屠守锷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航空系副教授、教授。1948年,屠守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可以发射”鉴定书上签下自己名字

从回国之初到1957年,屠守锷一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应聂荣臻元帅之邀,他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成为钱学森院长领导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负责导弹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导弹研究对于屠守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和当时的很多专家一样,一切从零开始,在摸索中开展导弹研究。正如他后来所说,“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国家需要我干这一行,我当然要全力以赴!”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关系走向恶化,苏联相关专家在1961年撤走。在这种情况下,屠守锷临危受命,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副院长,全面主持技术工作。面对困难,他经常说:“人家能做到的,不信我们做不到”“我们自己要掌握这个技术,让别人不敢轻易碰我们。”他和同事们广泛听取意见,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潜心研究,制定了“八年四弹”(“四弹”指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中远程导弹、洲际导弹)规划,该规划成为我国导弹与火箭技术发展的蓝图。

1965年3月,中央作出重大决定:尽快造出中国首枚远程导弹,屠守锷被任命为该工程总设计师。他把所有的精力、智慧都高度集中在工作上。说话时,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字词;走路时,节奏快、步子大,绝不多浪费一步。1968年,屠守锷制定了远程导弹的初步设计方案。1971年9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枚远程导弹半程飞行试验获得成功。但远程导弹要投入使用,必须经过全程飞行的试验,然而这次试验被搁置了整整9年。直到1980年,屠守锷才开始准备洲际导弹的远程发射试验。他每天在火箭试验阵地和发射阵地之间往返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有的时候一天要工作20个小时。当导弹终于在发射架上竖立起来的时候,屠守锷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但他还是又一次爬上了发射架,仔细地进行了最后一遍检查。1980年5月18日,作为我国第一枚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屠守锷在“可以发射”的鉴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伴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导弹穿过云端,越过赤道,精准命中了万里之外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战略导弹核武器达到了新水平,拥有了洲际打击能力。 

解决更大推力火箭的办法就是“捆绑”

在对我国远程导弹攻关的同时,屠守锷还担任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1975年11月,由远程导弹改进而成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使我国的运载火箭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根据发射不同卫星的需要,屠守锷领导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技术状态的适应性修改,成功研制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运载能力等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该火箭投入使用后,对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屠守锷以超前眼光提出了高速度、少投入这个发展大型运载火箭的最佳途径:“我们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解决的办法就是‘捆绑’。”后来我国研制的长征二号E火箭,就是以长征二号C为基础,经过捆绑助推器等技术改进而成,即“长二捆”火箭。

为加快推进“长二捆”的研制,年逾古稀的屠守锷亲临第一线和有关专家一起讨论,研究捆绑火箭动力学数学模型、计算方法、试验方案。同时他积极宣传研制捆绑火箭对我国航天发展的意义,推进我国运载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火箭成功进行了首次发射,我国航天人由此创造了用18个月研制一枚新型捆绑火箭的世界航天奇迹,为我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退居二线后,屠守锷先后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技术顾问、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这位从少年时代起便以航空救国为己任的科学家,直至生命尽头,始终奋斗在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线。在他看来,“最快乐的事就是完成一个个任务。”

“守锷”意为铸剑和掌剑

1998年,屠守锷捐赠了私人积蓄30万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宏志清寒助学金”。他特别嘱托,不用他的名字命名奖学金,也不要对外宣传。该助学金主要资助那些“生活朴素,乐于助人;学习态度端正,有勇气追求真理;贫而有志,穷且益坚,愿意改变祖国和家乡面貌”的学子。一批批学生受助完成了学业,一代代航天学子在屠守锷献身为国的精神激励之下奋勇前行。

屠守锷用一生诠释了自己名字的含义:“锷”乃刀锋,“守锷”意为铸剑和掌剑。“守锷”寄托着家族对他深切的期望,也蕴含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和担当。洲际导弹是保卫祖国的长剑,人如其名,屠守锷心怀“国之大者”,矢志国之重器,铸造长空利剑,守护国家安全。


来源:西安科技工作者之家


编辑:许   菲

责编:田红娟

审核:马丰友




金昌发布
我们将在这里为您第一时间发布金昌政务信息和民生资讯,讲述金昌好故事,传播金昌好声音,展示金昌新形象。产业集聚、幸福美好、文明精致、生态宜居、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金昌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