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遇到个老人,礼貌性给他打声招呼。
老人住养老院,回家拿东西,絮絮叨叨跟我说在养老院跟人合不来,回家孩子不愿意之类的话。
我只能稍加安慰“养老院多好,养老院管吃管住,不用自己做饭,人多又热闹。”
人老了,有个自己的房子挺幸福。能自理的时候,自己做饭洗衣服看电视,没事串个门找老伙伴聊聊天儿。偶尔儿女们过来看望一下。
有时候可能会有孤独寂寞之感,但相比自由,那点孤独真不算什么。
如果自己没有房子,跟儿女住一起。老人睡眠少,醒得早。醒来不可能老躺床上不动,就要起床走动。一动就有响声。
每天早早地在家里折腾,儿媳不待见。女儿也会觉得麻烦。
说话也要考虑,有的老人爱多话唠叨管闲事,子女可能不爱听。有的子女说话比较直,老人听了也生气。
子女幼小时跟父母的关系亲近无间,长大各有了自己家庭,也有了自己生活习惯,生活理念,跟父母在一起就有了很多不适应。
去年我家被水淹,在娘家住了两天,老爹每天五点半就叫吃早饭。五点半,每次我还睡意正浓。
俩孩子也嘀咕:“我姥爷每天吃饭咋这么早。”
年少时候常常五点被父母叫起来,那时候挺习惯啊。二十多年每天都要叫,到点不叫还会纳闷,睁着眼睛等娘来叫我。
可是又是二十多年过去,我已经习惯没事睡到六点半了。五点就感觉太早。
闺女都和父母不合拍,何况人家儿媳妇。
跟孩子们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鸡毛蒜皮的矛盾。什么起床早,影响睡觉,什么习惯不好家里有老人味道,什么你说话阴阳我,她说话不咸不淡不搭理我之类事。
即使家庭关系融洽,老人有时也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你想想,这个月在他家,下个月住你家。住店一样搬来搬去。
何况老了,很多时候要看着子女脸色行事。即使子女很尊敬老人,他们轮流住着也会心有戚戚。
我在石家庄住院时发现,那边老人生病严重了,一定要在医院。临终时尽量在医院里。
而我们这边习俗,老人寿终正寝最好在自己家里。一看快不行了,赶紧拉回家。
这就有个问题,老人有自己房子的,拉回他的家。如果没有房子,拉到孩子家。
孩子嘴上不能说什么,但是儿媳心里多是不愿意。如果两个儿子,那更要商量一番,敲定最后在谁家。
在农村,没有自己房子,可能最后一次在谁家,都会给兄弟之间弄个纠纷出来。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草窝。老了,还是要有自己房子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