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勒,我一辈子的家

时事   2025-02-11 12:47   北京  
编者按

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报刊出的《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甘肃高校毕业生西部创业的故事与启示》(点击阅读原文)(点击阅读短评)这块“巨石”,荡起的“巨浪”经久不息地冲击着无数学子的心房。


读者来信、来电一波又一波涌向本报编辑部,或真诚倾诉对扎根西部学子的敬仰、或深情讲述自己对西部的向往、或发自肺腑地表达拟投身西部的干云豪气……

我们从中选取部分予以刊登,期待这份责任担当在更多的人心中激荡、激荡、再激荡;期待这份家国情怀通过你我传递、传递、再传递;期待“投身广袤西部,铸就无悔人生”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连续报道】


大年初六的夜晚,灿烂的烟花在星空下一簇簇绽放。欧阳海怡和家人站在阳台上仰头欣赏着,不时惊喜地评点一番:“看!金灿灿的,多像秋天的胡杨林啊……”

欧阳海怡的老家在江西萍乡上栗县,是有名的“花炮故里”。而今,他观赏花炮的地点在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

今年已是他来到这个南疆小城的第14个年头。2011年,这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的小伙子,怀着高中时期就形成的“边疆梦、西部梦”,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

“当时有两个备选地:甘肃天水、新疆和田。我想都没想,就选了和田,因为这里更艰苦,一定也更缺人才。”欧阳海怡回忆。

当年8月,他如愿来到和田,一头扎进昆仑山北麓的策勒县恰哈乡中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生涯。

浑浊的饮水,肆虐的风沙……一开始,欧阳海怡也曾被种种生活不便所困扰,可最终,他不但圆满完成了志愿服务,还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老乡们是那样淳朴和热情——

“不管认不认识,走在路上如果想拦‘顺风车’,只要笑着招手,老乡不管驾的是马车、驴车、摩托车还是小轿车,都会捎带你一程,哪怕自己绕道也乐意。去老乡家走访,抓饭、烤肉、馕、核桃、杏仁……恨不得家里有的都捧出来请你品尝,拦都拦不住。”欧阳海怡脸上泛起温暖的笑。

更打动他的,是策勒人身上那种干劲——

“作为一个县,策勒很大,有3.16万平方公里;策勒又很小,人口只有约18万人。当地群众用战天斗地的志气,守护着昆仑山脚下的家园。这,深深地打动了我:加入他们,把汗水洒在最需要浇灌的地方!”

瞧啊,策勒正变得越来越好:火车通了、高速公路通了,机场也要开建了;县城越“长”越大,以前逛一圈只需要几分钟,现在没半小时下不来……

“老家人开玩笑说,我已经‘嫁’到了新疆。”欧阳海怡爽朗一笑。如今,他已在策勒成家立业,爱人是本地维吾尔族姑娘,儿子也快3岁了。

“我想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子们说,‘日久他乡即故乡’,当你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觉得一切都那么可爱!”欧阳海怡说,“策勒我已经离不开了。今后的目标,就是建设好策勒——我一辈子的家。”

(本报记者 靳昊 赵明昊 孙金行)

读者来信邮箱:gmrbzgxb@163.com

往期内容↓

“这里,也是我的家!”




2月2日清晨,阳光仿佛为远山近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定结乡拉强村村头,老阿妈普赤刚推开羊圈门,就见不远处有个身影手提大包小裹朝自己走来。
“我来走亲戚啦!再过不久就是藏历新年,祝阿妈普赤啦(“啦”,藏语后缀,表示尊称)一家新年幸福、扎西德勒!”定结乡人大副主席冯晓东放下了手里的大米、面和食用油,喘着粗气说,脸上洋溢着快活的笑容。
……
点击阅读全文


为祖国加“油”争“气”





连日的大雪,给塔克拉玛干沙漠裹上了厚厚的银装。一根根黄色的天然气标志桩整齐排列伸向远方。标志桩下方,是2024年10月刚刚投产的塔里木油田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段管道克英线。

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时不时俯下身子仔细查看。大年初三中午,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部管道工程师胡毅正和同事沿着线路做检查。


见到记者一行,他热情地挥手打招呼,眉毛、睫毛上面挂满了呵气凝成的白霜。

……
点击阅读全文


守护高原人民“心”希望





早上7点多,天还没有大亮,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红便走在了去往医院的路上。街道两旁张灯结彩,时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这天是大年初一,对王红来说,却只是从医20多年来无数普通工作日中的一个。

……

点击阅读全文


更多来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这里有太多机遇等着我!》点击阅读原文

《热爱,就有无限可能》点击阅读原文

《守护!为了万家灯火》点击阅读原文

《“为姐姐的选择点赞!”》点击阅读原文
“家乡,走到哪儿也忘不了!”点击阅读原文

《“我也回来创业!”点击阅读原文

《建设家乡,比别人更多一份责任点击阅读原文

投身西部,我做好了准备!》点击阅读原文

这股劲儿,源自对西部的热爱!点击阅读原文

《在西部,我找到了人生的支点》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最艰苦的地方,我的青春在绽放》(点击阅读原文

《忘不了在西部的那些岁月……》(点击阅读原文

《期待大境界的学子续写新疆传奇》(点击阅读原文

《主动报名到新疆的学生越来越多》(点击阅读原文

《来西部,书写你自己的芳华!》(点击阅读原文

《为投身西部的年轻人点赞!》(点击阅读原文

《回乡创业,我真是回对了!》(点击阅读原文

《奉献西部的情怀,我们会传承下去》(点击阅读原文

《到西部去!我盼着出发的日子》(点击阅读原文

《做西部教育的“接棒人”,攒劲得很!》(点击阅读原文

《能在西部挥洒青春,这辈子值了!》(点击阅读原文

《我为奔赴西部的“队友”骄傲!》(点击阅读原文

《这种光,正是新时代学子应当追寻的!》(点击阅读原文

《这漫天星辉,会照亮孩子们未来的路!》(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因我们这些“种子”而绿树成荫》(点击阅读原文

《扎根西部,此生无悔!》(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有成就自我的无限可能!》(
点击阅读原文

孩子的眼神,我永远忘不掉……》(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需要我们,真真的!》(点击阅读原文

我的心愿是:这幅美景里,有我精彩的一笔!》(点击阅读原文

《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人生吗?!》(点击阅读原文

《“飞”出大山,是为了带着本领“飞”回来》(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俊才西北栖”!甘肃引导青年学子扎根西部创大业》(点击阅读原文

为“俊才西部栖”喝彩!》(点击阅读原文
“全力托举!让青年安下心扎下根”》(点击阅读原文
“投身西部,追寻光、成为光!”》(点击阅读原文
“奉献西部的信念之火,越烧越旺!”》(点击阅读原文
《“让更多学子在西部尽情翱翔!”》(点击阅读原文
《到西部去,渴望即刻启程!》(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光明日报

封面:新华社记者郝昭摄

责编:张永群
编辑:孙岱 

光明日报
思想品格 人文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