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哈尔滨红肠等东北特色菜品,接待酒店内的中华文化展示及互动区域,24小时紧急医疗服务……在2月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介绍了本届亚冬会的服务保障工作情况。
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参赛,是参赛国家和地区以及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一届。
为了给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之余提供宾至如归的感受,组委会努力完善运动员村“家”的功能,营造“家”的氛围,提供“家”的服务,在吃、住、行、医、购等方面作了精心安排。
饮食:吃得安心、食有特色
亚冬会运动员餐厅按照“2个赛区、1个标准”的原则,每天提供20小时不间断供餐,餐厅设置了不同的风味餐区,每道菜品都配备了中英文菜单卡,标注营养成分、过敏原信息等详细参数。同时,还设置清真餐厅,制定清真菜单、清真菜品,并提供特殊餐饮服务。
“我们餐厅里的菜品食材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为了避免浪费,会根据报名人数来测算餐厅需要的食材,有目的地进行采购、烹饪。”亚冬会组委会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陈春晖介绍,“随着运动员入住人数的增加,我们还会密切关注运动员对菜品的喜好,提供更多营养、健康、有东北特色的菜品。”
住宿:住得舒心、保障到位
本次亚冬会在哈尔滨、亚布力2个赛区共有5家接待酒店为34个国家/地区代表团运动员提供住宿服务。
在提供干净、整洁住宿房间的同时,所有运动员接待酒店都按照入住人数配备一定比例的自助洗衣烘干设备。亚布力赛区的运动员接待酒店还根据冬季赛事特点,提供了烘鞋机、打蜡房等特色服务设施。
“了解到一些运动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在接待酒店内设置了中华文化展示及互动活动。在酒店大堂为运动员设置制冰机提供非食用冰块,帮助运动员缓解运动疲劳。”陈春晖表示。
医疗:全时服务、中医上阵
组委会在3家主要接待酒店设置了综合门诊部,有内科、外科、急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医学检验等13个临床科室,以及配套的检验、放射、超声、心电图、药房等医技科室,共配备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138人,为运动员提供每天14小时的医疗门诊、24小时的紧急医疗服务和定点医院转诊服务。
考虑到运动员比赛后肌肉容易受损等情况,综合门诊还提供中医推拿、按摩等服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士英 王东 见习记者胡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