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高铁吃成流水席”,高铁也能更美味

时事   2025-02-07 22:00   北京  
图片

文|朱晓帆


今年,高铁小推车里卖的“零食三件套”火了。

这“三件套”分别是牛肉干、奶酪和西梅干,据网友所述,卖价为100元三包。虽然卖价不低,但不少网友表示本想下车后再去寻找平替,但网上买的西梅干不够饱满,奶酪没有嚼劲,“还得是高铁专供”。当然,不买也不要紧,只要大大方方地向售货员索要试吃,也能够享受到同等的美味。

春运期间,高铁以高效、平价、安全成为不少人的首选出行方式。而如今,洋溢在车厢里的吆喝声已经不再是以前绿皮火车上“花生啤酒饮料矿泉水”“让一让,别碰腿”了,取而代之的是“奶茶咖啡冰淇淋有需要吗”“先生/女士,您点的外卖送到了”等等,人们乘坐高铁的餐食也从面包泡面对付一口,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生活气。

高铁上可以购买盒饭、点外卖已然不是新鲜事。今年返乡路上,笔者打开12306的点餐页面,除了麦当劳、肯德基、和合谷等常规配置,还有郑州的烩面、武汉蔡林记、长沙蒸菜、广州煲仔饭等沿途富有地域性的美食。除此之外,高铁自营的15元冷链餐份大量足性价比高,乘客还能享受“开盲盒”的乐趣,点完餐就可以随意休息,列车员会送餐到座叫你吃饭。价格公道、服务周到,一扫笔者几年前对高铁盒饭的刻板印象。

要看到,高铁餐食之所以能够火出圈,并被大众所认同、接纳、推广,关键在于品质与价格对版。不少高铁餐饮企业开始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严控餐食的制作流程,在传播美食文化上注入了更多的巧思,例如郑州客运段旅服车间推出的小份包装的“小碗菜”,既避免餐食浪费,又能品尝多样化的地域美食,让旅途多了几分乐趣和回忆。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被邻座陌生人“投喂”后,念念不忘这份美味的经历。不难想见,春运途中,南来北往的乘客们汇聚在同一个车厢,带着来自自己家乡的美食,无意间的一次分享,传递了友善和信任,也传递了一份文化——或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或是一份奇妙的体验,这都是旅途中的珍贵礼物。这种传递也像是一座桥梁,连接起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情感。

前两天,“把高铁吃成流水席”登上热搜,这一有趣的现象,也来自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里,你可以适当地放下疲惫,专注于一顿让精神和味蕾都能得到满足的美食。高铁的潜力不止于此,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不少车站优化了行李寄存服务,甚至可以送件进站,实现“人货分离”,轻装出行。

高铁不只是赶路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份情感寄托。我们期待着高铁的服务更加便民、美食版图更加扩大,让高铁不仅有速度和效率,也“更美味”“更美好”。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图片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图片

图片

一“吒”难求!哪吒周边爆单值得思考

“史上最强春节档”,带来什么启示?

假期孩子“电子产品失控”,怎么办?
这个春节,机器人很忙?
10元特色五菜一汤,政府食堂丰富旅游就餐选择



字:朱晓帆
图片:荔枝新闻、京报网、网络等
朗诵:王茜
责编:邢妍妍
编辑:朱晓帆 孙岱

图片

光明日报
思想品格 人文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