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发现桂林 一位导演眼中的漓江四季之美

文摘   社会   2025-01-20 16:06   广西  

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桥/发现桂林 
GUILIN CULTURAL
跟着央视看漓江





系列报道之4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面的漓江。

  

古往今来,漓江以其神秘多变的美,征服了每一位到访者。春看蒙蒙时雨,烟锁漓江;夏有浓碧沉沉,霭霭停云;秋舟缓行江上,维艄听禽;冬日霜风萧瑟,白鹭眠沙。一年之中,一日之间,随着光影、雨雪、雾霭的变化,漓江也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美。因此,每一个来到漓江上看山水的人,看到的漓江或许都不尽相同,获得的体验也不尽相同。

  

《漓江》第二集“四季”用细腻的手法,捕捉到了漓江时节不失、五谷不绝、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

  

本篇“跟着央视看漓江”,邀请到了“四季”的导演冯翊明,谈谈拍摄背后的故事。通过掌镜人的第三视角,看看漓江四季万物生长的颜色,重新发现漓江动人之美


春到漓江两岸青。李腾钊 摄




漓江之夏。李腾钊 摄


生活里的诗意,永远都打动人心

春来,山林吐翠,桃花盛放,趁着春和景明,采一筐桃花制酿一坛桃花酒,让人想到了一句诗:“桃花不管人间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夏天,凉粉果挂在枝头,孩子拿着竹竿打下凉粉果,交给父母制作冰凉可口的凉粉。

  

秋季,思江村的银杏林黄了,淘漉日晒,得白果入汤;乌桕滩沿岸的叶子变红了,人们把树叶摘下来做植物染,把转瞬即逝的季节留在纤维里,穿在身上。

  

入冬,腊肉高高晾晒起来,随季节翩然而至的寒意瞬间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在央视纪录片《漓江》第二集中,导演冯翊明和团队选取了四个富有代表性的风物,以此为切面,生动地展现漓江的四季流转,以及生长在漓江边的人们的多彩生活。

  

从最初的构想,到前期调研、分镜头设计,再到正式开拍、后期剪辑,创作团队用了整整一年半来诉说漓江的四季之美。

  

漓江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河流之一,有着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变奏。要讲好漓江的故事实属不易。一方面,漓江成名已久,无数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都已经描摹过她的美。另一方面,漓江四季这个主题非常宽泛,可取的素材非常多,四时风物、地貌景观、人文风俗,都能展现四季之美。这让作为导演的冯翊明一面发出漓江如宝库的感慨,一面又冥思苦想,不知道从何切入。

  

“如果找不到具体抓手,就很容易拍成一期大型《请您欣赏》节目。拍什么?如何选择并将众多素材结构成片?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也没必要;挂一漏万做减法是必然。”

  

冯翊明定下了“四季”这一集的调性是“安静的、自然的、一如自然”。放到结构中,就是要营造人和自然两条叙述线,通过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场景、事件,交织展现漓江流域的四季变化。

  

在“四季”中,“自然”和“人”都是镜头的主角。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和季节是那样地紧密相连。会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低海拔岩溶湿地。每年三四月,插秧季节,从天空俯瞰会仙,水田如镜,“玻璃田”的美誉由此而来。

  

从古至今,这方秀美的山水养活了无数人家。毛家村的王青和父亲王松展,便是“四季”的主人公之一。

  

王青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他离开故乡,闯荡了些许年,又回到了故乡,还带回了媳妇小赖。

  

王青的父母是很典型的中国农民。他们勤劳、善良、不善言辞。王青的父亲王松展每天都有好多事,打扫庭院,喂鸡喂鸭,田里耕种,还会搞编织。王青的母亲也是一天难见踪影,不是在河里摸田螺捞鱼虾换钱,就是出去打打零工。对老一辈而言,懒惰是万万不可的。

  

在拍摄中,冯翊明特别感动于王氏父子对土地的尊重。“王松展大多数时候比较沉默。可一旦问到关于耕作、农时和作物,他就立刻变身中学生物老师,条分缕析头头是道,甚至还跳到田里给我作实物讲解,能真切感受到他对土地的炽热情感。王青在农活上明显不如父亲,但对土地的热爱是同样的。为了拍摄,我们要走到一些田块里,他都会提醒我们要小心,不要踩到农作物,他的父亲看到了会难过……”

  

创作团队选择了在春天抛秧的时候拍王青家庭。一方面,抛秧是春季的“头等大事”,奠定了一年农事的基础。另一方面,几千年来稻作文化绵长,中国人对稻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它代表了温饱、健康和幸福。尽管时代已经高速发展,会仙湿地的人们仍旧用古法耕种水稻。古人和今人,因为水稻而产生了某种连结。

  

遥想一下千年之前的人们也是选择在春雨绵绵燕子低回的时节抛秧,悉心管护着一亩三分地,一年到头盼着丰收,冯翊明心中就满是对大自然、对劳动者的敬意。

  

冯翊明还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在拍摄早饭时间的故事时,摄影师用来辅助造景的烟饼正好用完了。王青的妻子小赖转身拿出一盒子烟饼给摄影师,着实让摄影师吃了一惊。

  

原来,小赖是城里姑娘,嫁给王青后,来到会仙和公婆一起生活,养育了一对儿女。她平常除了打理民宿、陪伴孩子、孝敬老人外,还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乡村生活。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学习过拍摄,但凭借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小赖的视频作品氛围感拿捏得很好,也让她拥有了大批粉丝。大家通过她来圆自己一个“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落花未扫、山客犹眠”的田园梦。

  

凉粉,大概是过去每个桂林孩子印象中夏天的“专属味道”。晶莹透明的粉、沁人心脾的薄荷、甜丝丝的糖浆,让人欲罢不能,既解暑又解馋。

  

《漓江·四季》把镜头对准了漓江边的凉粉果。阳光炽烈,白昼漫长,广袤大地上,一切在变得壮大。在浓荫的枝叶下,成熟的凉粉果被采下。经过削皮、剖果、晾晒、浸泡、揉搓,琼脂糖析出,自然凝固后就得到了一碗琥珀色的凉粉。这种季节性的、充满原始味道的食物,赋予了人们简单的快乐。而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内敛又深沉的爱,就在这一碗碗亲手制作的食物中。

  

在“四季”许多如诗如画的镜头中,冯翊明最喜欢的一组镜头,是王松展夫妇用高粱做扫帚。散落的高粱秆子捆起来,便成了清扫前庭后舍的扫帚,折射出了中国人“顺应天时、敬惜万物”朴素的生活理念。

  

春天赶花、夏天吃果、秋天赏叶、冬天腊味,按照四季节律生活、做事,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生活,却自带温柔的光芒。“一方水土,一方人家的烟火气,一蔬一饭的生活里的诗意,永远都打动人心。”冯翊明说。


秋意浓郁。李腾钊 摄



漓江如宝库,静待有心人开启

猫儿山小鲵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在这个星球上唯一的生存家园就在这华南最高峰里。

  

在“四季”中,有几段珍贵的画面。为了捕捉到猫儿山小鲵从蝌蚪状态演变成完全形态,副导演刘勇和摄影团队在一年的四个季节里七上猫儿山。这也是一个创举,此前并没有纪录片摄制团队拍摄到这些珍贵的画面。

  

而在拍摄猫儿山小鲵的过程中,创作团队还拍到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写过的石蚕。这无疑是一个附赠的惊喜。

  

冯翊明说,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大家收工后,副导演刘勇扯着摄影师带上设备决定再出去碰碰运气。当摄影师用长焦镜头四处搜寻时,一片扭动的“树叶”映入眼帘。刘勇仔细一看,发现“树叶”是伪装的石蚕,它们正有目的地靠近小鲵的卵袋,想要啃食它们填饱肚子。最终,这些意外收获也被剪辑进了纪录片里。

  

而在漓江下游的一个岩洞里,纪录片团队拍到了正在开花的平乐报春苣苔。这个隐秘又贫瘠的喀斯特岩溶,是平乐报春苣苔在世界上唯一的居所。

  

平乐报春苣苔十分珍稀罕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喜欢洁净的空气和土壤。有数据显示,平乐报春苣苔所处的环境负离子在24000个/立方厘米左右,是普通洞穴负离子含量的7倍左右。

  

事实上,漓江及其沿岸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除了平乐报春苣苔,近日在漓江流域发现全新物种阳朔风筝果也引发了大众关注。阳朔风筝果目前仅分布在漓江畔海拔约120米处的喀斯特石山上,数量极为稀少,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等级划分标准,该物种为极危物种。此外,还有被誉为“超级贵宾”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鹤,也在30年后重新飞抵漓江流域。

  

去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桂林以陆栖野生脊椎动物638种、野生维管束植物3120种、32个自然保护地、面积62.41万公顷的优势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今天的漓江流域,有着比以往更丰富鲜活的样貌,社会向前迈进了,生活的内核却没有改变。人在自然中自然地生活,这种源于生命之初、人类生活本身的优美,是绵亘的人文情怀,是对‘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最好诠释。”在采访的末尾,冯翊明感性地说。


冬雪象山。何平江 摄






END



来源丨桂林日报社记者 韦莎妮娜

值班编辑丨母   丹

责任编辑丨王晓莉

值班编委丨刘教清

桂林日报出品



桂林日报
桂林日报社主办的官方全媒体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桂林党务政务权威信息及其它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