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家里的氛围

教育   2025-01-25 12:31   河南  

有偿征稿,点击查看

文/秋秋

一位网友分享,每天晚餐时,自己和孩子会轮流讲一个笑话。

这个习惯是从网友的爸爸妈妈那里传来的。
因为这个奇妙的习惯,他每次想起自己的家庭时,总是幸福满满。而他也想把这种幸福的感觉传承给自己的孩子——他发现,这么做以后每次晚餐的氛围确实变得很好。

很多年过去,子女们成年后每次家庭聚会时,会回忆家人讲的笑话中自己最喜欢的那个。

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不仅温暖着网友,网友也将这种幸福变成孩子们的人生时刻。
氛围好的家庭里,幸福和爱都是无限传承的。

而幸福其实并不需要大费周章,也不需要很多的钱,只需要一些具体且清晰的小细节而已。

挣钱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有学识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业上的问题,但如果孩子每天郁郁寡欢,没有健康的生命力,那都是为人父母的一种失败。
真正能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孩子养成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是家里的日常 氛围。
1
好的氛围是好好说话
我们都知道的是,父母说话的内容、态度、语气,都深刻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知、性格养成、心理发展,营造的家庭氛围决定着孩子的心理感受。

父母温暖、幽默、充满活力,会让孩子感到放松;

而父母严厉、易怒、脸色阴沉,会让孩子时刻“警铃大作”。
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

在积极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大脑中的神经连接更加丰富,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在不良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大脑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警觉状态而出现一些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变得异常敏感。当遇到问题时,要么逃避要么暴力失控,很难控制情绪。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55387定律:
55387是一条人际沟通定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的,最早是被用于职场培训,后来才应用到家庭教育当中。
  55%是指一个人说话的态度、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动作等;38%是指说话的语气、口吻;7%就是说话的内容,即55%+38%+7%=100%。
我们在跟家人沟通的时候,要保证我们的说话方式能够被接受。
毕竟只有家人愿意听了,我们说的话才能被传达出去。
举个家庭中很常见的例子:
当某人在做家务时,
“主动卷起袖子帮忙,并在争得同意后平和说出自己的建议”比“站在一边傲慢地指点、不耐烦地输出一顿大道理”更能让人接受。
2
好的氛围是——你我是彼此的万能搭子

作家苏珊·施蒂费尔曼曾说:一切的亲子关系都始于陪伴。

通常,我们会认为陪伴是一种付出。

“我愿意陪伴你”,是家长不带着负面情绪,不带着挑剔和指责的眼光,愿意花时间做孩子喜欢做的事;全情关注,做到事事有回应。

一起吃晚餐的温馨时光、一个亲密的拥抱、一场平和的谈论和聊天、一块玩看似无脑的游戏,无论时间长短,只要走心,就是有效的亲子时间。

其实,高质量的陪伴是双向的。

自从有了孩子,陪伴他的同时,我去了小时候从来没去过的游乐场,读了内容丰富的书籍,一起分享了温暖人心的故事,吃了小时候从没见过的零食……
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一起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走得越来越远,看见的世界也越来越丰富。

用一种很流行的话说,父母和孩子,就是“万能搭子”。

幸福就是,你我互相陪伴,孩子开心,父母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滋养。
3
好的氛围需要有趣

周国平先生说,

“有一些正经的父母,自己十分无趣,看见孩子调皮就加以责罚,听见孩子的有趣话语也无动于衷,我真为他们的孩子感到冤枉。

在干旱的沙漠里中,孩子的智性花朵过早的枯萎了。在沉寂的闷屋中,孩子的灵性笑声过早的暗哑了。

如果一个孩子天赋正常却不会幽默,责任一定在大人。”

  想想也是,对于孩子来说,一点小小的事情都能乐得捧腹大笑,如果他在家里不再嘻嘻哈哈,一定是家里得氛围不允许他释放天性和本能。

不论是严苛的不容触犯的家庭规则,还是父母时刻板起的脸,都使得孩子无法彻底放松。

和孩子有生动的互动、一起捧腹大笑甚至一起突破一下规则,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是鲜活的、自己的家庭氛围是有趣的。

就像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一样》,大兔子会耐心和小兔子辩论谁爱谁更多一点。

小兔子用手臂来丈量爱,用蹦的高度来表达爱,用小河、山丘甚至和月亮的距离来诠释爱,每一次,大兔子都用和小兔子同样的方式——夸张的肢体和语言、打破常规的度量方式——用心回应。
“我爱你。”

“有多爱?”

“我爱你,爱你爱到月亮上——再绕回来……”
是,爱哪有什么具体规则呢!
父母要做的最大努力,也不过是放轻松而已。
4
好的氛围是“我会变得更好”

虽然有了孩子的家庭,父母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忙。

但是,能让孩子更加幸福的是,父母从来不放弃自我成长。——有什么能比“你越来越好”更让人开心呢?

父母照顾好自己、经营好自己,才可以带动孩子变得更好。

“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照顾好自己。

当你照顾好自己,你就是以身作则地示范一个坚韧的人、一个幸福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有生活意义的强大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爱惜自己的身体:多运动,吃健康营养的食物,有科学的作息习惯;

照顾自己的情绪:累了要休息,不必过度“无私”;烦了可以暂时离开,把孩子交给另一半带……

关注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遇事不慌,正向看待生活中的小插曲……

积极自我成长: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怎么看待孩子。始终保持自我觉察,终身学习,自我成长。
5
好的氛围需要尊重,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我都不需要跟彼此的期望捆绑。

有一次,孩子跟我说悄悄话:“你知道吗妈妈,小宇偷偷和我说,他想让你也当他的妈妈。”

我忍俊不禁,忙问:“为什么呀?他妈妈对他挺好呀!”

“因为你比他妈妈年轻,能跟我们一起打球。”

我立马明白孩子在说什么。因为小宇是家里的老二,小宇妈妈既要上班,还要照顾俩孩子,根本没时间单独带小宇玩他想玩的。

虽说童言无忌,但如果我被这么比较,也会小心眼地觉得有点失落。

“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是每个中国孩子,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也成为很多人从小到大的心理阴影。

其实,每个人都会因为“比较”而愈感焦虑。

和其他人比先天条件,外貌漂亮不漂亮、身高是否出众、头发是否浓密……

比后天所得,收入高不高、房子大不大、车子贵不贵、孩子优秀不优秀……

大人尚且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比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更何况小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所擅长的也是不一样的。

发掘出孩子的长处,给予夸奖、肯定,会让孩子从心底萌生自信;

给予鼓励、支持,能给孩子带来力量和勇气。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设限地发展优势,看到自己的力量,在自尊和自豪里,成为一个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  
6
最后,一首纪伯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分享给大家,它道出了父母子女一场的真谛: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们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们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愿我们活成这样的孩子,也愿我们成为这样的父母。你我共勉。
作者:秋秋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秋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往期走心文章 · 推荐

“反向育儿”虽好,但也有可能起反作用!

娃为啥总要跟我对着干啊?“叛逆”俩字了解一下

孩子,有求必应是最廉价的善良

对,我就是那个“说话不算话”的妈妈

不管孩子,还指指点点?

孩子新交了个“坏朋友”

好好的孩子,怎么说抑郁就抑郁了?

很多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重点放错了!

孩子开始“盘串”了,我不仅不批评,还非常支持!

夸11岁的儿子“聪明”,他居然说我骂他……

有效唠叨小技巧,亲测有效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深度育儿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