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 —— 2024年北京交通综合治理工作 | 各区篇①

民生   2025-02-10 11:17   北京  


各区交通综治取得阶段性进展 



东城区

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2024年新建天坛北门停车场、大方家胡同停车场、北京工人体育馆停车场等停车设施,新增停车位1039个。全面梳理辖区内常态化交通堵点、乱点,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完成天坛公园、崇文门内大街路口、史家小学等重点区域交通综合治理。

大方家胡同停车场

崇文门路口北进口车道重新布局






西城区

规范非机动车分类停放,西直门凯德茂商场设立共享单车禁停区,引导市民远端停车,设置快递、外卖车临时停放区;加强巡查,专人管理非机动车;北大人民医院协调西直门凯德茂商场为医院职工提供地下停车位500个,阜外医院与万通停车场合作解决停车位100个;完善交通设施,北大人民医院在东门西二环外环辅路南北两侧设置隔离护栏;在节假日及旅游高峰时期,将闲置的通学公交改为通游公交投入运行,开通首站鼓楼、末站德胜门的环形通游专线,有效缓解了热点旅游区域周边交通压力。

西直门凯德茂商场外卖车辆停放区

鼓楼-德胜门通游专线





朝阳区

改善院内就医环境,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等设置立体停车设施;完善商业园区配套设施,在普天实业创新园、朗园station等设置立体停车设施;着重推进老旧厂房改造项目,推进和院文化产业园区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增加122个车位,同时向周边老旧小区居民提供错时共享车位,提高车位利用率。


中日友好医院立体停车设施

朝阳区和院立体停车场






海淀区

积极挖潜新增停车设施,利用腾退用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人防工程合理使用,增设停车位7000个以上;大力推广错时共享停车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等公共建筑协商停车场夜间对外开放。在玉渊潭樱花节期间,鼓励私家车远端停车,开行接驳停车场与景区的“樱花巴士”,接送游客6000多人

樱花节期间接驳车

中关村站改造后非机动车停放有序





丰台区

建设完成32处错时共享停车场,共计1804个共享车位;规范路侧停车位施划与管理工作,全区新增停车位4377个,人防停车位3062个;强化智能管理,依托区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停车资源实时监控、违停执法赋能、停车诱导等智能管理功能,辅助决策治理居住区停车难问题。

丰台区错时共享停车位

丰台区路侧停车管理





石景山区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天马市场北侧的“蟠龙山南路”改造完工并通车,完善街区道路体系的同时兼顾了文化保护,有效缓解了节假日交通压力,避免了车辆穿行停车场的困扰。推进次干路、支路建设,建成通车衙门口西路、衙门口二号路、衙门口十一号路、衙门口新六路、衙安街、张仪村一号路等6条次干、支路,完善衙门口棚改地区路网,优化周边居民出行条件

蟠龙山南路通车



衙安街建成通车




通州区

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交通问题,在北门、南门附近新增快递、外卖车辆停放区,解决非机动车占路停车。此外,优化城市道路与路外公共空间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新开业的万象汇商场施划4处非机动车停车区,可保障约1800辆非机动车停车需求;通州北关站新施划停放区31处,地铁站口附近增设指引标识牌6处。

潞河医院外卖车专用停放区

万象汇商场非机动车停放区域






经开区管委会

开展“微创手术”式交通疏堵,荣华路南环岛治理后全天车均延误最高下降33.64%,拥堵情况明显改善;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停车资源供给,利用会员畅停、“区域摆渡+停车”穿梭巴士等模式整合优化全区停车资源,着力打通通勤办事的“最后一公里”;拓宽、改造堵点道路及路口,实现马驹桥老桥双向通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及安全性。

区域摆渡车


马驹桥老桥双向通车


北京交通
传达交通资讯 服务市民出行 倡导文明和谐交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