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航运十大事件 | 港口圈

财富   2025-01-06 15:59   上海  


2024年的帆已经收起,2025年的浪花在曙光中奔涌而来。过去的一年,全球航运业以非凡之姿,为世界经济的复苏、绿色转型和技术变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新年伊始,港口圈(ID:gangkouquan)选出航运年度十大具有影响力事件,与君共析。


TOP10:新造船周期来袭,中国制造问鼎世界第一


2024年,全球造船业重燃战火,新造船订单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新高,市场热度甚至超越了黄金时代。克拉克森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全球已签署2342艘新船订单,总计6430万修正总吨(CGT),1.633亿载重吨(DWT)。其中,中国船厂以1518艘、4180万CGT的订单量独占鳌头,斩获全球70%的市场份额,成为绝对赢家。


评述:全球造船业的复苏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狂潮”背后,也需警惕产能过剩和市场动荡的风险。如何在价值创造与风险管控中找到平衡,将是中国造船业继续领跑的关键课题。此外,这一轮造船狂潮与以往不同,高附加值船舶(如双燃料动力船、智能船舶)成为船东的新宠。


TOP9:27500TEU!全球最大集装箱船纪录被刷新


9月,一款27500箱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方案发布,刷新了此前全球最大载箱量24000 TEU的集装箱船世界纪录。根据官方消息,该集装箱船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研发,于9月3日在德国汉堡海事展上获颁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评述:275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的问世,标志着航运业技术与环保的一次双重突破。但“大船”是否能真正成为未来的主角,还取决于港航业能否跨越眼前的基础设施瓶颈,以及能否找到新的运营模式与解决方案。在全球化与绿色航运的大潮中,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TOP8:首家台湾航运企业香港上市


11月1日,来自中国台湾的班轮航运公司--德翔海运有限公司T.S. Lines Limited(以下简称“德翔海运”),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2510.HK”,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台湾航运企业。


评述:德翔海运的最终上市究其原因是其船公司业绩的积极增长,这不仅代表了德翔海运自身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反映了全球航运行业的一些深层次变化——航运公司正在更加注重运力的灵活性、以及港航协同。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0001.HK)通过其子公司和记港口,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此次上市,认购约1,500万美元,约占总基石投资金额的23.5%。这不仅是李嘉诚自2017年以来再次直接参与香港上市的新股,也展示了他对德翔未来发展的认可与期待。


TOP7:MSC执棋全球供应链


作为全球航运业的领军企业,世界排名第一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公司(MSC)正通过一系列高调的并购和战略投资,重塑其在全球物流和港口运营中的角色。近期,欧盟竞争委员会批准了MSC对法国物流公司Clasquin的收购,这一交易不仅标志着MSC在物流领域影响力的扩大,也预示着全球航运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MSC还获得了欧盟对其收购汉堡最大港口运营商HHLA近半数股份的批准。


评述:MSC的全球布局主要是体现在其物流扩张来有效增强了对全球航运市场的掌控力,在面对全球贸易波动、供应链不稳定等挑战时,能够灵活调整并优化业务布局。但与马士基不同的是,MSC并未过度追求陆基物流一体化,而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并购与合作,加强了其在海运核心领域之外的附加价值。除MSC外,马士基、中远海运、ONE、HMM等班轮巨头都在通过收购、合作、市场创新等手段进行物流扩张。


TOP6:白宫易主,特朗普“再主沉浮”?


2024年,美国政坛风云再起,特朗普“2.0时代”宣告到来。这位推崇“美国优先”的前总统卷土重来,不仅让全球资本市场震动,还给港航业写下了一份带有高风险的“新剧本”。马士基、赫伯罗特等航运巨头的股价应声下跌,行业对新关税、贸易战升级的担忧一时间笼罩海运市场。


评述:特朗普政府通过高关税、技术封锁、投资审查和经济制裁等手段削弱中国国际竞争力并推动经济脱钩,加之美国在港航领域尤其是港机和造船方面已经加强了对中国的限制,这无疑给全球航运业丢下一颗“政策炸弹”。虽然他的“商人本色”注定让部分承诺难以落地,但不可否认的是,逆全球化浪潮正逐渐抬头。在这种环境下,港航业需要主动调整战略,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平衡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矛盾,这或许将决定其未来的韧性与活力。



TOP5:红海危机持续发酵


2023年11月底,红海危机暴发,迅速升级为常态化冲突,严重影响全球航运。胡塞武装频繁袭击商船,使红海成为全球最危险的航运通道之一,运输成本暴涨270%。2024年,红海月过境次数从606次骤降至174次,运力下降91%。为规避高风险,班轮公司纷纷绕行好望角,增加航程和成本,全球运力更加紧张,闲置集装箱船降至6%,运价持续攀升,全球供应链压力进一步加大。


评述:红海危机是航运业的“至暗时刻”,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契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要求港航业用更灵活、更前瞻的策略应对未来可能的多重挑战。


TOP4:“DALI”轮撞断巴尔的摩大桥


2024年3月26日,注定成为航运史上难以忘记的一天。载有4680TEU的集装箱船“达利号”(DALI)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意外撞上了美国弗朗西斯科特基桥。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一条关键高速公路,还导致六人不幸遇难,同时导致巴尔的摩港口航道关闭近两个月,7艘船舶被困、107艘船受延误。事故的保险损失总额预计高达20至40亿美元。


评述:这场“撞桥事件”不仅让全球航运业支付了高昂的学费,也再次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对于全球航运业来说,如何从中吸取经验、避免下一次灾难,才是最紧迫的任务。


TOP3:甲醇还是LNG?这是个问题!


2024年,全球班轮巨头们终于站上了燃料分岔路口。是向左选择甲醇,还是向右拥抱LNG?答案因公司而异,但选择背后的故事却同样精彩。马士基从甲醇的忠实粉丝到“多燃料玩家”;地中海航运晚起步却高调布局,坚定押注LNG;达飞选择甲醇与LNG“双管齐下”,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得风生水起;ONE则一门心思扑在甲醇上,还时不时向“氨燃料”抛出橄榄枝;中远海运与泰国正大集团(CP Group)及美国贸易商 Freepoint Commodities 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通过在东南亚建立绿色甲醇生产基地,推送可持续燃料转型。


评述:新能源浪潮下,没有绝对的赢家,也没有绝对的路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未来的航运行业,将不再是“燃油独唱”,而是“多燃料的协奏曲”。


TOP2:IMO目标落地:航运业的“净零”倒计时


202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在7月举行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80)会议上,通过了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正式确立了到2050年实现航运业净零排放的目标。此外,欧盟的FuelEU Maritime法规已于2025年1月1日生效,针对欧盟港口停靠的5000总吨以上船只,目标是到2025年减少2%的温室气体强度,到2030年减少55%,到2050年减少80%。


评述:“净零航运”的目标不仅是对环保的承诺,更是航运业转型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碳税的具体执行方案,各成员国之间仍存在分歧。例如,马绍尔群岛和瓦努阿图建议对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50美元的税费,而日本则提出自2025年开始征收每吨二氧化碳56美元的排放税,并逐步提高税率。尽管存在不同意见,IMO计划在2025年实施某种形式的排放定价机制,以缩小化石燃料和绿色能源之间的价格差距,推动航运业向绿色燃料转型。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航运公司需要加快技术研发与燃料替代的步伐,以迎接未来的绿色竞争。


TOP1:航运联盟“大洗牌”


2024年,集运板块暴发了一场堪比“复联”的联盟大战,每个巨头都摩拳擦掌,为自己的“超级战队”排兵布阵。地中海航运一改往日的联盟策略,毅然选择单飞;马士基与赫伯罗特联手组建“双子星联盟”,目标直指高准班率;ONE、阳明海运、HMM组成的Premier联盟,虽然阵容豪华,但目前还在等待美国监管部门的“批复”;老牌战队海洋联盟(达飞、中远海运、长荣海运保持原有地位。


评述:当前,全球航运业不仅仅是资本和运力的竞争,更是供应链稳定性的博弈。而新的联盟格局也将推动航运业向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各船公司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无论如何,对于货主而言,比起现有的海运联盟,重组后的海运联盟都将带来更加丰富的选择。


2024年,航运业无疑经历了充满挑战与变革的一年。从红海危机到燃料革命,从全球造船业复苏到海运联盟的“大洗牌”,这一年为航运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航运之路,风云未竟,2025年,随着新的燃料之争、技术创新、以及航运联盟的“权力大洗牌”,我们可能将迎来一波更大的风浪。但不管怎样,航运人总是能在波涛中找到方向,驶向下一个辉煌。



END


往期热文


港口圈
全球港航人自己的圈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