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谈中秋

文摘   2024-09-16 00:01   浙江  

“中秋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其起源和演变过程充满了丰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因为一年四季中的秋季三个月中,八月十五是在秋季的第二个月中,称作仲秋,十五日又在一个月的中间,故古人把秋天的这个节日叫作“中秋节〞;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因为十五的月亮是从塑日到望日的过程中呈现出又大又圆的时候,上古时代就有秋夕祭月习俗,规定在望日(日落与月出同时)之夜举行,故八月十五是秋夜祭月拜天的最佳时选。

祭月过程经过历代的演变和发展,最终在唐朝初年定型,据说吃月饼的习俗也是杨玉环把在御花园祭月赏月时的“胡饼”改称作“月饼”,从此有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祭月赏月时必吃月饼的规矩。唐之后的宋朝开始盛行中秋节祭月赏月活动,明清时期与春节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古人对月亮的崇拜,相传来自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最初是管理天下的天子在秋分时祭月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转变为民间的节日。

秋天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古代人为了感谢大自然土地神的庇护,祈求来年的丰收特意举行了适应秋高气爽,皓月当空的夜祭活动,八月十五之夜也就成了全民的祭月拜月的欢庆之夜!

中秋节之夜以月之圆象征了人间亲人们的团聚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们的思念之情,中秋节的欢庆加强了家庭成员间的团结之心,促进了亲人之间的互尊互爱,起到了保卫祖国安定团结的政治效果。

 

沈兆麟文


虎斋
说说从古至今嘉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