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清|捉知了

文摘   2024-09-14 00:00   浙江  

“知了——知了——知了——”晚饭后,喜欢在蝉儿的高亢引歌中,散步与公园,让涌动的思绪随着蝉鸣骑上清风白云飘飞到童年的小村庄。

那是炎炎的夏季,那是炽热的午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天天会乘着大人的午睡,顶着烈阳,跑到外面捕蝉。

当时,每家的门角落里都有一根或几根长长的竹竿,顶上插进由细小的竹丝弯曲而成的像灯泡似的圈儿。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这根竹竿到处找蛛网,在房檐下,在梁柱边,在树杈间,一发现沾着露珠的亮晶晶的蛛网就喜形于色,赶紧将“小灯泡”伸进去,三下五除二地转动几圈,整张蛛网便缠绕在了“灯泡”上,两三张蛛网一绕,就成为了一个很棒的捕蝉工具,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也有的不用蛛网,而是在弧形的竹丝边沿扎上一个袋子。不过这种工具在捕到蝉的时候须倒扣着移动下来,要不就会被蝉儿逃脱掉。

往往午饭还在嘴巴里嚼动,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举竿出发了。光着的脚丫踩在发烫的又不平坦的泥地上,有些生疼,但是“知了——知了——知了——”的吟唱引诱着我们快步奔向那些或高大或矮小的树林里。刚开始,蝉儿会在我们闯进的一片嘻笑声中戛然而止,当我们彼此用食指对着小嘴“嘘”的指令中,不到一分钟,蝉儿又亮起了清脆的嗓子。大家各自分散,仔细搜寻,啊,发现了,发现了!用蛛网对着树干“发声器”一按,蝉儿的翅膀便粘在了网上,任凭如何的挣扎也无济于事。就这样,一个中午可以捕捉到好几只。直到累了,大家就聚在树荫下,展示各自的成果。我们会将蝉儿的翅膀掐掉一半拿出来比试谁的大谁的多。有时选出一只健壮的蝉儿进行爬行竞赛,获胜者可以在下午的割草中赢得失败者呈献的一大把青草,呵呵^_^。玩得尽兴了,我们就靠着树干,在依然是一片热闹的“知了——知了——知了——”声中恍恍惚惚地打起盹来。

“小雪——”“小民——”“阿清——”当一个个母亲的召唤声传来,我们就一骨碌爬起来,扛起长竹竿,带着蝉儿袋,像得胜的将军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家去。

这时候,大人们会“咕咕咕咕”地唤来正躲在桃树下昏昏欲睡的自家鸡群,将那些蝉儿撕成碎片丢在地上。于是,鸡群们你争我抢地活跃起来。之后,母亲总会说:“看你,晒得黑不溜秋的,像个非洲人了哦。”边说边舀起提上来不久的井水让我们洗手洗脸。

等到第二天,我们早早地起床,扯下没有了粘性的蛛网,继续找沾着露珠的亮晶晶的蛛网,准备中午的捕蝉行动……


虎斋
说说从古至今嘉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最新文章